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教師培養成教育家!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著名美術教育家呂鳳子、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南京大學老校長匡亞明、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戴伯韜,這五位近現代著名教育家都是鎮江丹陽人!今天上午,教育家成長研究會暨丹陽五大教育家研究成果發佈會舉行。
通訊員 韋雲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記者 李晨 王璟
榜樣力量
五位丹陽籍教育家一生奉獻教育
記者瞭解到,從丹陽走出的五大教育家鍾情教育、奉獻教育,為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馬相伯1905年創辦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並兩度擔任學校校長;呂鳳子曾創辦中國最早的現代美術學校,他還創辦丹陽正則女校,開創了中國女子職業教育的歷史先河;呂叔湘是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曾在丹陽縣立初級中學(後更名為呂叔湘中學)教授英文和國文文法,與這所學校結下不解之緣;匡亞明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嘔心瀝血,他是吉林大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兩度出任南京大學校長;戴伯韜師從陶行知先生,長期致力於教育管理、課程教材研究和中小學教材建設,他主持編寫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朱永新先生評價:“丹陽這方水土培養了有情懷、有擔當、有夢想的五位教育大家,值得關注和研究。這些教育大家也是當今教師學習的榜樣、追夢的指引。”
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朱衛國認為,江蘇丹陽作為一個縣級市,確立了“丹陽教育家教育思想實踐與發展研究”的大課題,以此推動區域校長、教師隊伍建設,引領並促進區域教育改革與發展,這是一種文化自覺,也是富有創造性的路徑。
一個縣級市竟然先後湧現五位教育家,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先生稱之為“丹陽現象”。他認為“丹陽現象不僅是教育現象,更是文化現象,丹陽是塊神奇的土地,在這塊文化的土壤中深藏著許多文化密碼。”
集聚智慧
《丹陽五大教育家畫傳》首發
在丹陽五大教育家畫傳首發儀式上,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朱永新、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江蘇省教育學會會長朱衛國、鎮江市副市長潘早雲、丹陽市市長黃萬榮啟動首發按鈕。
丹陽市市長黃萬榮介紹,丹陽有著崇文尚教、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不僅誕生了馬相伯、呂鳳子、呂叔湘、匡亞明、戴伯韜等著名教育家,更是獲得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市、全國青少年足球試點縣、全國農村職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示範縣等榮譽稱號,同時創成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教育現代化水平在全省縣級市中名列前茅。
馬相伯倡導“學生自治”,匡亞明提出“教師第一”,呂鳳子提倡“就異成異,萬異並存併成”……“這些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示:為誰做,做什麼,怎麼做。” 丹陽市教育局局長張文華介紹,開展教育家研究就是要讓更多的教師成為教育家,涵養教育情懷、培養哲學思維、擁抱教育理想。
張文華告訴記者:“目前教育家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一些學校建立了教育家紀念館、陳列室,並編撰、出版了教育家研究系列叢書,繪製了《丹陽五大教育家畫傳》。同時教育家研究成果也已轉化為教育生產力,體現在教育質量、教師隊伍、教育現代化水平、群眾滿意度、教育影響五個方面都取得了‘進一步’發展。”
影響擴大
教育家研究已有5所基地學校,35個加盟單位
五位教育家為丹陽留下了寶貴的教育資源。現在丹陽有馬相伯學校、呂叔湘中學、匡亞明小學、正則小學、正則幼兒園、以教育家名字或以其教育思想命名的學校,繼承發揚教育家辦學思想並用教育家的思想謀劃學校發展。
丹陽市正則小學校長陳國鈺告訴記者,學校至今已經117年的辦學歷史。學校秉承呂鳳子先生“培養‘合理兒童’”“窮己成己,尊異成異” “教師要成為美的表現者,要在美的境界中發現道德境界”教育思想,校園處處彰顯“正則”特色,致力於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受呂鳳子先生影響,學校十分重視美育,打造了大美育場境下的特色課程,比如將丹陽正則繡引進課堂,傳承傳統技藝,培養孩子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從10位課題組核心成員,到5個基地學校,再到35個單位加盟,研究成果覆蓋全區域,丹陽教育家研究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在發佈會現場,一批基地學校、聯盟學校接受聘書。
記者瞭解到,本次活動將持續兩天,多位教育專家以及來自全國的名校長、名教師將做精彩發言。
【走近五位教育家】
馬相伯
“我是一隻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這是百歲老人馬相伯面對苦難的祖國,穿越時空的歷史絕唱。
為了實現“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的教育理想,馬相伯毀家辦學,創建震旦、復旦,教育救國、百年吶喊,被譽為“國家之光、人類之瑞”。他堅持“崇尚科學、注重文藝、不談教理”;他倡導學生自治、手腦並用,求得“真的知識”與“活的學問”;他倡導教師思想自由,視野開闊,開示門徑養成學者自由研究之風和中西結合的教育思想,歷經百年滄桑,至今依然閃爍智慧的光芒,照耀今天的教育。
呂鳳子
為了實現“愛與美”的教育理想,呂鳳子三辦正則,傾家蕩產,清貧一世。他辦了40年的學,教了50年的書,畫了60年的畫,把無窮的愛、無極的美、無盡的仁灑向莘莘學子,留下了永遠的驕傲與自豪。被譽為“永遠的鳳子 永遠的正則”。在正則學校,教育就是要培養“合理兒童”,就是要“窮己成己,尊異成異”,成為最好的自己;在正則學校,“教師要成為美的表現者,要在美的境界中發現道德境界”,在藝術製作中完成人生製作;在正則學校,為了“愛與美”的教育理想,積極探尋愛與美的教育規律,努力構建“愛與美”的理想教育。
呂叔湘
為了實現“立定腳跟處世,放開眼孔讀書”的教育宏願,呂叔湘從丹陽縣中學、蘇州中學,到雲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一路教書育人、研究語文——求真能賤;從語言研究所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咬文嚼字、編纂詞典——龍蟲並雕;從丹陽到黑龍江,創新語文教育,創立“精、活、實”的課堂理想。他的教育思想,在當今的教育界,仍然振聾發聵。
匡亞明
為了實現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理想,推行“教授治校、學者治學、教師第一”等管理方略和主張,匡亞明以一個“革命的校長”的身份,開啟了校長職業的革命,被譽為“大學旗幟”。
戴伯韜
為了實現“生活教育”的理想,作為第一批追隨師從陶行知的13弟子之一的戴伯韜,編寫科普讀物,推行“科學下嫁”,表演“科學小把戲”,編著《陶行知生平及其學術》,主持編寫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他以人為本、科學為重;重視課程、注重實踐;學做創結合、教學做合一。戴伯韜傾力構建中國本土的、現代的、科學的教育理論,書寫了“科學的教育,教育的科學”的專業人生。
閱讀更多 揚子讀寫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