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主任想告訴家長的5句話,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離不開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互相支持。一位資深的老班主任有幾句話想告訴家長,每一句,都是關於孩子的教育真理!

1、比起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

很多家長疑惑,為什麼給孩子報了這麼多補習班,自己在孩子的培養上也沒少下功夫,怎麼孩子的成績就是不如其他孩子好,不如其他孩子優秀?

說到底,孩子的一切差距都是習慣的差距,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績,要想培養孩子的性格,先從習慣下手。

培養孩子的習慣,主要是靠家長髮力。

不妨跟各位家長算一筆賬,一年365天,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按20周計算,每週5天,在學校200天,每天在學校時間7小時左右。

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家的時間遠比在學校的時間長。

在家的時間靠誰?不言而喻是家長。毋庸置疑,家長的重視程度就決定了孩子習慣的好壞。

小到孩子的寫字閱讀,聽課學習,大到孩子的為人處世,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有了好習慣,好成績自然水到渠成。

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2、老師的批評,是另一種愛的表達

很多家長一聽到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就以為孩子被老師針對了,一聽到孩子被老師懲罰了,就以為孩子被老師體罰了。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關心的是孩子為什麼被批評了,被懲罰了。

也許是孩子上課不用心,也許是孩子作業沒完成,也許是孩子違反了學校的紀律。

教育從來不只是和風細雨,若老師面對孩子只有和藹可親的面孔,那麼孩子敬畏之心從何而來?

孩子沒有敬畏之心,又怎會明白哪些是不該做的錯事,哪些是不能碰的底線。正是因為老師對孩子是用心的,期待孩子更好,才會扮黑臉批評孩子。

所以,當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家長應該先弄清楚孩子犯了什麼錯被批評了,然後再配合老師督促孩子積極改正錯誤,而不是不管不顧的去問責老師。

老師不是神仙,受了委屈會難過,無辜被指責也會寒心,你這樣的作為,今後哪個老師還敢再管你的孩子呢?

玉不琢,不成器,老師的批評都是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好,也希望家長能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

3、教育若只靠老師,那真的是耽誤孩子了

老師在開學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我的孩子就拜託給您了!”

其實老師沒有三頭六臂,更不是萬能的,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同學,老師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有些事情,老師真的做不來。

很多家長以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交到老師手上,孩子的教育就能撒手不管了,那隻能說,家長真的是太高看老師了。

老師給不了孩子好習慣,老師給不了孩子獨一無二的陪伴,老師給不了孩子好的品性,更給不了孩子幸福感......

作為老師,我們最主要的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而不是圍著一個孩子打轉,細心雕琢。家長才是孩子永遠不能缺席的教育者,也只有家長能給孩子獨一無二的教育和影響。

家庭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礎,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後盾。

4、千萬不要以各種理由給孩子買手機

現在,孩子接觸手機的年齡越來越小,很多小學的孩子就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不管學校再怎麼三令五申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很多家長依然置若罔聞,甚至埋怨學校不通情理。

在此,我想告訴各位家長,千萬不要以各種理由給孩子買手機,不管是獎勵孩子也好,方便聯絡也好,甚至純粹是為了讓孩子高興也好,千萬不要給孩子買手機!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鬆愉悅的信息,對知識學習感到鼓譟乏味,學習成績下降。

受到指責後更需要在手機網絡裡找到慰藉,形成惡性循環之後,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慾,產生厭學情緒。

整天沉迷於手機世界裡,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必然下滑。

孩子玩手機危害多多,但是這種現象卻是屢禁不止,歸根到底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造成的,希望家長別給孩子買手機,更希望家長能夠以身作則,別總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5、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家校關係,一直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容易產生矛盾的一點。

當老師這麼多年,各色各樣的家長也見了很多。

有對孩子嬌生慣養的家長,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有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自己看法的家長,於是總是不願和老師配合,也有明事理的家長,能支持老師的教育工作。

當然,對於老師來說,最喜歡的就是最後一種家長。

教育應該是一種安靜的支持關係。

老師和家長各司其職,老師負責學校教育,家長負責家庭教育,互不打擾,但又彼此支持。

這樣,孩子就能在學校得到最好的知識教育,也能在家庭得到最好的人格教育,從而茁壯成長。

教育最大的災難就是家校之間的不配合,甚至家長和老師互相敵對,老師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在這樣的關係下,處在中間的孩子是最遭殃的。

教育不是爭奪主動權,更不應該變成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拉鋸戰,教育需要的不是家長的責怪和質疑,而是安靜的支持。

只有家長和老師互相支持,彼此協作,才能真正推動孩子進步與成長。

老師是跟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又是除了父母外最關心孩子,最希望孩子優秀的人。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老師和家長始終應該互相支持,這樣才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