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西街菜市場,總比泉州城醒得早。

凌晨5點,天光微亮。

西街菜市場的攤位,

就已經陸陸續續亮起了燈光。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五顏六色的瓜果蔬菜,活蹦亂跳的魚蝦雞鴨,小販清亮的吆喝聲,熱熱鬧鬧的討價還價聲,最普通的菜市場,承擔著平凡人們的餐桌,日復一日,伴隨我們走過人生四季。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今天,我們逛遍西街菜市場,感受到了最鮮活的,人間煙火味。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孟氏食品老店

要說西街最出名的百年老字號美食之一,要數孟氏美食老店裡的蒜蓉枝了。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店主孟麗玲,做蒜蓉枝已有30多年,出嫁時家中貧寒,父親便將這個手藝作為她的嫁妝,讓她有一技傍身,保今後衣食無憂。

“全身上下剩下四塊錢。”孟麗玲回憶起生意剛開始時,苦笑著說。是啊,只是當年的心酸苦累,都爛在了肚子裡…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她向朋友借了1000元,抓住這一點渺茫的希望,一步步將小店經營至今。好在,老天還是眷顧努力的人,而今的孟氏,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字號了。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孟麗玲54歲了,假如閩南有一種東西最讓人動容,那定是傳承。這十幾平米的小店面,這是她祖祖輩輩的心血,她說:“希望可以好好的,希望可以一直傳下去。”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巴比包子店

巴比包子店,已經十五歲了。舊舊的,小小的。

老闆撩開蒸籠,“我這麼新鮮便宜的包子,別處也買不到,不信你去看看。”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特工斤斤在培元中學讀書的時候,是這裡的常客。忍不住就和老闆滔滔不絕的聊了起來。

“價格居然還和以前一樣,味道也一樣!”斤斤眼裡放著光。要知道斤斤已經從培元畢業五六年了…(暴露年齡)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每天凌晨3點起來,已經是老闆的常態,但大部分的包子都是1元錢,利潤微薄,賺的錢其實也就剛剛好夠,所有人,都在為生活努力。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老闆本是安徽安慶人,久而久之,泉州也已成了家。

梅阿水丸店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市場的買菜的人們,一邊聊著天,絲毫都不耽誤做生意。

梅阿水丸店,從1985年就在舊菜市場擺攤,後來舊菜市場改造,就搬了過來,來西街菜市場也已經十年了。是夫妻一起經營,舉手投足之間,也能看到兩口子默默的溫情。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丸子,雞卷,都是閩南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15元一斤,用料也很實在。一家30多年的丸子店,平凡質樸,在我看來,一切卻都生機盎然。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愛豆家

這家不起眼的小店,一大早就被街坊鄰居攻陷了!店主忙到沒有時間接受我們的採訪。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都是豆製品:豆腐,豆乾,豆花… 每天凌晨5點就開始營業。水豆腐很嫩,都是手工做的,街坊鄰居吃慣了,也就再也沒有換地方買…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豆花3元一份,嫩到一直從勺子上滑下來。味道很古早,小時候的回憶,漫上心頭…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秋蘭扁食攤

在菜市場裡頭,我們尋到了這家扁食攤,老闆安靜的坐在一旁包扁食,注意到鏡頭時,略微有些抗拒。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叔叔您在這兒多久啦?”

“10多年了吧,我也記不太清…”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扁食肉燕水餃都有,只賣生食,要帶回去自己煮。包扁食的動作一起一落,嫻熟老道~日復一日,守著四方天地,不管你何時來,他還是在這個清晨等著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振興炸肉粕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清晨的菜市場總是一片繁忙,人來人往,小店在菜市裡並不起眼,可是這麼多年,劉叔卻沒有挪地方的想法。

“這麼多年都在這小30坪裡過了,就在這吧,也捨不得走了。” ——劉叔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走進仔細看這家老店,沒有裝修,沒有高科技,跟不上時代,彷彿時間把這30㎡凝固了。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 小姑娘,趕快讓開,這油煙可大了。” 劉叔小心翼翼地拉開我,生怕油濺起來弄到我的衣服,但劉叔似乎沒注意到,他拿著大漏勺的右手已經濺得發紅。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說到鍋裡的肉粕,劉叔明顯話多了許多,劉叔 :“就算每天守著鍋爐,守著鍋裡4小時才炸出的肉粕,也是開心的。”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時光流轉,泉州城一輪又一輪擴建改造,這些髒亂吵鬧的菜市場,已經開始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比如雲兒,就是極少去菜市場的。

羨慕泉州人!這個物美價廉的菜市場,50年都吃不夠

大型商超開始興起,果蔬被洗得乾乾淨淨,蒙上了保鮮膜,明碼標價,靜靜地等待顧客揀選,不再有吆喝與討價,快捷省心。

但我總覺得,

那些粘著泥巴橫七豎八躺在粗布上的菜,

卻更像我們真實的生活。

☆攝影 | 斤斤、蛋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