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让乖孩子消失了?面对孩子“脏话”不断,家长别激动

家长们发现,随着孩子的年纪增长,他们的话不但越来越多了,讲出的词汇也更加丰富了,但是偶尔孩子们口中的词汇却让家长十分生气。

这不,最近洋洋就出现了这一情况。由于到了月底公司查账,洋洋妈妈的工作更加繁重了,原本洋洋妈就很疲惫了,到了家中还要为丈夫和孩子做饭。

这天晚上,妈妈将饭摆在了桌子上,洋洋坐在一旁突然对妈妈说

  • “妈妈我想吃鸡腿儿,我今天不想吃鱼。”
  • “妈妈知道啦,我们周末的时候再吃鸡腿。”
  • “你这个臭妈妈,坏妈妈,我再也不要你了。”

妈妈听了孩子的话特别惊讶,也很生气,原来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敏感期让乖孩子消失了?面对孩子“脏话”不断,家长别激动

其实,有时候孩子说出这种话,并不代表他内心就认为妈妈是个坏妈妈,只不过他在不同的渠道听到了这种表达方式,想要在这一刻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这一状况,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打骂孩子的行为,其实这一状况正代表着孩子的诅咒敏感期的到来。

▶▶什么是诅咒敏感期呢?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有一个特定的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会呈现爆发的趋势。

就像一些小宝宝,他们在几个月前还在咿呀学语,但是几个月之后便能够讲出很多个词汇了。儿童的诅咒敏感期,正是处于他们语言爆发期中的一个阶段。

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存在于无意识当中的,他们在周围的环境当中学习了不同的词汇,而这些词汇便成为了大脑中的一部分。

当孩子们到了语言爆发期时,他们头脑中存储的词汇便会一股脑地想要蹦出来,但是由于孩子们年龄过小,很多他们听到的词汇,他们本身并不理解,便常常出现了一些误会。

有些家长便会问了,这些孩子明明不知道这些脏话的含义,为什么却会反复使用呢?

敏感期让乖孩子消失了?面对孩子“脏话”不断,家长别激动

虽然孩子们不明白这些词汇的含义,但是这些小朋友通常都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学到了这些词汇,所以一旦他们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便会将一些脏话带出来,而在这个时候一些家长的反应过于激烈,使得小朋友变得更加兴奋,如此下去便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想要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诅咒敏感期,那么家长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孩子说脏话的原因了,以免错过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机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孩子为什么会学到这些词汇呢?

★家长的习惯导致的

有些家长在家中经常随口说出一些脏字。在孩子面前,他们也不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便会让孩子学到了一些不良的词汇。

同时,一些家长喜欢在客厅播放电影,但是一些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打架的画面,而这些画面中便夹杂着一些争吵的词语。如果家长在和孩子一起观看时,没有及时的教育孩子不该讲这些话,那么孩子便会逐渐的从这些情绪和语调中,学会了表达负面词汇。

★学校的不良风气导致的

有一些小朋友犯了错误,在家中受到父母的打骂惩罚,便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他们便将自己的这一负面情绪带到了学校。

敏感期让乖孩子消失了?面对孩子“脏话”不断,家长别激动

在和小朋友的相处过程当中,他们会变得越发暴躁,内心的不满情绪会随着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随时发泄到他人的身上。没有得到老师或是其他同学的制止,那么还有可能会在学校形成恶性循环。

★家长的教育态度导致的

有一些小朋友原本性格乖巧,是不会用一些过激的词汇与家长交流的。但是,如果那些原本和孩子们玩耍的家长,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沉浸在这一工作状态当中时,往往会忽略到孩子的情绪。

一些孩子想要吸引家长的注意,便会选择用一些新奇的词汇,而有时这些新词的词汇,就可能是那些具有辱骂行为的脏话。

雨果说:“尽量少犯错误,这是人生的准则;不犯错误,那便是天使的梦想。”大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小朋友呢?

所以,面对孩子脏话不断的情况,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需求,而不是急于惩罚他们,毕竟他们并不是知道,这些脏话的含义呢!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诅咒敏感期呢?

★不要做出敏感的反应

当孩子说出不良词汇的时候,如果家长做出过于强烈的反应,比如打骂孩子。那么,孩子通常会从家长的行为中得知,这个词汇是有特殊的效果的。

敏感期让乖孩子消失了?面对孩子“脏话”不断,家长别激动

一些孩子便会在其他的场景,使用这些词汇。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对孩子表现出过激的行为。有时家长选择忽视孩子的词语,就让

孩子觉得这些词很无趣,便不再讲了

★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

像上面的洋洋一样,一些小朋友之所以会用脏话去咒骂家长,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此刻的情绪。

所以面对孩子的不良表达,家长需要及时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耐心的等待孩子讲述他真实的想法,同时家长也要讲出自己的难处,只有家长正确地描述出自己的现状,才能够让孩子逐渐在这些语言中,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

★教会孩子用“共情”的方式去理解别人

小朋友有时用过激的言辞去抨击他人,并不了解别人听到这些词汇所受到的伤害。这时候家长可以教会孩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会别人的感受。

“共情,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一旦孩子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在听到这些话语所承受的伤害时,那么他们便能够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了。同时,家长要在这时引导孩子向他人道歉,这样也能够让孩子学会做错事要承担后果。

敏感期让乖孩子消失了?面对孩子“脏话”不断,家长别激动

虽然小朋友在这一阶段会经常讲一些负面的词汇,但是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理解孩子们的现状。避免孩子学会这些不当的词汇,当孩子出现错误时,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