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1928年7月11日凌晨,天空陰霾密佈,空氣中瀰漫著某種不祥的氣息,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災難。一隊荷槍實彈的軍人突然闖入了河北省遵化清東陵,隨著一聲劃破天際的巨響,一座皇家陵墓的墓道被炸開了一個大洞……臭名昭著的軍閥孫殿英在清東陵瘋狂盜掘10多天,慈禧陵和乾隆陵被洗劫一空,無數珍寶不翼而飛。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此次盜寶案引出清東陵一個特大謎團。入關第一帝順治的孝陵就位於清東陵,孝陵是清東陵的第一座陵墓,從它開始,前後200多年間,清東陵前後建起大小墓葬上百座,其中皇帝陵就有5座——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都葬於此。其他陵墓無一倖免,慘遭盜掘,唯獨孝陵的地宮至今無人進入,完好無損。按照常理,如此重要的孝陵更應該被盜吧?為什麼孝陵會成為清東陵地宮中唯一完整的陵寢呢?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公元1661年2月5日這天,紫禁城裡突然響起了抱喪的號聲,時年24歲的順治帝因感染天花突然駕崩。對於辦什麼樣的國葬,大臣們意見卻不統一。有人認為應該從簡,有人認為應該大辦。主張大辦的理由很充分,皇帝的喪禮就應該大辦。而另外人認為, 20多歲就去世了,這屬於早夭,按照滿清的習俗,如果大辦,對後世影響不好。據說當時只有8歲的康熙,第一次展現出他的決斷氣魄。父皇陵墓的修建要不遺餘力。因為順治帝雖然年輕,可他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帝,是開國之君。正是康熙的這個決定,才有了今天人們看到的清孝陵。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清孝陵位於昌瑞山主峰之下,它從順治帝駕崩開始修建,歷時3年主體竣工,從石牌坊到方城,再到明樓和寶城,其中建有近百座建築,宏偉壯觀,氣勢非凡。清東陵文物研究室的李寅主任作為清東陵研究專家曾明確指出:無論是建造規模還是陵寢的地位,清代所有的皇陵中沒有任何一座可以和孝陵相比。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據史料記載:孝陵歷史上遭遇大規模的盜掘就有4次。第一次發生在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慈禧太后帶著皇帝大臣撒腿就跑去了西安。八國聯軍找不到出氣的對象,就去了清東陵,想把孝陵毀掉,他們認為毀了孝陵就可以毀掉清朝皇室的龍脈和王氣。第二次是1928年7月,孫殿英盜寶的那次,當時孫殿英只想著盜掘慈禧和乾隆墓,可他手下的旅長韓大寶也想借機發筆橫財,於是把部隊開進了孝陵,準備實施盜掘。第三次是1945年年底,當時東陵地區有兩個土匪,一個叫張盡忠,一個叫王紹義,帶著幾百個土匪開進孝陵進行盜掘。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張盡忠他們這次清東陵的盜掘規模比孫殿英那次有過之而無不及,清東陵160座陵墓無一倖免,土匪還對孝陵動用了炸藥。第四次發生在1950年2月,當時東陵管理機構還沒有成立,一些不法之徒鋌而走險,帶著幾百人來到孝陵,連續盜掘了4個晚上。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這4次瘋狂的盜掘,對於孝陵都是極其危險的,因為每次盜掘不僅都是幾百人,而且還都動用了炸藥。然而,這些盜賊都是無功而返。這個問題確實讓人費解,很多專家也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孝陵為什麼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孝陵成功防盜的秘密到底在哪裡呢?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清孝陵從順治18年開工到建成不過3年。專家們研究發現,去掉前期準備時間以及施工過程中耽誤的時間,真正建造所花的時間不到2年。以乾隆的裕陵為例,乾隆8年開工,乾隆17年竣工,歷時9年。慈禧的定東陵從1873年開始修建,到光緒年間全面重修,前後歷時20多年。按照常理,建造帝陵需要大量的時間,因為要保障陵寢質量,工期就急不得。和乾隆以及慈禧陵相比,不到2年就完工的孝陵,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呢?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當年,清東陵守陵人中曾流傳這樣一個說法:孝陵地宮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為有兩個貴人的保護。第一個就是順治帝的兒子康熙,他在清孝陵大碑樓雕刻的碑文上明確寫道:皇考遺命,山陵不崇飾,不藏金玉寶器。這段話是說順治帝臨死之前說,地宮裡不埋寶物,既然沒有寶物,你們還挖它幹嘛?康熙這話當真?有人認為不可信,康熙這樣說,一是藉此頌揚他的父親是個節儉的好皇帝,二則通過這樣一個障眼法讓盜墓賊不要因為財寶去打擾他的父親。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真的。因為康熙沒有必要弄出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事來,孝陵如果真有寶物,那他加強孝陵保衛工作可能更實際一些。第二個貴人是董鄂妃,她到底何許人也?關於她如何進宮,史書中沒有任何記載。有人說,她本是一滿籍軍人的妻子,丈夫死後被順治帝收進了宮;有人說,她本是順治弟弟襄親王的福晉,不料被皇帝看中強行霸佔;還有人說她是江南名妓董小宛。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剛進宮時,董鄂妃只是被封為賢妃,可僅僅過了一個月,她就坐上直升飛機被直接晉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沒過多久,董鄂妃生下小皇子,順治帝想把這個兒子立為皇儲,可惜的是董鄂妃紅顏薄命,兒子剛過百日竟意外死亡,她也因此抑鬱成疾不久就病死了。那去世的董鄂妃又如何保護清孝陵呢?董鄂妃之死引發了清宮一大謎案,也就是順治到底有沒有出家?眾所周知,關於順治帝的死,民間傳的最神奇的就是順治當年並沒有死,而是因為董鄂妃的死萬念俱灰,最後拋棄皇位去了五臺山出家。按照這一說法,孝陵就是個空券!所以裡面沒有什麼寶物,只有順治用過的一把扇子和一雙靴子,可是這一說法硬傷明顯,那就是順治帝出家並沒有證據,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上世紀90年代一個意外的發現,終於讓這個謎團有了解開的轉機。1991年,清東陵文物管理處接到國家下撥的修繕款,對孝陵進行全面修繕,而就在這次修繕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孝陵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比如,孝陵好幾個地方的欄板寬窄不一,圖案雕刻粗糙,完全沒有帝陵的風範。工作人員還發現,很多木料都有挖補的痕跡,一看就是原來用過的舊料。而磚料就更加明顯,燒製年份有順治15年的,有順治17年的,還有別的年份。雜亂不一,大小、長度、薄厚也不一樣,給人將就的感覺,這就是康熙當年的不遺餘力?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研究人員查找了大量史料,終於找到了原因。康熙當時如此做也是沒有辦法。首先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父皇死了要修建陵墓,這是一個緊急工程,可當時國家財政十分緊張,即使使用舊料,當時國庫每年虧空依然高達400萬兩銀子。然而,答案就在這些舊料上。舊料的使用不僅大大縮短了工期,而且節約了大量經費,而康熙把這些有限的經費全用在了關鍵部位——地宮上。據探測,孝陵地宮全部採用黃沙、石灰、泥土,參雜糯米漿夯築而成。這種建築手法幹了以後比鐵還硬。更關鍵的是,足足夯了十幾層。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地宮堅固到什麼程度?張盡忠,王紹義當年的盜掘是最兇狠的一次,可是那些年輕力壯的土匪一錘子砸下去,也就是一個小白點而已。動用TNT炸藥爆破也只能炸出一個小坑,這就是孝陵地宮一直沒有被盜的最關鍵所在。有人也許會有疑問,孝陵是因堅固沒有被盜,那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東陵呢?他們下葬時,清朝可不差錢,地宮堅固程度肯定不比孝陵差吧?這個問題問得好,孝陵沒有被盜,還有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宮裡面真的沒有什麼寶物。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據《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皇帝在當年因為出天花,感覺身體不行時,他就立下了遺矚,按照滿清人的慣例,滿人必須火化,他也遵從這個慣例。當年滿清火化是延續關外生活的一種喪葬習俗。順治帝是在景山火化的。史料記載了這樣一幕場景:當時架起了一大堆乾柴,把順治帝棺材舉上去。火燒起來後放射出五彩的光芒,還有爆豆一樣的聲音。這是棺材中的珍寶被火燒後發出的聲音和光芒。也就是說順治皇帝棺材裡陪葬的珍寶全部付之一炬。最後只是將骨灰裝在一個大肚青花瓷壇裡,這個罈子就放在孝陵的地宮裡,所以孝陵沒有任何金玉寶物陪葬。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按照皇家喪葬儀式,有兩位皇后陪伴順治。一位是董鄂妃,當時順治做了5件事:一是追封董鄂妃為孝獻端敬皇后。二是命令朝廷二品和三品大員全部去給董鄂妃抬棺材。三是命令30名太監和宮女殉葬,清朝早期,殉葬者必須是自願而且人數不超過3個,而順治竟然強迫30名太監和宮女殉葬,著實殘暴過分。四是為董鄂妃寫了一篇行狀,記錄其生平。五是命令大學士金士俊給董鄂妃寫傳。史料記載,順治帝在景山舉辦了一個大型的水陸道場,足足21天,三七一過,一把大火也給火化,所以董鄂妃也是以骨灰罈子藏入孝陵地宮的。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另一位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同樣也是火化,骨灰罈下葬的。所以,孝陵地宮裡有的只是3壇骨灰,沒有珍寶。可能還有人會有疑問?火化是滿清風俗,為什麼順治之後就沒有了呢?那是因為康熙在位時覺得那麼多好東西都燒掉了可惜,於是進行了喪葬改革,向漢人學習土葬。當知道了這些歷史真相後,盜墓賊還會繼續盜掘考陵嗎?這就是孝陵至今未被盜掘的根本原因。(攝影:徐賀齊)

入關第一帝順治身後那點事,清孝陵為何次次躲過“賊惦記”?

【作者】王成,中國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總領隊,中國探險傢俱樂部人文領域特別顧問。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