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宫这样明智的人不选择刘备做主公,而是去投靠只有勇武的匹夫吕布?

焚琴丶断弦


陈宫之所以投靠吕布,只是想要借助吕布的实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没有效忠于吕布的意思。



陈宫一开始就是跟曹操混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陈宫和曹操的第一次相遇,设在了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到中牟县被抓,陈宫作为县令弃官和曹操一起逃走。

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陈宫对曹操确实有大功。陈宫认为曹操是匡扶天下的英雄,所以他在兖州刺史刘岱死后四处游说,协助曹操入主兖州。

曹操在入主兖州后,听从陈宫的计谋,接二连三的取得了对黄巾军的胜利,收降卒几十万,百姓上百万,因此曹操的实力大涨。

可是仅仅过了一年,陈宫就对曹操失望了。

曹操为了报陶谦杀父之仇,发动东征陶谦的战争,还血洗徐州城,几十万人被杀,甚至把泗水都堵塞了。


作为士大夫的陈宫对此非常不满,他为的是辅佐一位匡扶天下的英雄,可不是为了一个杀人无常的屠夫。其实不仅陈宫对此不满,当时很多名士都不满。名士边让之所以被曹操杀害,就是因为他不满曹操血洗徐州,处处言语讥讽曹操,让曹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关键陈宫还是协助曹操入主兖州的关键人物,他当年四处游说,现在他支持的曹操干出这种事,他面子上也过不去,这不是啪啪打脸吗?

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陈宫一气之下,联合曹操手下的许祀王楷准备叛乱,让曹操这屠夫从哪来回哪去。

陈宫作为谋士还有些脑子,他觉得应该引进外援,不然弄不过曹操。于是他找到了陈留太守张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获得了张邈的支持。


不过获得张邈的帮助还不够,虽然局势对他们比较有利,但是他认为还是不能稳操胜券,于是他又和张邈商议找上了吕布,迎接吕布并让他入主兖州。

为什么会是吕布呢,因为吕布的神勇天下人皆知,以吕布的武力值加上当时良好的局势,应该就可以打败曹操。

可惜,曹操之所以是曹操,就是因为吕布这样的武将和他不在一个重量级,曹操很快扭转战局,收复兖州,并且将吕布赶到了徐州。

这个时候陈宫的计划已经败了,但是他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可是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陈宫别无选择,只能一心跟随吕布了。这件大事就是陈留太守张邈在去找袁术求援的路上被部下杀死了。


陈宫为何不选择刘备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陈宫本来也不是要投明主,他就是和曹操过不去,除了血洗徐州以外还有没有什么矛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陈宫找上吕布只是为了利用他,就是一个权宜之计罢了,他也没料到最后还是失败了。而当时刘备还只是一个小县令,陈宫还真利用不着。


邯郸醉


要明白陈宫为什么这么做?就得明白当时的天下形势和陈宫面对的情况,不能断章取义的看问题,事实上陈宫没有多少选择。

陈宫是在公元194年趁曹操发兖州之兵大举攻打徐州陶谦之时,勾结兖州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迎接吕布进入兖州,公开反对并背叛曹操。



关于陈宫之所以背叛曹操的原因有很多,有曹操在兖州乱杀名士,曹操打击兖州士族,没有与兖州士族共享权力,但个人认为,陈宫背叛曹操,是因为陈宫这个人,有着巨大的野心,他不甘心为曹操卖命,不甘心在兖州作一个谋士,他想当主公创业。

从陈宫背叛曹操之后,整个兖州的反应来说,曹操已经失去了兖州当地士族的支持,否则也不可能陈宫一反叛,整个兖州只有三座城池还忠于曹操,其他城池全部如同陈宫一样背叛曹操,是陈宫眼光短浅吗?是兖州当地士族眼光短浅吗?未必,应该是曹操这个兖州牧,在当时得罪的人太多了,动了士族的蛋糕。



从我们后世开了上帝视角来看问题,认为陈宫真的非常愚蠢,放着曹操这个潜力股不要,非要抱着吕布这个垃圾股,其实从陈宫的角度来看,他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已的野心。

陈宫一定会背叛曹操,至于投靠谁,得看当时兖州周边的形势,或者周边有哪些势力?



公元194年的东汉末年,曹操刚刚击败青州军,成为兖州牧没多久,兖州的东南边是徐州,主政徐州的是徐州刺史陶谦,兖州的北边是袁绍,兖州的西北边是张扬,并州人,原丁原部下,与吕布是同乡,又有交往。兖州的南边是袁术,当时的袁术势力发展得相当不错,深扎淮南。

陈宫想要抵抗曹操自立,必须为自已拉一个外部同盟,陈宫环视左右,并没有什么势力能够联合的,袁绍肯定不行,与张邈有仇,张邈第一个反对,陶谦太弱,起不到抵御曹操的作用,南边的袁术是一个不可靠之人,张扬又是吕布的同乡。



况且就算联合这些有地盘的人,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来救你,而联合没有地盘的吕布,简直是给吕布雪中送炭一样,而且吕布有一个特点,武力强大而头脑简单,这是陈宫梦寐以求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陈宫不是投靠吕布,而是利用吕布,陈宫从来也没有投靠过吕布,而是一直在利用吕布,正是因为吕布武力强大而头脑相对简单,所以简直就是利用的绝佳人选,如果吕布真的干掉了曹操,那么吕布之后就会成为被陈宫干掉的人。



陈宫是要自已创业打天下的,他不会投靠太过精明的势力,否则会吞并了陈宫自已,陈宫是要找一个可以利用的合作伙伴,而且从陈宫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看,陈宫对吕布毫无忠诚之心,并且策反了吕布的手下郝萌想要干掉吕布,吞并吕布的部队。

即使吕布知道了陈宫的计划,仍然不能把陈宫怎么样,可见双方就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而且陈宫的势力都是地头蛇,也令吕布相当忌惮,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吕布知道了陈宫对自已有异心,但在共同的敌人曹操面前,仍然容忍了陈宫的背叛。



吕布傻吗?并不傻,只是缺少头脑,吕布如果在知道陈宫的背叛后对陈宫动手的话,那么吕布很快就会知道辱亡齿寒的痛苦,吕布杀陈宫很容易,但杀了陈宫之后呢?自已也活不了,不是被曹操干掉,就是被身旁的刘备虎视眈眈。

陈宫为什么不选择刘备?



当时的刘备势力太弱了,194年的刘备还在公孙瓒手下混饭吃,任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平原国说是一国,其实也就是一个县,实力弱得一塌糊涂,在曹操攻打陶谦时,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去支援陶谦,所以刘备应该在徐州。

陈宫是趁曹操攻打徐州时叛乱的,总不能把在徐州的刘备拉进自已的队伍吧,况且刘备当时素有贤名,实力又太弱,不是陈宫选择对象的标准,所以陈宫放弃了刘备,或者说陈宫眼中,并没有刘备这号人。



实力太弱,起不到抵御曹操的作用,拉拢刘备没有用,陈宫拉拢的对象一定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实力够强,二是头脑够水,看来看去,只有吕布是最合适的人选,陈宫于是选择了吕布。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陈宫原本是有心辅佐曹操成就一番大业的。但是曹操的滥杀无辜让陈宫深恶痛绝,从而选择另谋明主。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陈宫选择吕布是一种明智之举,也是必然之举。而当时的刘备跟陈宫可以说毫无交集,自然不可能选择投靠他。

第一,吕布声望远超刘备九条街

正值吕布诛杀逆贼董卓,从而使得吕布的声望达到了最顶峰。就当时的情形,诛杀国贼董卓是顺应民心,匡扶汉室的爱国之举,吕布也因此成为了大英雄。其次,在经过这次诛杀逆贼之后,吕布在天下各路诸侯之中也拥有了极高的威望,可谓一举成名。而此时的刘备虽然乃汉室宗亲的身份,但手下仅有关羽和张飞两位结义兄弟,并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栖身之所,可谓凄惨无比。在声望方面,此时的刘备更是远远无法跟名满天下的吕布相提并论。而三国时期的谋士武将大多都是根据个人的声望来投奔的,因此,陈宫选择吕布而不选刘备那是必然的。

第二,吕布和陈宫一文一武,完美互补搭配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的武力值是三国时期独一档的存在。但凡其领兵打仗,几乎都是摧枯拉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乃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但这也暴露了吕布的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完全依靠其个人武力在战斗,完全没有谋略。而陈宫作为一位一流谋士,他的长处就在于他过人的才智谋略。吕布带兵冲锋陷阵,陈宫在背后坐镇出谋划策,可谓文武结合,长短互补的完美搭配。反观刘备这边,手无一兵一卒,陈宫的才能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

第三,陈宫与吕布交情深厚,与刘备没有交情

陈宫与吕布的结识还要归功于吕布的老丈人王允。正是由于王允的引荐才让两人得之相识、相知,最后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况且,王允乃是三朝元老,位居三公的重臣,手中的人脉资源也给予了吕布诸多便利。这些都是吕布隐形的优势所在,再加上吕布和陈宫的交情,选择并不难做。再看刘备,他与陈宫根本毫无交情可言。

综上所述,站在陈宫的立场角度,在那样的大环境之下,选择吕布作为主公是实现他理想和抱负的最佳选择。而选择刘备,就当时的情形分析,是绝无一点可能的。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以上是我的回答,感谢大家阅读,欢迎留言点赞和关注。


月关略萌


为啥陈宫离开曹操,选择吕布,不选择刘备?

看三国演义的读者,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曹操误杀吕伯奢,说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话以后,陈宫就与曹操割袍断义,绝裾而去。可是我们看到陈宫在曹操进攻徐州,为爹报仇的时候,占据东阿弎县造曹操的反,迎取吕布来占据兖州。这时候陈宫的职位是东郡从事,正是曹操的治下。也就是说,在陈宫投降吕布之前,他是在曹操手下打工的。

当然,有可能在这之前,兖州并不属于曹操,在剿灭黄巾军的过程中,本来不属于曹操治下的东郡现在变成了曹操的势力范围。陈宫被迫给曹操打工。所以他还要跳槽。

为什么陈宫要跳槽?在中某县,陈宫因为佩服曹操为天下苍生,舍身忘我,觉得他值得追随。结果在吕伯奢事件中,看清了曹操的奸雄本质,知道他做大做强了,不过是新的董卓而已,所以,陈宫要跳槽

命运好像在跟陈宫开玩笑,他在东郡,又变成了曹操的手下。他有跳槽到吕布手下。所以有人就奇怪了,为什么是吕布呢?不说刘备当时救徐州还名声不显,只有几百人的草台班子。陈宫为啥不投靠袁绍,袁术,这可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了,其他的十几路诸侯,陈宫不去投靠,偏偏是吕布呢?

在Mfbb看来,陈宫这个选择大有深意,陈宫此人大有深意。不要忘了,陈宫跟随曹操,离开曹操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大汉朝。现在曹操在徐州屠城,天下的诸侯谁能对抗曹操,谁能真心辅佐汉室呢?当时的诸侯大多数还是董卓提拔的吧。如袁绍。而吕布作为斩杀董卓,为汉室立功,又曾经带兵对抗过包括曹操在内的各路诸侯。所以陈宫要做出选择,就有两个条件:一,忠于汉室,二,能对抗曹操。因为曹操猥琐发育以后,也会成为权臣奸臣,陈宫已经预料了这样的结果。所以他选择了吕布。

陈宫选择吕布是他忠于汉室的士大夫操守,在这一点上,他与荀彧没什么区别,可是大多数人因为吕布的不纳忠言,没有做出成绩,从而忽略了陈宫的忠诚。陈宫才是最忠心汉室的那个人。毫不妥协。

淮南袁术造反时,吕布本来答应跟他联合,是陈宫破坏了他们的联合。理由很简单,他是汉臣。

我们看陈宫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的忠诚,孤介,不妥协,与天争命的那种人。

天下诸侯皆不入陈宫法眼,他不选刘备,假如他知道这么个人,也就不奇怪了。因为刘备干不过曹操,刘备当时的皇叔身份还没得到皇帝认证呢?还是个小喽啰。他的忠心也没有得到陈宫的认可。

所以有人认为,陈宫选择吕布,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天下英雄虽多,达到陈宫的要求的人却没有一个,吕布只能算半个。因为陈宫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操做大做强,最后走上篡逆的道路。




坎坎且伐檀


我是历史伶俜者,你来问我来答。

良禽择木而栖,乱世之中想要建立一番功业,陈宫选择吕布是他当时最优的选择了。

操曰:“公台自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之。”操曰:“吾心不正,尔如何事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谄诈奸雄也。



三国演义之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说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陈宫与曹操反目成仇,而吕布又是曹操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况且吕布勇武少谋,遇到事情,反正操起方天画戟就上,勇力过人,比较“天真”,没那么多阴谋算计,说难听点就是匹夫之勇。陈宫辅佐他,相对而言,吕布对他言听计从。况且忠臣不侍二主,陈宫也要尽力辅佐吕布吧。



从时间来讲,具体刘备当时的情况我记得不太清了,总的来说吕布应该名气比刘备大。每个人认为的明主标准不一样,不是选最优秀的人,而是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人。



例如: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孙权,而选择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很多因素吧。对于刘备请诸葛亮,我给不了你最好的,但我能给你我可以给你的,三顾茅庐。诸葛亮选择刘备也是加入创业型企业,成为刘备军师,地位高。而曹操那边,文臣如云,武将如雨。孙权江东那边也有周瑜,张昭等人,去了职业前景竞争压力大。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在刘备穷困潦倒的时候,辅佐是雪中送炭。 想想估计总的来说是缘分,让他们走到一起吧。


历史伶俜者


刘备前半生一事无成,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辅佐,却混得连个地盘都没有。还是吕布听从陈宫之计攻打兖州,曹操带兵退出攻打徐州,再加上徐州牧陶谦身死,刘备才得到徐州这块地盘。

陈宫此人本来就是名士,原是中牟县县令,是私放刺杀董卓的曹操,才亡命江湖。后因不忿曹操的为人,才和曹操分道扬镳,后与张超结识,与张邈、吕布一起合谋攻取兖州。



陈宫选择勇武匹夫吕布,而不选择刘备,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吕布名满天下,勇猛过人,身边正好缺少一位谋士,陈宫选择他,完全是时事所逼。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猛将,武艺高强,勇冠三军,手下又有张辽、臧霸等大将辅佐,完全有实力成为一方诸侯。

陈宫认识曹操、张超、张邈、吕布等人,虽曹操最有优势,但陈宫不认同曹操的为人做派。在剩下的几人中,也只有吕布有称霸一方的可能,所以陈宫选择他也是理所当然。


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

吕布有勇无谋,身边正好缺一位谋士,他与陈宫配合,一文一武,在当时的环境,完全可以开创一番事业,这也是陈宫选择吕布的原因。


二、刘备当时尚无根基,还四处漂泊,在民间虽然有些名声,但还不足以令天下之士拥护,陈宫与他从未接触,谈不上要选择他。

刘备一直号称是皇室宗亲,却实力弱小,虽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追随,却一直四处漂泊,依附诸侯。他自己都是自身难保,无处栖身,更谈不上发展壮大,陈宫不选择他也是在他身上看不到希望。

陈宫追随吕布时,刘备还在公孙瓒手下打杂,完全看不出将来会有一番成就。陈宫与他两人也从未接触,此时,陈宫知不知道刘备此人?还是个疑问,那么让陈宫去追随他就完全没可能。

陈宫与刘备相识,也是吕布兵败兖州,来徐州投靠刘备时的事。只是当时陈宫选择了吕布,一心为吕布筹划,还做了很多对不起刘备的事情。他与刘备,从来就没有情谊,更谈不上交心,两人各有各的打算,注定是敌人。


三、陈宫选择吕布也只是一个跳板,吕布有勇无谋,更好控制。

吕布打仗有一套,冲锋陷阵,猛不可挡,但有勇无谋,更容易被谋士左右,陈宫也是看重这一点才选择了他。

陈宫对吕布并不是一味的忠心,袁术向吕布求结姻亲时,陈宫看出了计策,却没有点醒吕布,而且还帮袁术这边设计。可见陈宫有自己的打算,只是把吕布当一个跳板,来完成自己心中所想。

宫曰:“吾见奉先,使其即日送女就亲,何如?”胤大喜,称谢曰:“若如此,袁公感佩明德不浅矣!”宫遂辞别韩胤。

陈宫的这一次向袁术卖好,背后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只是吕布败得太快,他和陈宫两人都被曹操所擒,我们才无从得知陈宫所图,但我们可以肯定,他并不是为了吕布的利益。

由此可见,陈宫选择吕布,也是因为吕布有勇无谋,更好控制,他想利用吕布,达到自己的目的。


昊阳闲看历史


引吕布入兖州是陈宫当时最好的选择。

陈宫作为曹操早先的主要谋士是很卖力的,曹操入主兖州也是陈宫的建议。

陈宫为什么叛变曹操,现在普遍认为是曹操杀边让等名士而引起陈宫反感,陈宫能以外交手段说服兖州人士迎曹操,则其在兖州定很有名望,而且在兖州交友广泛,曹操杀名士,不仅伤众人之心,而且陈宫面子上也过不去。

陈宫为什么不投刘备,因为刘备名望还小,只是陶谦的一方客将。而且陈宫的基本盘在兖州 ,自然不想另辟蹊径。

吕布,有威名,杀董卓对汉室有功,破张燕有勇名传世,而且吕布从袁绍处出奔,前途迷茫,此时联结吕布,吕布必定欣然而至。

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张邈,和曹操,袁绍少时都是好友,后来讨董时张邈与袁绍发生予盾,袁绍多次要曹操杀张邈,曹操不从,但张邀依旧心不自安。

陈宫说服张邈:

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可见陈宫的目地是和吕布联合,执掌兖州,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而是代表兖州集团想换个领导人,这只能是曹操太强势引起兖州人的反感,换个能共同合作的老板更符合兖州人的利益。

可惜吕布水平太菜,被曹操绝地翻盘!



(关注我,有更多三国故事)


小白又改名了


首先本大拿以个人观点先定一个调!

陈宫是汉末一个有正义感的高级智囊,却可惜有谋事之才却无识人之明。在他之前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的。

陈宫为什么不辅佐刘备?这个问题挺奇怪的。他为什么要辅佐刘备?第一,不认识,没交情。第二,刘备那时名声未显且无立锥之地。第三,没人引荐,没交集。所以没有辅佐刘备不是很正常。

他为什么辅佐吕布?第一,他们认识,吕布经过王允认识了陈宫,并结为好友。第二,陈宫开始他说服兖州名士辅佐曹操,不料其中有几名名士被曹操处死。所以曹操叛离曹操投奔吕布,因为他觉得吕布本身骁勇善战武功高强,但收下缺乏谋士,再加上吕布自诛杀董卓后威望一时无两。“温侯”之名响彻天下,所以他投奔吕布!!可惜啊,公台虽有谋事之才却无识人之明他忘记了400年前范增在项羽手下的下场。

事实上陈宫并不算当时的顶级谋士,荀莜曾经评价说“夫陈宫智迟”。李質评价“陈宫之智足与操相敌,但吕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唉,其实一个陈宫,人之为物如深海高山,又有几人有识人之明。纵有识人之明,又有几人能明白,控制自身呢?



大拿陈


演义中,陈宫仰慕曹操高义,敢于行刺汉贼董卓,于是放弃中牟县令,同曹操一起逃亡。然而,他们两人在吕伯奢家休息时,由于曹操疑神疑鬼,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又斩杀吕伯奢。陈宫实在看不下去,才离开曹操,远走高飞。

而在正史上,先是曹操手下高级谋士,后迎奉有勇无谋的吕布进入衮州,叛曹投吕。总之,陈宫是离开曹操,转投吕布的。那么他在抛弃曹操后,为何不选仁德之君刘备,而是选有勇无谋的吕布呢?

从为何不选刘备和为何选择吕布两方面,分别分析如下。

为何不选刘备

其一,刘备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刘备是一个仁德之君不假,可是当时刘备无兵无势,还没有入得了陈宫法眼。刘备在镇压黄巾军和讨伐董卓后,仅仅是一个平原县令。你想,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多大的本事,能有多大的成就,能有多少军队,能和强大的曹操抗衡吗?这都是怀疑的。不说陈宫,就说其他智者,也没多少人能够看得出刘备是一个潜力股,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对象。《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如下:

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其二,刘备忙于支援徐州牧陶谦。

陈宫是在曹操大军征讨徐州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反叛的。当时,曹操之父曹嵩途径徐州时,死在徐州,引起了曹操的怒火。本来曹操早想征讨徐州了,只是苦于师出无名,现在终于有了借口了,为父报仇。陶谦徐州本来就是四战之地,刚刚被黄巾军蹂躏,现在又遭到曹操铁骑的打击。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四处求援。

可是好多人畏惧曹操大军,并没有前去支援,只有刘备不顾兵少将寡,带领关羽和张飞,前去救援陶谦。他是为了匡扶正义去救援的,自知自己兵马太少了,不是曹操对手,还拉下老脸,前去老同学公孙瓒那儿,借来大将赵云及三千军队。

当时,刘备正忙于支援徐州陶谦,才给陈宫叛曹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可是,刘备也脱不开身,无暇和陈宫联合,一同反曹。其实,刘备支援陶谦,和陈宫叛曹迎吕,是遥相呼应的,使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只凭借刘备的那一点微末军队,是挡不住曹操的铁骑的,如果不是陈宫叛曹,徐州估计就被曹操打下来了。可以这么说,不是刘备解了徐州之围,而是陈宫迎奉吕布,抄了曹操后路,这才使徐州转危为安。

为何选吕布

其一,吕布走投无路,陈宫迎奉吕布就是雪中送炭。

陈宫环顾四周实力派,也只有吕布最适合。当时,吕布手刃董卓后,被其手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讨伐,吕布战败,不得不逃出长安,游荡江湖。此时的吕布,犹如无家可归的小鸟,急需一块地盘,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时,陈宫敏锐地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说服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以及中郎将许汜、王楷等人一同叛变,将吕布迎接到衮州。

这对早期的曹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你想,当时的曹操也只有衮州一个根据地,现在没了,自己还在前线打战。如果不是夏侯惇与荀彧、程昱三人据守鄄城、范城、东阿三座县城,曹操就如同襄樊之战失败后,荆州又丢失无家的境遇。《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

当时衮州四周有袁术、袁绍等实力派,可是他们都非常强大,多一个陈宫不多,少一个不少。陈宫投奔袁术和袁绍,能发挥的实力有限,不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迎奉啥都没有的吕布,就如同雪中送炭,陈宫瞬间成为了仅次于吕布的二把手。这就是陈宫迎奉吕布的原因。

其二,吕布当年斩杀汉贼董卓,深得人心。

陈宫是汉朝官员,本质上是为了复兴衰微的汉室江山,他刚开始选择曹操,也是认为曹操是心向汉室的。后来曹操乱杀衮州边让等名士,陈宫对其失去了信心,而吕布声名远播,这才离开曹操,追随吕布。想当年,汉献帝逃出李傕郭汜的手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吕布,他认为吕布能够辅佐自己,振兴汉室江山。无奈吕布自顾不暇,才没有迎奉汉献帝。

总结:陈宫环顾衮州四周,逐一排除了袁绍、袁术等军阀,至于刘备,还是一个年轻晚辈,没有入得了他的法眼。这么算下来,陈宫只能迎奉吕布进入衮州,反叛曹操。


魁哥说三国


机遇和命运,如果能小轿车,谁愿意踩三轮车。如果能进好公司的话谁会愿意进差的公司呢。但是也要看时机的。你想进人家未必要,人家公司好想招人,你未必能找到那家公司,了解那家公司。

而且以前古时候可不是像现在通信那么发达,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能彼此了解信息,而三国时全国各地信息未不能及时传送出来,所以陈宫一开始出来碰巧碰到吕布了。一看吕布长的不错,人高马大威风的不行。手下有兵有将有地盘综合来讲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比当时的很多小军阀好太多了。所以跟着吕布混也很正常的。

当他后来看到比吕布好的主公时,想想吕布对他还行,而且忠臣不事二主。还是继续辅佐吕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