梁實秋:《鍋燒雞》

梁實秋:《鍋燒雞》

北平的飯館幾乎全屬煙臺幫,濟南幫興起在後。煙臺幫中致美齋的歷史相當老。清末魏元曠《都門瑣記》談到致美齋:“致美齋以四做魚名。蓋一魚而四做之,子名‘萬魚’,與頭尾皆紅燒,醬炙中段,餘或炸炒,或醋熘、糟熘。”致美齋的魚是做得不錯,我所最欣賞的卻別有所在。鍋燒雞是其中之一。

梁實秋:《鍋燒雞》

先說致美齋這個地方。店坐落在煤市街,坐東面西,樓上相當寬敞,全是散座。因生意鼎盛,在對面一個非常細窄的盡頭開闢出一個致美樓,樓上樓下全是雅座。但是廚房還是路東的致美齋的老廚房,做好了菜由小利巴提著盒子送過街。所以這個雅座非常清靜。左右兩個樓梯,由左梯上去正面第一個房間是我隨侍先君(按:即亡父)經常佔用的一間,窗戶外面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樹遮掩,樹葉很大,有風也瀟瀟,無風也瀟瀟,很有情調。我第一次吃醉酒就是在這個房間裡。幾杯花雕下肚之後還索酒吃,先君不許,我站在凳子上舀起一大勺湯潑將過去,潑濺在先君的兩截衫上,隨後我即暈倒,醒來發覺已在家裡。這一件事我記憶甚清,時年六歲。

鍋燒雞要用小嫩雞,北平俗語稱之為“桶子雞”,疑係“童子雞”之訛。嚴辰《憶京都詞》有一首:

憶京都·桶雞出便宜

衰翁最便宜無齒,制仿金陵突過之。

不似此間烹不熱,關西大漢方能嚼。

注云:“京都便宜坊桶子雞,色白味嫩,嚼之可無渣滓。”他所謂便宜坊桶子雞,指生的雞,也可能是指燻雞。早年一元錢可以買四隻。南京的油雞是有名的,廣東的白切雞也很好,其細嫩並不在北平的之下。嚴辰好像對北平桶子雞有偏愛。

梁實秋:《鍋燒雞》

我所謂桶子雞是指那半大不小的雞,也就是做“炸八塊”用的那樣大小的雞。整隻地在醬油裡略浸一下,下油鍋炸,炸到皮黃而脆。同時另鍋用雞雜(雞肝、雞胗、雞心)做一小碗滷,連雞一同送出去。照例這隻雞是不用刀切的,要由跑堂的夥計站在門外用手來撕的,撕成一條條的。如果撕出來的雞不夠多,可以在盤子裡墊上一些黃瓜絲。連雞帶滷一起送上桌,把滷澆上去,就成為爽口的下酒菜。

何以稱之為“鍋燒雞”?我不大懂。坐平浦火車路過德州的時候,可以聽到好多老幼婦孺扯著嗓子大叫:“燒雞!燒雞!”旅客伸手窗外就可以購買。早先大約一元可買三隻,燒得焦黃油亮,劈開來吃,鹹滋滋的,挺好吃(夏天要當心,外表亮光光,裡面可能大蛆咕咕囔囔的),這種燒雞是用火燒的,也許館子裡的燒雞加上一個鍋字,以示區別。

梁實秋:《鍋燒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