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很多人想等老了就回农村,走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想要回到这个地方,一个名叫家乡的地方,是梦的起点,春看茶,秋扫叶,夏养家禽冬烧柴。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现在溧阳农村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想回老家的人越来越多,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作者记录回老家后看到的一幕幕,大赞社渚大田村委宋家村美意田园建设。

归来吧,归来哟

溧阳市社渚镇大田村,我生于斯长于斯也曾工作于斯,当年,一心想逃离的地方。

我的韦家小村,离村委会最远,只有过年、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才是热闹的,其余总是长时间的沉寂、沉寂,满村的老弱妇嬬相偎相守,坐在村口张望着眼前的大道。每次归家,总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觉。

这次驱车去宋家村有事,沿途无边的金色稻田夹拥着丝绸般黑亮的小道,道旁的灌溉渠碧波潺潺,渠边绿树轻扬,空气中不止有桂花的清香,也夹杂着各种果子、成熟的水稻的甜香,不由吟诗道:“一路馨香哄肺腑,满田稻浪捧金波”,秋日里的江南乡野美得极有风范。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眼前又一亮,一座清雅的村落。小村被金色的水稻环拥,村口一架木制水车,水车后一堵青砖缕空花墙,墙上镶“宋家村”三字。让我不由得想起飘着酒旗的“杏花村”,哪家的酒坊家然可以让我舀一瓢痛饮。酒没饮到,就在赏花的那一刻,嗅到刚烙的南瓜饼香味,正从灶屋的窗户飘逸出来。哪个女子喊了声,“小芳,做点个好吃的?”“南瓜饼呀,快来吃!”殷勤热络间,小芳已端了一盆金黄香脆的南瓜饼飘然出家门。我拈一块南瓜饼品尝,美味立刻流转于唇齿间,痛快。

又见几株硕果累累的桔树,我快乐地拍照。哪个热情的村民摘了几只桔子塞进我兜里,却之不恭啊。办完了事,才知道,采桔子赠我的村妇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叫黄小花。我找她闲聊,她跟我介绍起宋家村建设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这个村落原来正在创江苏省“美意田园乡村”。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难怪村里有着不同于别村的雅致。家家门口进行了美化、净化。庭院里鲜花盛开,瓜果飘香,有的还有一垄垄整齐茂盛的菜园子,露天的萝卜、大蒜、青菜、芫荽等长势喜人。想到这些有机蔬菜随时等待着主妇和灶台的亲切召唤,那样一份安详恬静,让久居城市的我一次次徒生羡慕。

宋家村的房舍之间疏疏朗朗,随处可见成片的树林,绚丽的花圃、茂盛的菜地。于是,村干部和村民们便利用这天然的便利,用竹篱笆或者青砖花墙,把树林、花坛、菜地、家禽家畜养殖区及人的生活区隔离开来。大道两侧的矮篱笆内更是花团锦簇。茅草亭、健身广场、公共厕所,这些公益活动区域也与城市小区的设施不相上下。厕所整洁,有专人负责冲洗。垃圾也能做到分类存放,及时清理。连村中的排水沟也已经统一修整,脏水不再露天,蚊蝇也少了踪影。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村道里并没有几人行走,偶尔有荷锄的农夫,脸上俱是笑意盈盈,相逢间笑问:“吃饭了吗?”我若说一声没吃,便可以去他家吃酒用饭。也有孩童笑闹着奔跑,欢乐的喊声惊得鸟雀扑剌剌换了树林。闲步间,哪家的烟囱里炊烟又袅袅升腾起来。

随意一瞅,见一户人家满屋的红木家具。信步进门,家里只一对七八十岁的老人,这家的陈设极其富丽堂皇。原来老夫妻俩带大的小孙子事业有成,在苏州开了红木家具店,也把老宅子装修得挺上档次。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村里空气清新,成片的树荫,满眼的鲜花,蜂蝶团团,群鸟翩翩,噰噰喈喈,和鸣锵锵,鸡犬相闻。我喜欢这样的安静从容。各家各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踱步间,一辆小车念念叨叨进了村,“禁止焚烧秸秆,还我蓝天绿水”。车停我身边,下来的是我们大田村的美女书记吕三美。大田村在她的带领下也变得得越来越有生命力。吕书记告诉我,村里把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的富余劳动力组成了村民合作社,合作社的任务就是清理河道水渠,清理村庄的乱堆乱放,栽种花木,修筑道路……他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我们的美意乡村,所以,村庄才有了绵绵不绝的新生活力。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当然,村里依然有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子,门上铁将军把门,主人们已经移居城市或集镇。庭院还在,烟火已遥,田园荒芜胡不归?好希望这样的房子可以让我这样一心想着回归田园的人修缮租住,我相信我一定能打造一个瓜果飘香、花团锦簇、书香绵远的小村居。

当我把我的想法说给村里的干部听,他们说,他们这样一个村一个村的努力地建设,就是期待打工者的回归,期待乡村成为大家梦的家园。

这几百年来,风雨飘摇的江南乡村经历过各种阵痛,从太平天国到侵华战争,苏南有的乡村遭遇过多次屠村,人文、村史断代,甚至这番血腥无人记录。比如溧阳周城的炉头村,那座明代的进士牌坊,全村人都不知为谁而立,这是一个典型的断了村史的村庄。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这个溧阳人回了趟农村老家,就想要留下来了

好在政府部门一直在倾情挽救、重建我们的乡村,无论是2008年的“小康家园”,2011年的“康居乡村”,2017年的“美丽乡村”,2018年的“特色田园乡村”,还是2019年的“美意田园乡村”。名称在变,初心未曾改变。宋家村没有别的时尚乡村那样的酒店、饭馆、咖啡厅、民宿,但它没有噪杂浮夸,它安详走心,朴素婉约。

“少小离家老大悲,鸡鸣犬吠夜间摧。纵言他处千般好,怎敌桑园酒一杯?”我吟着篡改的“四明狂客”的诗文,在村道上慢慢行走,每一脚踏上去都是一个结实的吻。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莫再四处漂泊……流着我们血脉的乡村,才是我们内心最惬意的港湾。期待我们的家园满眼皆为杏花村,举步尽是桃源地。

这里蓝天白云绿水,夜晚繁星点点,没事晒晒太阳,闲了侍弄瓜果,一路走都有一路的花,这就是我们风景如画的美意田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