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中期為什麼秦昭襄王擁立齊湣王為東帝,齊國憑什麼與秦國雙雄並立,號稱東西二帝?

大侃歷史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覺得“王”這個稱號已經與自己的身份不匹配了,慫恿齊湣王和自已一起稱帝。齊湣王稱帝了兩天,覺得不踏實,就又恢復了以前的王號;秦昭襄王看齊湣王不用帝號,自己也很快收回了。

戰國中期,魏國已經衰落幾十年了,被秦國逼得俯首稱臣;楚國在丹陽之戰、垂沙之戰中被打廢了,一蹶不振;經過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軍事力量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趙武靈王去世後,改革陷入停滯,臣強君弱,只能做到自保;韓國、燕國實力差了一大截。放眼天下,能與秦國較量的,也就剩齊國了。秦國當時還沒有凌駕齊國的實力,秦王就拉著齊王一起稱帝。

01:齊國實力很強大

第一,齊國是老牌諸侯國,經過多代積累,實力一直比較強大。

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當時封國的目的就是要他們鎮守東夷,因此從西周開始,齊國就是大國。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齊國的國力達到巔峰,諸侯皆服;春秋末期,田氏家族用了近百年的時間,取代了呂氏家族,齊國重新煥發了生機;戰國初期,和魏國多次碰撞,實力不降反升。

第二,齊威王改革後,齊國國力迅速壯大。

齊國的快速崛起,是齊威王田因齊上位後開始的。

  • 齊威王任用鄒忌開始變法,雖然沒有商鞅變法效果那麼顯著,但比起其他幾個國家要好得多了;

  • 齊威王重用賢才,通過和梁惠王的對話就能看出一二;

  • 齊威王重視吏治,對溜鬚拍馬、阿諛逢迎之輩,絕不手軟(大國烹煮,很殘忍),齊國吏治清明,官員奮發有為;

  • 齊威王重用田忌,齊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打敗了魏國。

第三,齊國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擁有非常豐富的鹽業資源。

齊國大部分都是土地肥沃的平原,糧食產量非常高,人口眾多;齊國靠近大海,擁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鹽,通過控制食鹽供應,齊國的外交關係搞得很不錯,當然也賺取了很多財富。

02:擁立齊國稱帝,暗藏禍心

齊國強大,讓秦國十分不安,慫恿齊湣王稱帝的背後,也包藏著禍心。

第一,讓齊國樹敵。

戰國時期,稱王就是僭越行為,用超過周天子“王”號的“帝”號,更是嚴重的僭越,容易引起諸侯群起攻之。當初魏惠王稱王,諸侯十分不滿,淮泗周圍的十幾個小國,不再朝奉魏國,轉而向齊;現在齊湣王稱帝,不滿之聲肯定不小,之前團結在齊國周邊的小國,很有可能就會脫離齊國。

第二,讓齊王驕橫。

人性的弱點,得到的東西再失去了,總想再把它奪回來。齊湣王是個官三代,從小就在富貴鄉里長大,一路順風水水,為人張狂跋扈,一旦他認為自己配得上“帝”這個稱號,就會胡作非為,惹是生非。

第三,齊王變得無法無天。

齊湣王還算有自知之明,“帝”這個帽子戴了兩天,就自己摘了,可是宋國那個惡魔又把他的驕橫勁兒引爆了。

宋康王是個比齊湣王更驕橫的主,他把他哥哥趕走了,自己做王。之後東伐齊,西攻魏,還佔了楚國幾個城池,諸侯一片愕然;齊湣王忍無可忍,率兵滅了宋國,殺了宋康王。

滅宋後的齊湣王,走上了宋康王的老路,驕橫更甚前者:覺得自己太牛了,打算把周天子拉下來,自己做天子。

諸侯怒不可遏,在燕國聯絡下,燕、趙、魏、韓、秦五國聯軍伐秦,短短几個月,齊國丟掉了70多座城池,只剩下了即墨、莒兩個城池苦苦支撐。之後雖然齊國收回了領土,可再也不復當年的盛況,不再幹涉中原事宜。

齊國能夠稱帝,主要還是實力使然;在慾望的刺激下,齊湣王變得不可一世,最後家國受難,都是驕橫惹的禍。


小楊品史


在戰國中期這一歷史階段,當時主要的諸侯國都已稱王,秦、齊兩國都不願再與五國平起平坐,七國的國君都稱王了,就顯不出秦、齊地位的尊崇了。為此,在公元前288年前後,秦昭襄王不僅自己稱帝,還派魏冉去齊國,說服齊閔王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齊閔王答應了,於是秦、齊正式稱帝,是為東帝與西帝。由此,在戰國中期,齊國一度和秦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東西二帝”。那麼,問題來了,齊國的實力到底如何,憑什麼和強大的秦國平起平坐呢?

首先,在戰國初期這一歷史階段,魏國因為率先變法,加上繼承了晉國的衣缽,所以迅速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彼時,魏國在和秦國、楚國、齊國等強國的較量中佔據了上風。不過,到了戰國中期,齊威王在位時,任用鄒忌為相進行變法,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遂變得強大。在齊國和魏國和較量中,公元前353年,齊國大敗魏國於桂陵(今山東菏澤境內)。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其中,圍魏救趙就發生於這一歷史階段。通過擊敗魏國,齊國逐漸成為戰國中期的霸主。

由此,對於齊國來說,之所以能夠和強大的秦國平起平坐,首先就是自己擊敗了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同時,就齊國的強大,不僅體現在軍事上,也在經濟上得以體現。在秦國、齊國、燕國、楚國、三晉這戰國七雄中,齊國因為擁有山海魚鹽之利,加上早在春秋時期管仲進行的變革,促使齊國在經濟,特別是商業上非常繁榮。而這,成為齊國招攬人才、建立強大軍隊的重要基礎。即便是和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比起來,齊國也更加富庶。並且,齊國主要位於今山東省一帶,也即地處平原地區,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再者,除了擊敗魏國外,齊國在對外戰績上也是勝多敗少。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在孟軻勸說下,齊宣王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眾”三十天滅亡燕國。對於巔峰時期的齊國,擁有滅亡燕國這一戰國七雄的實力。不過,後來在秦國和趙國的聯合進攻下,齊國被迫從燕國撤兵。公元前301年,齊國又聯合韓國、魏國進攻楚國,大敗楚國。公元前298年—296年,齊國聯合韓國、魏國連續進攻秦國,而且攻入函谷關,迫秦求和。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就秦國的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特別是商鞅變法,秦國函谷關極少被山東六國攻破。正是在被齊國擊敗後,秦昭襄王邀請齊閔王並稱為“東西二帝”,也即認為秦國和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而稱帝就是要和其他稱王的五國區別開來。值得注意的是,就秦國來說,邀請齊國稱帝也是希望離間齊國與韓國、魏國、楚國、燕國、趙國之間的關係。不過,東西二帝的存在時間比較短,秦國和齊國不久之後都去帝複稱為王。總的來說,在一流的經濟實力上,齊國陸續擊敗了魏國、燕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從而和秦國“平起平坐”。


歷史名將錄


春秋時期,經過連年兼併戰爭,百餘諸侯國融合成了大大小小十幾個諸侯國,至戰國時期,這十幾個諸侯國中又有七雄,分別是: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互有盟約,又交戰征伐,從土地兼併戰爭,上升成了存國滅國之戰,任何一國為了強我弱他,用盡手段,其中秦昭襄王自立為西帝,擁立齊國齊湣王為東帝,號稱“東西二帝”,雖然不久兩人都取消帝號,但為什麼秦昭襄王會想到擁立齊湣王為東帝,齊國又憑什麼與秦國並立?

一、秦齊相爭,化敵為友

周赧王十四年(前301)齊湣王正式即位。即位之初,秦國聯合齊、韓、魏三國攻楚,齊將匡章率領齊、魏、韓聯軍大破楚軍於垂沙,迫使楚國屈服,從此楚國不得不依附於齊國。趙國“結秦連宋”,形成了秦、趙、宋集團與齊、魏、韓集團對峙的局面,兩個集團誰也不能壓倒對方,可以說,齊湣王在位的十七年就是秦、齊爭霸的時代。齊、秦兩強為了不受對方干涉,放手進攻臨近國家,便主動由對抗走向和解。於是在秦昭襄王十九年(前288),因為秦國在七雄最西邊,齊國則在最東邊,於是秦昭襄王嬴稷自立為西帝,派遣使臣尊稱齊湣王田地為東帝,意圖結成聯盟,持強凌弱。

與齊結盟是其一,為削弱趙國為其二。那時趙國因為國君趙武靈王移風易俗,胡服騎射,趙國國力日漸強大,這也使秦國不得不未雨綢繆。互尊為東西二帝后,秦昭襄王又約定五國伐趙,瓜分趙國。而齊國鄰居燕國恐懼瓜分趙國的齊國愈強、燕國愈弱,於是便派出間諜蘇秦離間齊秦之約,騙齊湣王去掉了帝號,又組織齊、楚、三晉合縱攻秦,秦昭襄王被迫也取消帝號,恢復稱王。

二、有帝業之資,無帝王之主

戰國時期的結果,便是秦國統一天下,然而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中期,齊國一直是東方霸主,秦國的心頭病,同時,齊國也是一個具有統一天下能力的大國。齊國第一任國君,乃是受功首封的太公望呂尚,太公至營丘後,因應當地風俗,簡化禮節而修政。發展工商業,利用當地魚鹽之利,人口大增,使齊國成為大國,可以說齊國一開始便走向與其餘六雄不同的強國之路

早在西周,齊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就極高,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在平定三監之亂後,命姜太公曰:“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齊僖公時期,僖公先後主持與多國會盟,又借不向周天子朝覲之名討伐宋國、郕國,又插手他國國政,逼使許莊公出走,聯鄭伐魯,討伐鄭國,齊國始霸。齊桓公即位後,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齊桓公五年(前681),齊、宋、陳、蔡、邾五國國君在齊國舉行“北杏會盟”,齊國首開以諸侯身份主持天下會盟的記錄,齊桓公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田氏代齊後,齊威王知人善用,勵志圖強,在位時期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進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選賢任能、賞罰分明、國力日強,開始稱雄於諸侯。齊宣王時,不惜耗費巨資招致天下各派文人,“稷下學宮”人聲鼎沸。齊湣王時,齊國大破函谷關,秦國被迫割地求和。

然而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逝世後,任用奸臣,導致齊國大衰。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各率黨羽爭位,桓公死後,五公子互相攻打對方,齊國一片混亂。齊威王雖然勵精圖治,齊國形勢大好,但其子齊宣王卻不是中興之主,雖然光大了“稷下學宮”,但他卻不是個明君。同樣,齊湣王即位時的齊國雖強,也有資格和秦國叫板,但再好的國情也經不起齊湣王折騰,連年征戰,齊國國庫空虛,蘇秦離間齊國與盟國關係,齊國不得人心,當樂毅領五國聯軍攻齊時,齊國大敗,齊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齊國雖有田單復國,最終毫無建樹。

秦昭襄王尊齊湣王為帝,不過是政治手段而已,也符合了“橫強”與“遠交近攻”的策略,秦王不敢單獨稱帝,因為那會成為眾矢之的,以當時秦國的實力,還做不到以一國之力與六國開戰;齊國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釋帝號而代之以伐宋,可得實利。讓秦國稱帝,使秦得有虛名,而招天下憎惡。這是齊得以名卑而實尊。”當時的齊國,在楚、燕、三晉都弱時,還是有實力與秦國一爭高下,只不過齊湣王最後不用能臣,聽信蘇秦、蘇代之言,廣數敵人,曾經強橫東方的霸主,還是被秦國踩在腳底下,成為秦王政一統八荒的墊腳石。


鄧海春


司馬遷《史記》:“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里。與秦昭王爭重為帝,已而復歸之。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齊。”

桓寬《鹽鐵論》:“及湣王,奮二世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卻強秦,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


吟風社


戰國中期,秦、齊成為東西二強。當時主要的諸侯國都已稱王,秦、齊兩國都不願再與五國平起平坐,七國的國君都稱王了,就顯不出秦、齊地位的尊崇了。公元前228年,秦國宰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議秦昭王稱帝,秦昭襄王為了抬高自己,同時也為了打擊鄰國,離間齊國與東方各國的關係,接受了這個建議,於同年十月派魏冉去齊國,說服齊閔王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齊閔王答應了,於是秦、齊正式稱帝,是為東帝與西帝。不久,齊王接受蘇秦的合縱計策,與各國達成去帝號而攻秦的協議。齊去帝號複稱王,秦昭襄王也隨之取消了帝號


不卡的移動


史稱:齊秦互帝。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欲自立為帝,又恐齊國反對,於是便尊齊湣王為東帝,自立為西帝,並約定五國伐趙,瓜分趙國。燕昭王恐趙國滅亡後齊國愈強、燕國愈弱,於是便讓蘇秦阻止了這次軍事行動。蘇代騙齊湣王去掉了帝號,並於前287年組織齊、楚、三晉合縱攻秦。但是在對付秦國的同時,齊、趙、魏也在激烈地爭奪宋國。後來,秦昭襄王取消帝號。之後,各國失去了共同的敵人,於是矛盾公開化。齊國和趙、魏為了奪取宋國的控制權而公然大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