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取回象徵天下的九鼎,為何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

裴蓓


欲取天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秦昭襄王奪取九鼎卻沒有完成統一天下大大業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天時:首先,秦昭襄王期間,周天子(東周)還在,仍舊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其次,此時的六國還是有很大的戰鬥力同秦軍作戰,同時六國軍事人才和政治人才的智慧還能夠和秦國相媲美。最後,秦昭襄王中後期秦國的多年積累才有統一天下的實力,然而後期的昭襄王年老,屢次出昏招。於天時,這三點對秦國的統一大業不利。

地利:秦國地處西北,要兼併統一六國,需東出,東出雖大門打開,然而大門之後幅員遼闊,秦軍遠離本土,不太適合長期遠距離作戰和分散兵力四面出擊,只能一步步穩紮穩打逐個擊破,從而吞併六國。然而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於地利,對秦軍快速消滅六國不利。

人和:秦昭襄王中後期,任用範睢逼死白起是一個轉折點,從這時起,秦國內部的政治和人員就有些將相不和。於人和,不利秦國兼併六國完成統一大業。

總的來講,就一點,秦昭襄王時期,順利完成統一六國大業制約因素太多,困難重重時機不成熟,註定昭襄王是一個打工王,統一天下的大業只能讓後代來完成了。

秦昭襄王:“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梁文鰩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公元前251)公元前306-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昭襄王在位初期,魏冉為宰相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其他諸侯國,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秦獲得九鼎的時候為公元256年,那一年東周王都洛邑,滅亡了周朝和西周國,遷九鼎於咸陽。前後相差五年時間,另外一方面由於秦國長年征戰,到了昭襄王后期已經民生凋敝並且那時候諸侯國也全力抗秦,所以昭襄王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統一天下雖是如此,但是他為秦統一戰爭已經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般配六哥哥


第一,當時趙國太強,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一系列改革後,趙國國力和軍力不在秦國之下,所以秦國要掃平六國,必須消滅趙國,可是消滅趙國就沒有消滅其他五國的能力。第二,活的太久,封建政治有兩個敏感期,主少國疑和君王暮政,一旦上了年紀,必須考慮國家儘量平穩,權利穩定交接到下一代手上,而進取之心淡薄;第三自毀長城,擅殺戰神,導致軍事上連敗,長平之戰後秦國已是強弩之末,外強中乾,國力已是大損。況且取走洛陽九鼎,只會取罪於諸侯,再說,九鼎好像並非秦國取走。而是被天外之客收走了。


思遠v思念


因為活的不夠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