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率首降,国内降息通道并未关闭——2019年11月MLF降息点评

政策利率首降,国内降息通道并未关闭——2019年11月MLF降息点评

核心观点

央行在本轮货币宽松周期首次调整了政策利率。尽管受限于未来一段时间的高食品通胀预期,幅度仅为5BP,但我们认为这一操作明确打开了国内的降息空间,预计2020年末前MLF仍将降息2次,幅度各在10个基点,推动LPR利率同步下降,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事项

2019年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MLF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

正文

政策利率首次下降,信号意义明显,高食品通胀预期有阻碍但不改变方向。根据央行公告,本次一年期MLF利率下调5个基点,由之前3.30%下降至3.25%,为本轮货币宽松时期的首次政策利率调整。而数量方面,11月5日操作4000亿元,基本完全对冲了当日到期的4035亿元MLF。在我们看来,受制于近期猪价大幅攀升所带来的明年上半年高食品通胀的预期影响,这一降息幅度略弱于我们前序预期(10-15个基点,见《LPR改革开辟国内降息通道》,2019年10月18日),但这一动作信号意义明显,已明确开启了利率下降的空间,也侧面显示央行四大政策目标在近期所面临的挑战。

预计LPR利率在11月有望进一步下降5-10个基点,但年内不会再有调降。在新的LPR利率定价框架下,LPR利率=MLF利率+加点利率,我们预期此次调降MLF利率5个BP能够带动LPR利率在11月的报价中整体同步下降5-10个基点。其中,我们预计一年期LPR利率11月的报价可能在4.10%-4.15%(10月为4.20%),帮助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也能够一定程度对冲近期的PPI走负所带来的实际融资利率走高的压力。

MLF利率下一次调降可能在明年二季度,2020年还有2次下降空间。这一节奏主要基于两点理由:1)避开结构性通胀的高点。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受猪肉价格所带动的蛋白类食品价格继续走高的影响,预计明年上半年CPI将长期处于3%附近或以上的范围运行,但高点主要集中在明年年初。因此,从时间点上判断,我们预计央行下一次下调政策利率的时点或在明年二季度,我们预计明年的二季度和三季度还将各迎来一次MLF利率的调节,每一次调降在10个BP左右。2)配合LPR利率的覆盖规模考核时点。此外,另一个支撑二季度开始进一步调降MLF利率的动因在于LPR改革的考核进度变化。按照“358”的要求,明年3月底前,80%的新增贷款将挂钩LPR利率,因此自二季度开始,LPR利率所能影响的信贷规模将有明显增强,也能够进一步发挥利率的引导作用,帮助降低实体企业融资利率,缓解和帮助破解“融资贵”的问题,助力经济的企稳。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9年11月5日发布的报告《2019年11月MLF降息点评:政策利率首降,国内降息通道并未关闭》,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政策利率首降,国内降息通道并未关闭——2019年11月MLF降息点评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