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楚王没有称帝,为何也被列为一个国家?

李寻欢111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唐到宋这段时间内,为什么会被称为“五代十国”,为什么要区分“五代”和“十国”,统一叫“十五代”不是更简单明了,等明白为什么会区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代”指的是具有正统性的能够承前启后的朝代。

朱温,本是黄巢手下大将,后来投降唐朝,被赐名朱全忠,朱温处死唐昭宗和唐哀帝,自己篡唐称帝,907年建立后梁,绵延三百余年的大唐正式宣告寿终正寝,这个时候,中原大地只有一个政权,那就是后梁,后梁继承唐朝。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所以这个后唐是继承后梁。

公元937年,石敬瑭与契丹勾结灭后唐建后晋。

公元946年,契丹攻灭后晋,同年刘知远建立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篡后汉政权,建立后周。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五代十国局部结束(正式结束为979年宋太宗灭掉北汉为止)。

其实不难看出,这五个朝代,都是前一个朝代灭了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五代都是前后更替,不存在同时存在的问题,虽然他们的时候很短,但也代表着中央政权,这就算一个朝代。

“国”指的是地方割据政权。

唐朝灭亡后,各地节度使纷纷建立诸侯国,或臣服于中央政权,或独立称帝,时而联合时而混战,关系十分复杂,实际上五代并没有真正实现全国统一,在王朝控制之外,还有许多割据政权存在,他们并不具有正统性,因此统称为“国”。

《新五代史》十国顺序,则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十世家。

这十国当中的有些政权是同时存在(例如南平、吴越、北汉、前后蜀、吴—南唐并存),有些是同一个区域内的前后接替(例如,吴与南唐,前蜀与后蜀)等情况。

其次,古人认为,只有占据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才能算是正统政权,其朝代才能被算作一“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于开封或洛阳,地处中原,具有绝对的正统性。他们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代”。

而十国远离中原,如吴、南唐(建都金陵),吴越(建都杭州),荆南(南平)(建都江陵),前蜀、后蜀(建都成都),南汉(建都广州),楚(建都长沙),闽(建都福州),北汉(建都太原),在古人的观念之中,这些都是周边地区,这些政权都不能被看成是正统政权,也就是一些蛮夷之地的地方割据政权,不能称之为代,只能称之为国。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十国”之一的楚国没有称帝,但也被列为一个国家的原因。

我是小南史,看完这些应该对“代”和“国”有大概了解了吧,欢迎指出不当之处。


小南史


其实称不称帝并不影响实际统治的问题,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让南楚不称帝。

一是虽然南楚自称是国,实则统治地区较小,仅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地区,虽然当时中国南部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但是相较于北方,南楚所在地依然较为弱小。加之本身军队等实力无法与北方王朝对决,在后梁建立后,一直臣服于后梁,在后唐建立并平定巴蜀地区后,南楚十分害怕被灭国,所以赶紧把后梁授予的印信全部交到后唐朝廷,并积极纳贡,讨好后唐政府,后唐授予南楚国王马殷尚书令。所以南楚实则就是中原王朝的附庸,不是不想称帝,而是不敢称帝。

第二公元896年,唐朝朝廷任马殷为武安军节度使,这就成为楚国建国的基础,马殷从心里上是感谢唐王朝给他这个平台的。因为马殷出生贫困人民家庭,是做木匠生意的。他登上湖南留后这个职务也是幸运之极,为了稳定军心,稳定民心,他需要得到唐王朝的认证,因为尽管当时唐朝廷已经濒临崩溃,但依然保持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包括朱温、李克用等在内的割据势力,在起初建立时,都以维护中央,维护唐王朝自居。加之后期,南楚确实实力不济,只有臣服于中原王朝。



梨树荔枝


907年马殷被后梁朱温封为楚王,自此开始了楚国割据湖南的历史。

马殷在位20多年虽一直占据湖南但并没有称帝,只称王并依附于中原王朝。


马殷在位时一直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很少对外用兵,虽然中原的王朝数次更换但他依旧依附于中原王朝。而且楚国所在的湖南地区也是四面临敌,他诺是称帝就于中原王朝断裂,也将长期陷入战争之中,而依附于中原王朝虽然不能完全保障自己的安全稳定,但也对临国起到了一些作用。

同为十国的南平高季兴国家面积远远不如楚,势力更无法与楚相比,他也没有称帝,但南平依旧位列十国。而楚国势力各方面处处胜于南平也更有能力位列十国。




看往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辞是记载历史的规则使然。代是帝国,国君叫皇帝。国是王国,国君叫国王。

十国中,吴国,南唐,南汉,后蜀等国君虽然称帝,但是史家不承认,不列入本纪,只列入世家。只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皇帝才能列入本纪。所以五代十国中的南楚,称楚王,他虽然没有称帝,但是称国王,所以他是十国中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