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绝望的颜色是什么?

黑白。

一部没什么大腕也没有多大投资的电影《大佛普拉斯》,十项提名领跑,一举拿下包括最佳新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这部电影从头丧到尾,以葬礼始,以葬礼终。两个穷人肚财和菜埔出现的镜头都是黑白。唯一的彩色,就是垃圾回收员肚财和他的好朋友工厂门卫菜埔所观看的,工厂老板的行车记录仪

知乎有一篇影评评论的很到位:“对于上流社会的声色犬马,社会底层连偷窥的都是残缺的,用一次向上的窥探,展示了小人物面对阶级固化的绝望。”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这么看来,黑白与彩色背后的阶层对比好像是导演的精心设计。

后来我知道,黑白色,其实是因为电影里的道具——一尊大佛其实是塑料制作的,导演黄信尧为了不让人看出来,他只好拍成黑白色。

你看,一个穷导演拍了一部关于穷人的电影,里里外外都很成立。但却看得人心堵堵的,如一团阴霾藏匿心中,挥之不去。

这让我想到前不久刚看的一部评分很高的韩国电影《寄生虫》。

两部电影很相似,里面都有太多的隐喻、意象、人性值得去品味挖掘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01 命运

如果说《寄生虫》里面的贫富差距是赤裸的,摆在桌面上能被看得见的;那《大佛》里面的贫富更多的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压抑感

《寄生虫》里面还有生活习惯、异国文化差异的距离感;但《大佛》有一种让人无法适从的窒息感。

里面没有歇斯底里地喊叫,也没有鲜血淋漓的厮杀,小人物以一种坦然和无可奈何的态度接受自己的命运。菜埔当着一个值夜班的保安,肚财是个捡垃圾的,土豆是个局促的小卖部售卖员,释迦一个人睡在灯塔……仿佛每个人都是这样。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很奇怪,明明那些很“该”死的人,贫穷又爱欺负比他还懦弱的菜埔的肚财,菜埔,土豆,释迦,他们都在底层“无知”的认真地活着。

他们追求着窥探有钱人糜烂私生活的刺激,也是唯一的乐趣。哪怕是光听声音,两个穷人就硬到不行。

当然,不是因为肚财多喜欢菜埔,而是只有在菜埔面前,他才能找到一点自信。

穷人们的自尊,似乎只有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才能蹦出来。

每当肚财完成了一天的捡破烂工作,他就跑到菜埔的值班室里看看色情杂志,聊聊天,生活在无聊与压抑中,无望的流逝。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他们又都有善良的一面。

肚财在废弃的厂房里遇见了一位穿着体面,但是精神低迷的人,他经常碰到这样的人,失志的人,想要寻死的人。

他们都很想帮助到对方,但都是“乞丐收养猫,自身难保”

电影中无数次出现大佛的形象。

形形色色的人都在拜佛,护国法会人人在拜佛,贪赃枉法的高委员在拜佛,杀人的黄启文在拜佛……

黑白色调的大佛冰冷的旁观一切。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众生皆苦,众生皆拜佛,但你什么时候看到佛祖开口说话了?

命运,对每个人来说,又像牢笼和规则,无法突破,就像电影里的黑白和彩色之间是难以逾越的。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每个人都自命不凡,而每个人都像雪花,近看确有不同,而远观却大同小异。

02 同样是进警察局

肚财因为垃圾车没有牌照被问询,这是他唯一吃饭的家伙什,他着急了。紧接着他被两位警察英勇地按倒在地上,抓捕了。很讽刺的的,这个竟然上了新闻版块。两名警察抓捕到一个捡垃圾为生的流浪汉。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更讽刺的地是,这段影片由警方人员自己提供。

更更讽刺的还在后头。

同样是进警察局,有钱人黄老板为所欲为,玩女人、巴结权贵、杀人越货,但是当他进警察局后,副议长却出来找了分局长,说他是个大善人,还问候了警察老母。

电影里有正义的警察,但是没有正义的副议长。

副议长来把黄启文接走时说“你要搞清楚社会的规则!”什么社会规则?

不说,所有的人也都心知肚明。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底层就是底层,没人在乎、没有尊严、甚至连色彩都不配拥有。对于菜埔和肚财来说,那些是他们想都想象不到的事情,因此他们在听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呆若木鸡。

急于寻求神佛保佑,很可惜,连入不了神庙的“蒋公”都不愿意保佑他们。

有首歌,叫“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电影里,肚财把它改了,改成”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

没钱人活着是“三分靠努力,七分靠运气。”有了事人人都躲的远远的,就像菜埔想把老母托付给自己的小叔,话还没说出口,对方就先堵了他的嘴,还讹了他三百块钱。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还有,一个很妙的情节安排,那就是肚财的葬礼,用的照片竟然就是这次“新闻事件”的截图。这也是电影的优秀之处,善于在小格局中创造别样的色彩,处处都有着黑色幽默。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03 面具

黄老板跟菜埔聊天时摸着自己的假发说的那句话:“这才是我的真头发,我现在如果一天不戴,整个人就觉得不安”。

每个人活着,都伪装着自己,不分贫富。

就像他伪善的面具一样,如果有一天,别人看到的是他的不堪。那也无妨,因为看到的人,都说不出来。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面具太逼真,真到忘我。

汽车,是私人的小空间。曾经知乎上,就有人回答,中年男人下班后,更愿意在车里呆几分钟,而不愿意回家。这里是最放松自我的地方,人性也在私人领域的空间里展露无遗。

比如黄老板的私人时光,面对情欲时的急色,面对达官时的谄媚,人前人后的社交面孔。

面具伪装下的众生,又何止他一个。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04 众生皆苦

虽然故事讲的是两个分裂的社会阶层,但把这一切串起的,却是那尊大佛。“大佛”每次它出现,下面的人们都在搞七搞八,嘴里说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的酒色财气,他一言不发的就坐在那儿,眼睑低垂,静望世人。

大佛宝相庄严,面无表情的注视着一幕幕男盗女娼、悲苦落寞,其实这也可能是影片想要表达的另一重境界。

里面还有一个不得不说人物,全程他只有一句台词,那就是释迦。单看他的名字,就有“神佛”的意思。

他是这里面最“高深”的一个人,他和别的流浪汉不一样,每天干干净净的,到处“逛一逛”。

肚财死了,车祸被撞,原因酒驾。好笑的是,肚财从不喝酒,也没钱买酒。尸体被警察带走了,在地上画了一个人形,肚财的尸体被人用白线勾勒出来。肚财的朋友释迦,骑着自行车一直“逛一逛”,逛了一天,终于回去他的“海滨别墅”了。是他想明白了。

想明白什么了?

肚财死了,但是有人给他画人形,有人给他收尸,自己死了,或许烂成一滩泥,也不会有人发现。从这一点来看,肚财的死挺有“价值”的。

他在片中只说了一句话“到处逛逛”,无论是朋友死了还是天降暴雨,他都面无表情,他的名字和心境,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象征,静静地看着世人“作”。

《大佛普拉斯》:穷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有钱人的世界才是彩色的

黄启文所代表的的阶层和菜埔、肚财所代表的的阶层,看似天差地别,其实都一样,都不过是在生命的轮回中中受苦。

众生皆苦,佛不渡人,唯人自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