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2001年,日本提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计划。当时引起全球一片哗然,都以为日本政府疯了。日本虽然是科技强国,以前也得过诺奖。但截至2001年诺贝尔奖创立100周年,日本总共才得过9个诺贝尔奖。

不但别的国家不相信,连日本权威科学家也不信。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更是直言国家“没有头脑“,痛斥政府误导大家将获奖作为科研的目的。因为日本为此拔出了24万亿日元的政府研究开发投资资金。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野依良治

就在大家等着看日本笑话时,日本却把笑话变成了现实。从2001年到今年10月,日本已经获得了19个诺奖,仅次于美国。一年一个诺奖,三十个目标已经提前完成了一大半。

日本是怎么实现的呢?

“神秘大杀器”——日本的诺贝尔奖孵化器

举个例子,2015年,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因在中微子震荡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梶田隆章在观测中微子时发现异样。接下来,借助于日本岐阜県飞驒市一个探测器进行大量的数据观测,终于发现了中微子震荡,证明中微子是有质量的,从而拿下了诺奖。

这个探测器被称为超级神冈探测器。超级神冈探测器是在矿山一个深达1000米的废弃砷矿中建造的。看上去就像外星产物,跟我们中国在贵州的天眼有得一拼。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这个怪兽在1982年开始建造,1983年完工,是一个超级怪物,高达16米,直径15.6米,里面有3000吨水和大约1000只光电倍增管。感觉电影X战警里的那个东西是模仿这个造的。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在1987年2月,神冈探测器与美国的探测器共同发现了超新星爆炸中产生的中微子。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产生的中微子。

这个东西原本是用来探测质子衰变的,一看还能接收太阳的中微子,于是马上又投入一亿美元改造,改造后里面可装 50000 吨高度纯净的水。

日本当时就能掏一亿美金搞这个看不到什么实际用处的东西,着实算是有远见 。结果这个超级神冈探测器制造了数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等级的成果,除了上面梶田隆章的,还有2002年小柴昌俊的诺贝尔奖。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还有日本另一位物理学家户冢洋二,也做出很牛的研究,只是去世早了。物理界认为,他如果多活十八个月,也能拿诺贝尔奖。梶田隆章、小柴昌俊和户冢洋二,这三人互为师徒,都是超级神冈探测器的共同创建者。

日本在八九十年代因为经济腾飞,造了大量这样的科研大杀器。日本的科研人员使用最前沿的科学仪器,是诺贝尔奖产生的基础。

拿诺奖,人和钱,两手都要硬

日本人做科研,特别认真,科研投入也非常大。感觉跟日本的政客完全不像是一个国家的。一个特别靠谱,一个特别不靠谱。

日本还有数百家看起来不是很大,员工只有百来人,但是都在某个领域占据顶尖位置的“小企业”。就像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所在的公司,听上去陌生,像是一个小公司。得奖消息一出来,全世界都在找这个人和所在公司的资料,但是寥寥无几。可就是这数百个小而精的公司,控制着日本很多产业的命脉。

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就能产生一个诺奖,可以想像日本的实力有多可怕。

这些年,有人说日本衰败了。我觉得这个是相对的,因为中国发展太快,跟中国的发展速度,世界上没有国家看上去不是在衰败的。在我看来,日本只是放缓了发展,改变了发展模式。在前端消费领域,日本是在撤退。但是核心的技术,日本依然握在手心。

所以,诺奖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人和钱,举国之力堆出来的。

日本之所以2001年提出诺奖计划,其实一部分就是九十年代的科研投入的一个变现。因为诺奖往往有二、三十的延后期,不是今天投入明天就摘果实的。

反过来看中国,现在没拿诺贝尔奖,也不要着急。只要坚持科研投入、坚持培养一代又一代人的科研精神,再过十年,一定会有中国科学家拿到诺贝尔奖。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培养科学精神,从孩子抓起

日本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

201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说:“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为何走上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在《直言教育》中写道:“在我的整个初中、高中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法布尔。他于我,可以称为心灵之师,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重视大自然的教育,也是日本教育的特色。

说到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日本研发一种便携式的显微镜。可以让孩子带着到野外去观察大自然。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就这么一个可以握在手里的小玩意,解决了很多孩子科学探索的痛点。在国内市场上,卖的显微镜都是实验室里的那种款式。看起来很有逼格,但实用性不强。孩子外出去大自然中玩,是不可能随身携带的。通常带上一个放大镜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但是放大镜也不小,玻璃又易碎,更关键的是显像效果并不好。

这种日本的显微镜就很不一样,它可以随身携带,也不用制作标本,孩子可以直接对着任何他想要观察的标本。

日本人搞发明创造,真的是太有一套了!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这个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是120倍,野外看细胞壁什么的毫不费劲,尤其是它特别小巧,加上电池只有40g,完全可以握在手心。而且做工很精良,出自日本著名的滤镜企业肯高,经常玩摄影的一定听过,很多专业摄影师的第一块滤镜就是他们家的。

如此便捷又好用的东西,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够抵挡它的吸引力!

暑假了,大家带孩子出去旅游,随身带着这个,孩子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看到漂亮的花草了,可以用这个观察一下它的花蕊花脉。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看到昆虫了,可以用这个观察昆虫的触角。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还有小石头,肉眼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但用这个显微镜一看,立马就看出五彩的世界来。

日本神秘大杀器,一个亿换两个诺贝尔奖,背后真相是什么?

平时孩子上生物课科学课,外出去公园玩,用这个观察植物、动物什么的,简直不要太酷!孩子用这个观察世界,发现世界隐藏的美,又能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原来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奇妙的东西!每一次接触大自然,孩子的体验都完全不同,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现在国内很多小学都已经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是因为起步晚,优秀的科学老师太少。而科学的只是本身就很杂,知识面涉及得也非常广,课堂教学难免流于照本宣科,听起来特别抽象。像我儿子,从深圳到长沙,上的都是很好的学校了,但是科学课的授课与考试,都主要靠背知识点。

其实科学原本可以讲得非常有趣啊,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充分利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学习。如果外部的条件有限,那我们做父母的,至少要先从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 。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给家长推荐这个“肯高显微镜”的初衷。这个“高科技神器”的价格并不贵。原价也就

198元,现在双十一搞活动,限量现价,到手包邮才128元一件。因为是平台促销,建议大家尽快订购。

它用来做生日礼物也非常棒喔!价格适中、包装又好,还是日本进口,品质绝对有保证。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横条参团,为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