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休閒農莊近年來發展迅速,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的人們渴望田園生活,希望到鄉村去體驗生活。於是將農業生產、生活與生態相結合的休閒農莊便應運而生。各路開發商紛紛下鄉,跑馬圈地,建成了不同規模、形式多樣的各類農莊山莊,上架了吃喝玩樂各種遊玩項目,大有將所有遊客一網打盡之勢。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有少部分的農莊生意不錯,但大部分的農莊只是擁有一個開業熱度,之後就越發的沒落了,甚至關門大吉。

那麼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就需要避開7個陷阱:

農莊主題規劃錯誤

農莊建設,規劃先行。有些農莊在建設時為了省錢,沒有請專業公司做規劃,自己邊想邊建,邊建邊錯!也有的花了大價錢,請來的高大上的某某建築設計研究院,或者某某旅遊規劃設計院來進行規劃設計,就是沒有請懂農業、懂經營的農業規劃設計公司進行規劃。所以一個錯誤的規劃讓農莊從一開始就定位錯了,越陷越深!有個建築老闆在回老家圈了1000多畝地,自己在現場劃了幾個圈,就算是做了規劃:用挖掘機在水稻田裡挖了個50多畝的池塘,旁邊修建了一個寬5米,彎彎曲曲近1000米的溝渠,準備做漂流的。在池塘邊建了餐廳等配套設施,其他的土地就種上了果樹蔬菜,一個有“特色”的農莊就建成了。只是農莊開業以後,漂流根本做不起來,生意從來就沒有好過,投資的2000多萬元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投資。

如何避免:專業規劃、找準定位!根據農莊本身的優勢和特色做好專業的規劃,確定主題定位,針對細分市場,不要想到把遊客一網打盡。如鮮花香草園應該瞄準愛美的女人,親子主題農莊就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小孩,研學旅行基地則瞄準小學生和初中生,健康養生主題農莊就得找那些有錢有品位的中老年人。配套設施夠用就可以了,寧可做減法,堅決不做加法。項目越多,效益越差!如長沙小頑國農莊,光聽其他名字就知道是定位於小孩子玩的農莊,專注親子活動,開業半年多就收回投資,火爆得不行。

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管理效率低下,運營成本太高

農莊管理是個大文章,不少農莊就是虧在管理方面。因為農莊基本上就是工作日門可羅雀,週末車水馬龍。但農莊請的員工卻一個也不能少,員工工作兩三天,卻得給他七天的工資。農莊規模越大,員工需要配備越多,管理成本越大。某個大型農莊的員工超過了一百人,每年工資超過300萬元。儘管擁有餐飲住宿、拓展娛樂、菜園果園等各種設施,好像什麼樣的客人都可以接待,生意似乎也過得去,但年底一算賬,虧損幾十萬!原因很明顯;員工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員工越多,事情越少,做事效率越低,服務反而越差,客人的滿意度也很低,生意自然越差。

如何避免:加強人員管理、採用彈性用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一般而言,小型農莊可以採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適度聘請外人。中大型農莊應引進職業經理人,除非老闆本人能夠勝任。根據農莊遊客數量與時間的規律,可以減少長聘人員,週末人多是增加臨時用工。加強員工技能培訓,讓每個員工都能勝任至少2~3個方面的工作。如導遊也可以客串服務員,生產技術員也能當解說員,一個人當幾個人用,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用工成本也就降低了。當然員工的工作量大了,工資也得加,要讓員工滿意,他們才更有動力做好服務工作。如婁底鳳凰山莊,老闆加員工,一共6個人,忙時請零時工,半天工、一天工都有,一年營收兩百萬,利潤超過一百萬!

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守株待兔、不懂營銷

不少農莊都按照做農業生產的思路,只管生產,不做營銷。甚至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的產品和服務有特色,遊客自然就會來。他們不做營銷,採取守株待兔的辦法等客人上門,結果農莊門可羅雀,生意淡薄。也有的農莊認為經理們都製作了名片,業務員都發了宣傳單,農莊還做了個網站,營銷應該很到位了,其實基本沒有什麼效果。農莊不同於賓館酒店和商場,靠個好碼頭就能截留不少遊客。因為農莊多處在鄉村,流動遊客少。更何況去農莊玩的遊客是有目的有計劃去的,去農莊之前要做不少功課,對農莊的遊玩項目和服務要有一定的瞭解,並不像在街頭隨便進個餐館吃早餐一樣,遊客對不知道、不瞭解的農莊一般都不會去消費的。

如何避免:採取多種營銷手段,包括微信、頭條、抖音、快手等自媒體營銷方式。可以聘請網紅做直播,或者自己做直播,大力推介農莊,必須讓消費者知道農莊、瞭解農莊,前來體驗農莊,最終成為農莊的忠實粉絲。望城青天寨生態農莊就靠著自媒體進行網絡營銷,積累粉絲過萬,且主打團隊活動,一年遊客超過8萬,當然就賺錢了。

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不懂服務、不會服務

很多農莊高端大氣上檔次,是按五星級農莊標準來做的,但卻不懂如何為客人服務,甚至沒有服務。概括而言,就是“五星級硬件,一星級服務”,硬件軟件反差太大,遊客一旦產生了不良的體驗感,就會反覆傳播,影響到其他的潛在客人。當然,農莊也有難處,招聘的服務員基本來自當地農村的大叔大媽,形象上無法和城裡賓館酒店的服務員比,文化程度也無法相提並論,有些服務員甚至連普通話都說不好,服務意識也確實差。但有些農莊卻還以為服務員土裡土氣就是有特色,說當地土話就是有文化,沒有服務就是把你當家里人!不少農莊都沒有設置迎賓、導遊、導購、解說員等崗位,也沒有農莊遊覽圖、指示牌,遊客進入農莊後不知道去哪裡玩,玩什麼,怎麼玩,農莊有什麼特色有什麼好產品都不知道,這樣的服務遊客又怎能滿意呢?

如何避免:重視服務,培訓員工,提高服務水平。要根據農莊實際情況,配備必須的一些接待崗位,如迎賓、解說員等;加強培訓,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要讓員工竭盡全力地為每位客人創造專屬服務和相應的服務體驗,讓客人感到非常滿意。其實遊客到了農莊,如果能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視和歡迎,重要性十足,就會感到非常滿足。農莊學不會迪士尼,學不會海底撈都不要緊,關鍵是讓員工發自內心地對客人進行微笑服務,讓客人產生非常好體驗感。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必須得讓員工對農莊滿意,包括工資待遇、人文關懷、提升空間等。

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缺乏農業產業支撐

大部分農莊提供的依然是“老三樣”:吃飯、打牌、釣魚,其主要收入來源是服務業,即餐飲、住宿、娛樂。依託服務業做主業的農莊容易陷入收入不穩定的境地。因為遊客單純餐飲娛樂的消費並不高,對其他遊客的帶動效應並不強;另一方面,天氣、交通、工作等因素都會影響遊客到農莊消費的數量,一年中其實只有一半左右的時間是適合去農莊遊玩的。一旦遊客數量不足,農莊盈利就成問題。不少農莊就是因為沒有產業支撐,開業第一年還過得去,第二年、第三年就得關門歇業了。離開了農業這個基礎產業,農莊就淪為一個餐館、一個賓館了,但卻沒有餐館和賓館的好碼頭、好服務,最終是難以經營下去的。

如何避免:立足當地特色農產品,打造特色農業產業。農莊的面積一般都較大,往往就是種點水稻、蔬菜、水果,以滿足農莊自身的消費為主。其實完全可以做大農業產業,如有水庫或大面積池塘的,可以養殖特色魚(不要養殖四大家魚);山地坡地多的農莊可以種植特色水果或藥材,尤其當地有地理標誌品種的,或者當地特有的地方良種;生態林地面積大的農莊可以進行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如林下種蘑菇、種靈芝、養野雞、野兔等。對當地有特色的農產品也可以進行加工,如製作野乾菜、葛根粉、藕粉、豆製品等等。農莊原本就是最好的銷售平臺,不愁遊客,不怕遊客沒錢,就怕你沒有好的產品。一般一箇中型農莊的遊客量在6萬人左右,如果有1/3的人能購買你的農產品,人均消費100元,每年就可以增加200多萬元的收入!而且遊客一般都會把你的好產品送給親戚朋友,無意中免費給你做了宣傳,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客人。當農業產業收入佔到農莊總收入的50%左右時,農莊的盈利能力就很穩定了,至於服務業收入有波動,問題也不大了。

望城百果園生態農莊不僅有水果、蔬菜、大米等農產品,還有優質的牛奶產品提供給遊客,目前其農產品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餐飲住宿的營業額,而且農產品銷售額還在逐年提高,農莊進入了良好的成長期。

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缺乏對顧客篩選和引導教育

顧客就是上帝,這是服務界公認的準則,讓顧客滿意是服務的宗旨。絕大部分農莊本著顧客至上,來者都是客的信條,儘量滿足客人的一切要求,雖然讓少部分客人滿意了,卻讓大部分客人失望了,讓農莊管理更難了。如櫻花開時,不少遊客拉枝爬樹照相,有人戲稱:“春天到了,樹上開滿了大媽”!有些素質低的客人往往酗酒鬧事,不講衛生,破壞環境,不遵守規矩,甚至一頓飯吃到晚上十二點,弄得員工都無法正常下班。更有一些人,自帶帳篷和燒烤架,呼朋喚友地來到農莊草坪,燒烤喝酒睡覺,不給農莊一分錢,還造成環境汙染。因為“顧客就是上帝”,所以不能得罪這些顧客,但卻得罪了更多的顧客,也嚴重地影響了農莊的經營管理。其實農莊對接待的客人也應該是有門檻的,提高了門檻,對在農莊裡消費的客人就是尊重!

如何避免:對顧客進行篩選,進行教育!其實農莊倡導的是一種莊園生活,是追求自然美、生態美、人文美的地方。它可以為遊客提供休閒娛樂,也為遊客提供學習和教育,更要求要求遊客遵守農莊公約,愛護農莊環境。如長沙松雅湖生態農莊對遊客的要求有:遊客來玩必須進行預約;就餐時食物不能有浪費;做完野炊或燒烤後必須清理衛生;晚上九點半必須離開農莊;鼓勵遊客自己動手做飯做菜;每週休園一天,不接待遊客。農莊對遊客有要求,極大地減輕農莊負擔,降低了成本。同時也將極少部分不願意遵守公約的遊客排除在外,對這些能接受公約的遊客來說,都是高素質的群體,大家玩得更開心,這也有利於提升農莊的檔次。

要想經營好休閒農業,千萬別掉這7個陷阱裡

缺乏農莊文化

由於不少農莊處在初級階段,根本談不上什麼文化。認為農莊就是一個賣吃賣喝的地方,你給我錢,我給你服務。談什麼文化呢?其實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各個農莊大同小異,形式和內涵都一致了,哪裡還有特色呢?在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這些農莊生意不好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你想一下,我們有多少個純粹只賣吃賣喝的飯店能堅持多久?有文化傳承的餐飲百年老店屈指可數。但各地的千年古剎、百年古廟卻經久不衰,為什麼?寺廟都是有歷史文化的傳承呀!

如何避免:根據農莊自身特點及優勢,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茶莊園可以做茶文化;花海農莊可以做花文化;哪怕就是種水稻種玉米,也可以打造農耕文化呀!只要你有心,總是有辦法。望城青天寨生態農莊、望城百果園生態農莊、長沙松雅湖生態農莊與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合作,共建了“生機·田園書屋”,開創了全國休閒農莊與高職院校合作共建書屋的先河,立足創建農莊文化品牌,打造書香休閒農莊,走在了文化興農的前列。

如果有什麼問題或者要做旅遊規劃、庭院設計、休閒農莊、鄉村旅遊規劃、策劃的小夥伴,都可以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和綠道旅遊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