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会计:这9大纳税误区如果你还不知道?请收好此文,轻松做账

身为会计:这9大纳税误区如果你还不知道?请收好此文,轻松做账

做有关税务的账的时候,总会不小心做错的,今天就整理了纳税容易出错的9大误区分享给大家,一起来学习吧!顺便也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误区1: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

正解: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第3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中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不存在必然的勾稽关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制表惯例,申报表中存在勾稽关系的“行、列”,一般会在填表说明中标注计算公式,表明彼此之间的表内关系。

误区2:“营业成本”项目含“期间费用”

正解: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第2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成本数额,不参与计算。指标意义还是在于数据采集。因此,企业在填写此行“营业成本”时,不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期间费用。

12366纳税服务热线回复:您好!该申报表中的“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成本数额,不参与计算。因此,该栏不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期间费用。上述回复仅供参考。

误区3:“实际利润额”等于企业财务报表(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

正解:实际利润额=利润总额+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企业所得税预缴是根据“实际利润额”来预缴,不是根据纳税人会计报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预缴,也不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预缴。

误区4:企业所得税预缴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正解:政策依据同误区三

填报说明规定,企业季度预缴所得税时,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误区5:企业所得税预缴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但不能弥补本年度亏损

正解: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企业月度或季度预缴所得税可以减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预缴时,实际利润额累计数既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又可以弥补本年度亏损。

误区6:小型微利企业在企业所得税预缴时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正解:《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7号)第二条规定,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在季度、月份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无须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和汇算清缴时通过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等栏次履行备案手续,不再另行专门备案。

因此,小型微利企业在企业所得税预缴时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误区7:小型微利企业在企业所得税预缴需要备案才能享受税收优惠

误区8:企业所得税预缴时未取得发票的,不能在预缴前扣除

误区9:只要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真实、准确,季度预缴可以少填 利润少缴税

......

篇幅有限,今天小编就先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啦,想要学习更多会计方面知识的的小伙伴,看文末的领取方式进行操作领取就可以了!

领取方式:

然后点击小编头像,私我回复:【资料】,即可免费领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