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國內油氣前三季度增儲上產顯成效

「消息」國內油氣前三季度增儲上產顯成效

除了原油產量一改頹勢,今年特別是在下半年,陸上和海上的大型油氣資源連續被發現,三桶油大幅上升的資本開支取得了明顯效果,中國的油氣上游行業迎來了又一次的“復甦”。

10月29日,國家能源局發佈了今年前三季度的能源形勢,中國本土油氣生產時隔多年再次成為亮點。

三季度,國內原油產量達1.43億噸,同比增長1.2%;天然氣產量12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5%,較上年同期加快3.3個百分點。此前,中國的原油產量連續三年在第三季度都出現了同比下降,此番扭轉頹勢之後,有望更加接近2022年年產2億噸的期望。

在今年9月20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就表示,中國原油產量到2022年可能恢復至2億噸,天然氣產量力爭連續兩年增加100億方以上。

自2015年達到2.15億噸的峰值之後,中國原油年產量就再也沒有突破過2億噸。隨著國際能源形勢在近幾年變得愈發複雜和嚴峻,國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需要取得更多的進展,才能進一步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

值得欣慰的是,除了原油產量一改頹勢,今年特別是在下半年,陸上和海上的大型油氣資源連續被發現,三桶油大幅上升的資本開支取得了明顯效果,中國的油氣上游行業迎來了又一次的“復甦”。

政策驅動產業潛能

中國上游勘探開發在今年的突飛猛進,和來自政策層面的驅動直接相關。

依據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兩家公司的公開信息,2018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中國的油氣生產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國內石油公司加快增儲上產的步伐,全力保障中國的國家能源安全。

2018年當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消費國,但是原油產量卻出現了連續三年的大幅下滑。2018年全年,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突破70%,創下了歷史紀錄。

2019年,國家能源局制定了針對油氣行業增儲上產的“七年行動計劃”,同時於5月召開了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會上強調“石油企業要落實增儲上產主體責任,不折不扣完成2019-2025七年行動方案工作要求”。

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在油氣勘探開發行業提出“七年行動”計劃。

在2018年接到批示之後,中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會大幅度增加公司在增儲上產方面的資本開支;中石油也制定了《2019-2025年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

方案表示,2019-2025年每年安排50億元用於風險勘探投資,是此前年投資額的5倍。中國石油2018年底擁有石油探明儲量9.3億噸,天然氣儲量2.1萬億方,根據規劃,其未來7年年均新增原油技術可採儲量1億噸,新增天然氣技術可採儲量3000億方。

中海油方面,也制定了一份《關於中國海油強化國內勘探開發未來“七年行動計劃”》,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儲量翻一番,按此計算,中國海油的探明儲量將從2018年底49.6億桶油當量提升至2025年約100億桶油當量,未來7年探明儲量複合增速約為10%。

而從已經披露的報告中可以看出,三桶油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可以說“不遺餘力”。

從預算來看,在上游勘探開發領域,中國石油2019年資本開支計劃2282億元,同比增長16%,超過2011-2014年高油價時期資本開支計劃,達到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中國石化資本開支計劃596億元,同比增長41%,在三大石油公司中增幅最高;中國海油資本開支計劃750億元(取700億-800億元的中間值),同比增長21%。

這樣的策略直接體現到了產量的增長。中石油方面,前三季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11.65億桶,同比增長5.2%;中石化前三季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341.74百萬桶,同比增長1.9%;中海油方面,前三季度實現1.25億桶油當量產量,同比上升9.7%。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過去數年的資本開支分佈,三大石油公司在上半年的資本開支均大於下半年。但在今年大規模勘探開發投入的情況下,下半年資本開支或持續保持高位,“下半年資本開支有很大可能超過預期”。一位業內人士說。

新油氣田密集發現

資本開支不僅帶動了油氣的生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大型油田也在今年密集發現。

今年2月25日,中國海油發佈消息,其渤海油田內凝析氣田渤中19-6正式通過自然資源部審定,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一千億立方米,凝析油儲量超億方,足夠百萬戶家庭的城市使用百年,是渤海灣盆地五十餘年的開採歷史中,最大的天然氣發現。

9月29日,中國石油在一天內公佈了兩項重大石油發現:鄂爾多斯盆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在長寧-威遠和太陽區塊新增探明頁岩氣地質儲量7409.71億立方米,累計探明10610.30億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萬億方頁岩氣大氣區。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新發現油田的成本也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初步論證之後,上述慶城大油田的成本可能在“30美元/桶左右”,儘管高於許多原油主產國,但在目前油價的形勢下,實現效益開發綽綽有餘。

再加上於2018年正式論證的中石油克拉瑪依瑪湖超10億噸大油田、塔里木中秋一井發現的千億方級別大氣田等等,中國上游油氣資源的勘探進度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展。

實際上,在很多人越來越關注中國原油進口量的同時,忽視了中國目前作為全球第八大產油國的事實。

和中國年產量相差不大的阿聯酋,儲量接近中國的4倍,足見中國油田的開發強度之大。同時,許多中國的陸上油田開採難度大,必須保證持續的科技投入,才能在勘探開發方面看到成績。

儘管隨著資本開支和技術進步的步伐,大量大型油氣田被陸續發現,但原油的產量並非可以立竿見影,在未來的發展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在我國油氣勘探區域地質條件和地表條件日趨複雜、老油區“雙高”問題突出、非常規油氣開發尚有技術瓶頸的情況下,原油產量如何重新迴歸且穩定在2億噸以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油價持續波動,油氣生產效益與成本難控,油氣生產企業的新時期高質量發展在震盪起伏的油價環境下挑戰重重;全國自然保護地與已有油氣探礦權、採礦權重疊區塊共佔總礦權數的26%,全國生態紅線和自然保護區的退出將影響1100萬噸油氣當量的油氣供應,對國內石油穩產、天然氣上產帶來了較大影響。

以上文所述的渤中19-6氣田為例,在年初正式公開之後,中海油方面表示將於今年底實現氣田的生產。但在三季度的業績發佈會上,中海油CFO謝尉志坦承,進度不及預期。

“我們的計劃是今年在渤中19-6區塊進行先導試驗區的實驗性生產,因為它是一個凝析氣田,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摸清海底潛山油氣藏的規律。”他說。

謝尉志進一步表示,即便今年實現了投產,也不會有大規模的產量,它的生產只是為了後續的進一步發展做數據參考,然而,目前的進展並不理想。“因為渤海是一個非常繁忙的海區,交通、漁業等許多單位都在利用這一區域。”謝尉志說,“我們需要做許多的協調工作,所以進度會有一些推遲。”

隨著中國上游勘探開發業務不斷推進,類似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峻,油氣產量的不斷上升依然有很多的路要走。

「消息」国内油气前三季度增储上产显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