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的育兒觀:原來越有錢越厲害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女兒詹妮弗今年23歲,有顏有錢,關鍵還有才,22歲就讀於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背景如此雄厚,個人能力又超群,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一輩子都無法企及。

比爾蓋茨的育兒觀:原來越有錢越厲害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儘管生活富裕,蓋茨夫婦希望他們的子女能像普通孩子那樣成長。先前有報道說,三個孩子在家中要做家務,零花錢也有限。蓋茨夫婦先前多次提到,要把所有的資產捐給慈善機構。蓋茨說,留遺產“既不利於孩子,也不利於社會”。

所以無法靠繼承父母的鉅額財產而實現下輩子衣食無憂的蓋茨子女,是如何成長的如此優秀的呢?

今天不妨來學習下比爾蓋茨的育兒經!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上學的第一天,比爾·蓋茨親自領孩子去學校報到。比爾·蓋茨把孩子送進教室後對孩子說:“今天,你已經認識到學校的路了,從明天起,爸爸、媽媽就不會再接送你了,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沒有必要。”從此,他的孩子每天早上獨自穿過三條街巷去學校,晚上放學後再自己回去。孩子有時回到家,看見家門緊鎖,也並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害怕、哭著四處找父母,因為爸爸早就說過,你自己想辦法到附近任何可以去的地方。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是讓孩子僅僅具有獨立的意識和態度就夠了,必須讓孩子自己去經歷,讓他自己掃除障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決問題。

2、13歲才能用手機

比爾蓋茨的育兒觀:原來越有錢越厲害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比爾蓋茨認為13歲是孩子擁有第一部手機的合適年齡。他的長女、1996年出生的珍妮弗·蓋茨以及兒子、1999年出生的羅裡·蓋茨都是在過了13歲生日後才被允許使用手機,小女兒、2002年出生的菲比則在期待著13歲生日時得到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我們家把13歲定為得到手機的年限,”蓋茨說,鑑於這項規定,孩子們從學校回家後常向他抱怨說,“其他孩子都有手機,我是唯一一個沒有手機的人,這令人尷尬”。

3、以身作則做兒女最好的榜樣

比爾蓋茨的育兒觀:原來越有錢越厲害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比爾·蓋茨曾說:“我的財富並不會留多少給我的子女們,他們理解我將把大部分捐給慈善事業的舉動,併為此感到驕傲。因為讓孩子擁有鉅額財富不是好事,會扭曲他們要做的事情,妨礙他們走自己的路。”

他與妻子梅琳達在2010年成立基金會,並向基金會捐贈28億美元,他們承諾最終會把500多億美元資產的絕大部分捐贈給基金會。

父親的慈善之舉深深影響了詹妮弗,平常詹妮弗就是一個有愛心的女孩,喜歡小動物,也自己體驗生活,雖然是首富的女兒但是卻有著非常好的教養,並且也喜歡做慈善,她希望自己能夠幫助那些正在受苦的人。

4、全力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比爾蓋茨的育兒觀:原來越有錢越厲害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詹妮弗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馬術,雖然馬術是一項耗錢的東西,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很難去學習。但蓋茨全力支持女兒學習馬術的心思是值得我們大家肯定的。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成材,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正是因為蓋茨的悉心培養,詹妮弗在馬術上日日精進,才22歲就通過馬術比賽掙下了2000萬美金。

5、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比爾蓋茨的育兒觀:原來越有錢越厲害的家庭都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蓋茨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學習興趣和天賦,小小年紀就通讀《世界大百科全書》。

為了鼓勵兒子閱讀,老蓋茨和妻子毫不吝嗇,只要是兒子想看的書,一律買回家來,而且抽出時間陪著小蓋茨一起閱讀。

比爾蓋茨回憶到,小時候,父親總是早早地收拾文件夾,出去做法律諮詢。”比爾·蓋茨回憶說。他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與書和媽媽相伴度過的,而父親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買書、去圖書館借書來滿足兒子過人的閱讀量。

而比爾蓋茨把這個習慣也傳遞給了孩子們,比爾·蓋茨夫婦在孩子小的時候,會每天睡前輪流給孩子講故事。等孩子大一些後,他就改變策略,每次出差都會帶10多本書,閱讀後還會主動與孩子分享。而孩子在他的影響下,也逐漸熱愛閱讀。

“什麼樣的家庭”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家庭教育本身有不足、有困惑、有迷失,那麼當看到優秀的家庭教育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就要懂得取長補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