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线上禁令出台 毛利高企的电子烟要凉?

“电子烟的话,我一般会选择美国进口的。我对国产电子烟的质量尚且存疑,并且国产烟弹的成分混杂,口味千奇百怪,不敢拿命乱试。”29岁的烟民小赵告诉健康界。然而,近日国内电子烟行业迎来了国内第一份规范类文件。

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2019年第1号)》(下称《通告》),《通告》称,要敦促电子烟厂商和电商平台关闭互联网销售渠道,撤回已发布的互联网广告。

《通告》还指出,电子烟作为卷烟等传统烟草制品的补充,其自身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部分产品存在烟油泄漏、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电子烟自推出以来,在全球市场取得快速发展。根据欧睿统计,自2010年起迅速增长,全球电子烟用户几年时间便从300万暴增至2000多万;若将同时抽电子烟和烟草的消费者计为电子烟常用人群,那么2020年电子烟消费者占烟民的10%,或超1亿。

虽然电子烟生产企业对于网络禁售电子烟早有预期,但面对此次“新规”难免有些不知所措。《通告》一出,“电子烟要凉”的言论应运而生。

受此消息影响,11月4日,电子烟板块集体低开,劲嘉股份、顺灏股份跌逾5%,亿纬锂能等个股跌超3%。截至当日收盘,亿纬锂能跌4.15%,劲嘉股份跌3.73%,顺灏股份跌3.64%。

野蛮生长之下行业迎来监管倒计时

2017年底,全球电子烟市场出现了转折性事件。

美国电子烟品牌Juul获得1.5亿美元首轮投资。2018年,美国电子烟销售达到85亿美元。当年12月,万宝路母公司、跨国烟草巨头奥驰亚宣布以128亿美元收购Juul35%的股权,Juul估值迅速飙升至366亿美元。

Juul以获得首轮融资为起点,全球订单雪片式飞入深圳的电子烟器具和原料厂。

2018年,美国电子烟转化率(从传统烟草转吸电子烟的比率)已经达到13%,中国只有1%。巨大的存量市场让品牌和资本疯狂。从2017年底开始,数十家中国品牌迅速占领了包括便利店、电商在内的各种渠道。

品牌背后,IDG、红杉资本、王思聪、真格基金、源码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知名投资者与投资机构纷纷入场。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底至今,已有超过30家电子烟品牌获得约20亿元的投资。

作为已经工作多年的小赵来说,从国外购买电子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对于国内大多数电子烟厂商来说,他们主打的人群主要是消费能力普遍一般的中小学生。

在多家媒体的暗访中,各地的线下销售渠道依旧没有有效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措施。广州海珠区某小学周边的杂货店店主说,他卖的电子烟,就是“吸着玩”的,现在校园里很流行,有一些小学生也开始接触电子烟。

“以前就是没人管,是一个空白,我们知道中国烟草管制,是不准做烟草广告的,可是电子烟随意做广告,卷烟是不能通过电邮网络销售的,但是电商就通过网络销售,不管对方是12岁18岁,所以我认为目前这个市场是该管理了。文件是非常及时的。”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表示。

而作为新兴产品,当前国内电子烟的属性在法律上并不明确。

在中国,烟草属于专卖商品,有着专门的法律对其生产、销售和服务进行规范。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两部:一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以下简称烟草专卖法),另一部是国务院根据前者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对于烟草专卖品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二条明确为: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其中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也意味着,目前法律尚未明确将电子烟列为烟草制品。根据“法无禁止既可为”的原则,电子烟目前并不适用烟草专卖法,目前仍可以正常地生产和销售。

“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有关生产标准的规范,包括生产产品的质量、成分、含量都不明确。有些产品表面上标的和实际上差距特别大,容易发生危险。还是应当从源头抓起,加强生产标准规范。”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

一方面,对于监管者而言,电子烟的危害似乎弱于传统烟草,但其普及速度之快又加大了控烟难度;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烟草商而言,电子烟既是颠覆力量,又催生了新的市场。电子烟的创新属性,不仅改变着利润巨大的烟草行业版图,而且也令全球控烟者头疼不已。

电子烟出路何处寻

在高度管控的烟草行业,国内电子烟行业无疑开拓出了一篇野蛮生长的天地。对于公共健康、税收政策、生产销售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公共健康领域,电子烟支持者认为,电子烟只吸入尼古丁,帮助吸烟者避免传统烟草中的焦油带来的健康伤害。而反对者则认为,“电子烟更健康”的宣传会催生新的尼古丁成瘾者,其中大量是青少年。

此外,由于电子烟缺乏质量标准,烟油质量层次不齐,且添加的香味剂对健康的影响也尚未可知。截至目前,新型烟草制品对人体的危害,医学界也尚未达成共识。

在税收方面,烟草全行业的税收也分多个环节,不同类别烟草按不同税率和征税方式征收。但电子烟是按照增值税范围内的销售货物类目来缴纳税款,只需缴纳13%的增值税。以为烟草系统的人士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1日发布的《通告》,也意味着向尼古丁征税迈出了一步。

在生产销售领域,电子烟的爆发速度之快也引发监管注意。中国从1991年颁布《烟草专卖法》开始,烟叶、烟丝和卷烟均遵循从原材料到销售端的专卖制度。然而,《烟草专卖法》却不包含对尼古丁专营专卖的规定。在国外,由于美国禁售,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在内的电商渠道已经停止对美销售电子烟。

在全球监管大势之下,国内一众电子烟新兴品牌却仍在狂奔。然而留给电子烟厂商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最多只有一年左右,甚至更短。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国内电子烟厂商的缠斗还将持续,天平最终倒向何方仍是未知数。

未来,一旦行业监管趋严,标准化生产流程后,对于“小赵们”来说,选择的余地也将扩大。

(本文综编自钛媒体、财新网、博思网、中国经济网、AI财经社)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