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晚年,頻頻出錯,秦國到底丟了多少領土?

歷史的風痕


秦昭襄王時期,秦國佔有了東方六國大量土地,削弱了楚、齊、趙國三強,形成了戰國中後期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是在長平之戰以後,秦昭襄王屢出昏招,致使秦國喪失了原本佔有的許多土地和大量戰力,給山東六國以喘息的機會。

其實秦昭襄王在位時期,也是屢出昏招,屢出洋相,但是在其晚年發動的邯鄲之戰,無疑是在位時期最大得敗筆。長平之戰以後,武安君白起想乘勝圍攻邯鄲,但是由於秦相範睢的從中作梗未能實現。長平之戰後一年,秦國派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鄲,後又增兵十萬,戰果不佳。又增派兵力並派王紇替代王陵為將,死傷過半,仍然無法攻克邯鄲。於是秦昭襄王又派鄭安平率軍五萬增員王紇,邯鄲城岌岌可危,於是趙國不得不向魏、楚兩國求救。隨後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和楚國大將景陽合併二十萬解救邯鄲,平原君趙勝與援軍裡應外合,兩面夾擊,秦軍大敗,退守汾城,邯鄲之圍遂解。此後趙、魏、楚三國聯軍繼續追擊窮寇,開始收復失地。

(邯鄲之戰)

瞭解三國聯軍收復失地之前,我們先大致理一下秦國在東出函谷以後佔有多少東方六國的土地。這時候的秦國東界由北向南大致位於今天的山西境內的偏關縣、興縣、呂梁市,隨後向東擴展到清徐縣,接著南下霍州向西偏轉臨汾市東向南到襄汾縣(以上地區大致位於汾河以西黃河以東和太原部分地區)、一路東向進入高平市直至太行山脈,然後南轉進入河南焦作地區,進入黃河以南的河南境內,由三門峽東向南沿伏牛山進入平頂山市,由南陽市東進入湖北襄陽,向東南到今武漢,在西南進入湖北境內常德市,向南沿資水流域到湖北廣西交界。而在秦惠文王全面收復河西之前,秦國的東界還只在山西和陝西邊界的黃河,南部則不出秦嶺。可見秦國在短短數幾年佔有了多少土地。之所以把山西境內和河南北部描述的細緻一點,是因為邯鄲之戰及其後去追擊主要發生在這裡。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三國聯軍追擊秦國的情況:

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攻汾城,即從唐拔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王紇在河東汾城遭遇三國聯軍,先是斬殺聯軍六千人,後又被斬首兩萬餘人,此後,聯軍拔取拔取新中地,新中地具體位置不詳,該是河東地區一個地名。

(魏安僖王)取河東地。(《呂氏春秋·有度篇》)

邯鄲解圍以後,三國聯軍首先就是到邯鄲之戰秦軍大後方汾城尋找王紇決戰,結果收復魏國河東。河東是一個重要的地區,主要位於今天的運城盆地,與河西之地隔黃河相望。秦惠文王在收復河西以後,就開始從河津進逼河東,成為秦國進軍東方的又一選擇。

(信陵君劇照)

應侯失韓之汝南。秦昭王謂應侯曰:“君亡國,其憂乎?”應侯曰:“臣不憂。”(《戰國策·秦策三》)

在戰國策中也有寫到,在邯鄲之戰有巨大罪責的應侯範睢也失去了自己的封地,即從韓國手裡取來的汝南,汝南位於今河南平頂山市寶豐縣。這時當時韓國也加入到聯軍的行列,於是才會奪取韓國的故地,並歸還韓國。

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韓上黨。(《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二年,使蒙驁攻趙,定太原。三年,蒙驁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趙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月日食。王齕攻上黨。初置太原郡。(《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長平之戰以後,秦國開始打掃戰場,並全部佔有韓國的上黨郡,北面南下太原。到了秦莊襄王時候,又派蒙攻打太原,拔取數十城,可知太原也在這這時候被聯軍收復,歸還趙國。又攻打上黨,攻取了高都(位於今晉城市東北澤州縣)、汲地(在今河南焦作衛輝縣)。原來秦國已經盡有上黨之地,現在又收復了一些地方,可知,在邯鄲之戰以後上黨部分或者全部也被聯軍奪回。

此外,穰侯曾經還在東方佔有一塊富庶的土地,就是陶邑,位於今山東菏澤市定陶一帶。後來也被魏國佔有,《呂氏春秋·有度篇》:“(魏安僖王)取地河東,攻盡陶、衛之地。”雖然這時候秦昭襄王已經去世兩年,但是魏國得以攻取富庶的陶邑,還是有邯鄲之戰以後秦軍勢力大損的緣故,否則魏國也不敢輕易動手。

(秦昭襄王劇照)

總而言之,秦昭襄王晚年(邯鄲之戰以後)大致失去了河東地區、上黨部分或者全部土地、太原地區、河內部分地區,以及穎水流域的汝南地。也即今天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南部、長治盆地(部分)、晉城盆地(部分)、太原局部、焦作部分以及潁河上游的寶豐地區。這對於長期處於守勢的東方六國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勝利,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士氣。

秦昭王在晚年的失利主要是因為急功近利,想要儘快進入滅國的模式,導致用兵不得其時,用人不得其才,這確是秦國喪失大量土地的主要原因。但是山東六國能以罕見的團結來對抗秦國也是重要原因。戰國時期,六國曾多次合縱攻秦,要麼以失敗告終,要麼無果而終。果然這次也是曇花一現。六國收復一些土地以後,也迅速進入“自然狀態”,燕國就在趙國的背後捅了一刀,齊國則進入“蟄伏”模式。秦國雖然損兵失土,但是經過段短暫的休整,很快就恢復過來,失地旋而便復得,到了秦王政時期,就漸漸兼併了六國。


先秦史


秦昭襄王晚年,準確說是長平大戰之後,秦國兩次伐趙失敗,又被合縱大軍打敗一次。我籠統的稱為“三敗”,

論秦國“三敗”的慘痛後果:

昭襄王征伐五十餘年,連下河東、河內、夷陵、南郡四地,魏楚韓周累世財貨泰半入秦: 伊闕對戰中斬了韓國和魏國二十多萬將士成功攻佔五座城池,楚國被奪夷陵南郡被迫偏安一隅,齊國燕國互相爭鬥皆淪為弱國,趙國舉國男子戰死長平。昔日輝煌的一流國家被嬴稷打成了二流國家,原本的弱國更加弱小。徹底根滅義渠。滅西周公國,滅東周,遷九鼎入咸陽。

而長平之戰後,放棄趁機滅趙,後又兩次滅趙皆戰敗,進而被六國合縱大軍打敗,又被六國合縱封鎖十多年。其間河外、關外四郡,戰果一一丟失。舉國積財消耗八成有餘。入秦商旅銳減,咸陽百業蕭條,關中水旱不均,蜀地水患民亂迭生,關外四郡復失,內無食貨之根,外失財貨之源,秦之國計民生終陷凋敝。更丟失瞭如宜陽一樣的重要戰略資源地。秦國大衰,跌至惠王東出以來最低谷。更有白起死,範睢辭,國家無重臣良將。

也就是說,兩代人辛苦創業,佔據半壁天下,唯一一流強國,令天下瑟瑟發抖,極有可能幾十年內統一天下的國家。而突然回到了剛剛崛起之時的貧弱地步。

個人之前總結,歡迎更正!


歷史的風痕


秦昭王晚年確實陷入了戰略困境。不僅頻頻出錯,而且也確實丟失了之前吞併過的領土。

秦昭王時期通過一系列的征服手段,確實佔領了東方六國的大量土地,成功的削弱了東方的齊國趙國楚國,真正出現了秦國一家獨大的戰國格局,但是長平之戰以後秦昭王顯得有些心態浮躁,而且患得患失,這也只是秦國在中原地區的戰略優勢逐漸喪失。原先在函谷關外的大片土地也逐漸被六國恢復,雙方最終重新以函谷關為界給山東六國以喘息的機會。

但這也並不是說秦昭王一輩子的工作白做了。表面上對東方進攻的戰線和領土又退回了函谷關,但是六國已經沒有任何國力能夠支撐數十年前同等規模和戰鬥強度的戰場。而秦國雖然受到損傷傷筋動骨,但沒有傷及根本,重新修整就可以再一次進攻六國,雖然這一次修整也用了20多年的時間。

秦昭王最大的失敗就是邯鄲之戰

長平之戰以後武安君白起想乘勝圍攻趙國都城邯鄲,但是範睢卻從中作梗,致使其未能實現,但長平之戰一年以後秦昭王命大夫王齕攻打邯鄲增兵10萬。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傷亡過半,又重新促成了六國合縱。而這恐怕也是自蘇秦張儀合縱連橫以來對秦國軍事壓力最嚴重的一次合作。

面對兩面夾擊,秦國最後敗退,同時涵谷關以外的大部分土地,很多戰略據點都被六國恢復。但是六國也不敢繼續進攻函谷關。雙方的戰略相持狀態就在韓趙魏與秦國的邊境處安定了下來。這一時期的秦昭王才放棄了,在有生之年兼併其他國家的戰略目的,轉而選擇休養生息。但這並不意味著秦國放棄的軍事進攻。主要是以邊境奪城奪地為主,而並不是對國家進行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其目的也是為了防止山東六國藉著這一優勢,恢復自身國力。

這種派遣精銳部隊進攻敵國邊境不斷騷擾的戰略也得到了初步實現,也達到了預期效果。只要秦國不動,山東六國都不敢再合縱。一方面害怕秦國報復,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實力屬實難以支撐曠世大戰。但是秦國此時派遣小規模部隊作戰的戰略目的也並非僅僅如此,而是重新打掃戰場。包括在秦莊襄王的時候攻打太原,攻打上黨,這些都是在秦昭王時期已經成為秦國國土的地方,但在秦昭王之後秦軍重新奪回,這也說明秦國採取一種小規模作戰的形式,重新蠶食中原地區,恢復自己曾經的控制範圍。


我們總結一下秦昭襄王晚年,尤其是對趙國邯鄲之戰以後秦國都失去了哪些地方

首先是河東地區,上黨全部土地,太原地,河內地區,汝南。這些都是秦國在函谷關外的重要土地,包括戰略要地和糧倉以及四通八達的軍事通道。可以說在秦昭王晚年六國合縱獲得了大規模的勝利,將秦國重新壓制回函谷關,提升了六國的軍事作戰能力和士氣。秦王晚年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急功近利想要儘快滅國。但不論是從兵力還是人才來看,秦國都沒能出現像白起一樣的領軍之才,而且在軍事策略上也出現了失誤,致使六國從心合縱對抗秦國。

但秦昭王並不昏庸,他在經歷一系列失敗以後,年過古稀的他,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國內治理上,對政權的穩固,糧草運輸的協調以及土地的耕種,開發水利設施的建設,包括對於繼承人的選舉以及對年輕將軍的提拔。否則20多年後秦始皇哪裡能夠獲得與其年紀相仿,甚至稍大的英才們,進行這場偉大的統一戰爭。


世界史圖鑑


糾正你的兩點說法:①不是晚年,是早年。②不是“頻頻出錯”,而是:某些情況下是聰明之處,有些情況下是無奈之舉。

先說“聰明之舉。

打開《史記》,“(昭襄王)三年,王冠。與楚王會黃棘,與楚上庸……五年,魏王來朝應亭,復與魏蒲阪”……“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復予之”。

秦昭襄王為什麼要歸還楚國的上庸、魏國的蒲淑和垣?為了破壞“合縱”。由於各國都心懷小九九,合縱聯盟已不那麼堅決,六國態度反覆,時而抗秦,時而事秦。上文舉的幾例就是楚、魏與秦會盟。

歸還一縣一郡,是為了瓦解合縱,以便秦伐他國時,這些國家能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以便掠取更多的土地。

再說無奈之舉——

當然,在秦昭襄王手中,也丟失了部分土地。但那是無奈之舉。十五年,齊、韓、魏、趙、宋五國聯軍攻秦,一直打到鹽氏。秦國被迫與魏、韓求和,割讓黃河以北及封陵的土地。

秦昭襄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五十六年)之一,他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可以這麼說,秦滅六國是從秦昭襄王起步的。特別是“長平之戰”,大敗最強勁的對手——趙國,使趙再也沒有與秦正面作戰的能力。從此,滅六國的步伐已不可逆轉,秦統一中國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滅了東周,將傳國重器——九鼎運進秦國。

我相信,你現在不會說“秦昭襄王晚年頻頻出錯”了。


探究歷史可長知識


戰爭是一種積於?是不可強求,強求失敗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