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1928年7月11日凌晨,天空阴霾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某种不祥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一队荷枪实弹的军人突然闯入了河北省遵化清东陵,随着一声划破天际的巨响,一座皇家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了一个大洞……臭名昭著的军阀孙殿英在清东陵疯狂盗掘10多天,慈禧陵和乾隆陵被洗劫一空,无数珍宝不翼而飞。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此次盗宝案引出清东陵一个特大谜团。入关第一帝顺治的孝陵就位于清东陵,孝陵是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墓,从它开始,前后200多年间,清东陵前后建起大小墓葬上百座,其中皇帝陵就有5座——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都葬于此。其他陵墓无一幸免,惨遭盗掘,唯独孝陵的地宫至今无人进入,完好无损。按照常理,如此重要的孝陵更应该被盗吧?为什么孝陵会成为清东陵地宫中唯一完整的陵寝呢?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公元1661年2月5日这天,紫禁城里突然响起了抱丧的号声,时年24岁的顺治帝因感染天花突然驾崩。对于办什么样的国葬,大臣们意见却不统一。有人认为应该从简,有人认为应该大办。主张大办的理由很充分,皇帝的丧礼就应该大办。而另外人认为, 20多岁就去世了,这属于早夭,按照满清的习俗,如果大办,对后世影响不好。据说当时只有8岁的康熙,第一次展现出他的决断气魄。父皇陵墓的修建要不遗余力。因为顺治帝虽然年轻,可他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帝,是开国之君。正是康熙的这个决定,才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清孝陵。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清孝陵位于昌瑞山主峰之下,它从顺治帝驾崩开始修建,历时3年主体竣工,从石牌坊到方城,再到明楼和宝城,其中建有近百座建筑,宏伟壮观,气势非凡。清东陵文物研究室的李寅主任作为清东陵研究专家曾明确指出:无论是建造规模还是陵寝的地位,清代所有的皇陵中没有任何一座可以和孝陵相比。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据史料记载:孝陵历史上遭遇大规模的盗掘就有4次。第一次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带着皇帝大臣撒腿就跑去了西安。八国联军找不到出气的对象,就去了清东陵,想把孝陵毁掉,他们认为毁了孝陵就可以毁掉清朝皇室的龙脉和王气。第二次是1928年7月,孙殿英盗宝的那次,当时孙殿英只想着盗掘慈禧和乾隆墓,可他手下的旅长韩大宝也想借机发笔横财,于是把部队开进了孝陵,准备实施盗掘。第三次是1945年年底,当时东陵地区有两个土匪,一个叫张尽忠,一个叫王绍义,带着几百个土匪开进孝陵进行盗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张尽忠他们这次清东陵的盗掘规模比孙殿英那次有过之而无不及,清东陵160座陵墓无一幸免,土匪还对孝陵动用了炸药。第四次发生在1950年2月,当时东陵管理机构还没有成立,一些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带着几百人来到孝陵,连续盗掘了4个晚上。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这4次疯狂的盗掘,对于孝陵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每次盗掘不仅都是几百人,而且还都动用了炸药。然而,这些盗贼都是无功而返。这个问题确实让人费解,很多专家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孝陵为什么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孝陵成功防盗的秘密到底在哪里呢?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清孝陵从顺治18年开工到建成不过3年。专家们研究发现,去掉前期准备时间以及施工过程中耽误的时间,真正建造所花的时间不到2年。以乾隆的裕陵为例,乾隆8年开工,乾隆17年竣工,历时9年。慈禧的定东陵从1873年开始修建,到光绪年间全面重修,前后历时20多年。按照常理,建造帝陵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要保障陵寝质量,工期就急不得。和乾隆以及慈禧陵相比,不到2年就完工的孝陵,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呢?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当年,清东陵守陵人中曾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孝陵地宫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有两个贵人的保护。第一个就是顺治帝的儿子康熙,他在清孝陵大碑楼雕刻的碑文上明确写道: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这段话是说顺治帝临死之前说,地宫里不埋宝物,既然没有宝物,你们还挖它干嘛?康熙这话当真?有人认为不可信,康熙这样说,一是借此颂扬他的父亲是个节俭的好皇帝,二则通过这样一个障眼法让盗墓贼不要因为财宝去打扰他的父亲。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真的。因为康熙没有必要弄出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来,孝陵如果真有宝物,那他加强孝陵保卫工作可能更实际一些。第二个贵人是董鄂妃,她到底何许人也?关于她如何进宫,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有人说,她本是一满籍军人的妻子,丈夫死后被顺治帝收进了宫;有人说,她本是顺治弟弟襄亲王的福晋,不料被皇帝看中强行霸占;还有人说她是江南名妓董小宛。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刚进宫时,董鄂妃只是被封为贤妃,可仅仅过了一个月,她就坐上直升飞机被直接晋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没过多久,董鄂妃生下小皇子,顺治帝想把这个儿子立为皇储,可惜的是董鄂妃红颜薄命,儿子刚过百日竟意外死亡,她也因此抑郁成疾不久就病死了。那去世的董鄂妃又如何保护清孝陵呢?董鄂妃之死引发了清宫一大谜案,也就是顺治到底有没有出家?众所周知,关于顺治帝的死,民间传的最神奇的就是顺治当年并没有死,而是因为董鄂妃的死万念俱灰,最后抛弃皇位去了五台山出家。按照这一说法,孝陵就是个空券!所以里面没有什么宝物,只有顺治用过的一把扇子和一双靴子,可是这一说法硬伤明显,那就是顺治帝出家并没有证据,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意外的发现,终于让这个谜团有了解开的转机。1991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接到国家下拨的修缮款,对孝陵进行全面修缮,而就在这次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孝陵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孝陵好几个地方的栏板宽窄不一,图案雕刻粗糙,完全没有帝陵的风范。工作人员还发现,很多木料都有挖补的痕迹,一看就是原来用过的旧料。而砖料就更加明显,烧制年份有顺治15年的,有顺治17年的,还有别的年份。杂乱不一,大小、长度、薄厚也不一样,给人将就的感觉,这就是康熙当年的不遗余力?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研究人员查找了大量史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康熙当时如此做也是没有办法。首先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父皇死了要修建陵墓,这是一个紧急工程,可当时国家财政十分紧张,即使使用旧料,当时国库每年亏空依然高达400万两银子。然而,答案就在这些旧料上。旧料的使用不仅大大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约了大量经费,而康熙把这些有限的经费全用在了关键部位——地宫上。据探测,孝陵地宫全部采用黄沙、石灰、泥土,参杂糯米浆夯筑而成。这种建筑手法干了以后比铁还硬。更关键的是,足足夯了十几层。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地宫坚固到什么程度?张尽忠,王绍义当年的盗掘是最凶狠的一次,可是那些年轻力壮的土匪一锤子砸下去,也就是一个小白点而已。动用TNT炸药爆破也只能炸出一个小坑,这就是孝陵地宫一直没有被盗的最关键所在。有人也许会有疑问,孝陵是因坚固没有被盗,那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东陵呢?他们下葬时,清朝可不差钱,地宫坚固程度肯定不比孝陵差吧?这个问题问得好,孝陵没有被盗,还有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宫里面真的没有什么宝物。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皇帝在当年因为出天花,感觉身体不行时,他就立下了遗瞩,按照满清人的惯例,满人必须火化,他也遵从这个惯例。当年满清火化是延续关外生活的一种丧葬习俗。顺治帝是在景山火化的。史料记载了这样一幕场景:当时架起了一大堆干柴,把顺治帝棺材举上去。火烧起来后放射出五彩的光芒,还有爆豆一样的声音。这是棺材中的珍宝被火烧后发出的声音和光芒。也就是说顺治皇帝棺材里陪葬的珍宝全部付之一炬。最后只是将骨灰装在一个大肚青花瓷坛里,这个坛子就放在孝陵的地宫里,所以孝陵没有任何金玉宝物陪葬。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按照皇家丧葬仪式,有两位皇后陪伴顺治。一位是董鄂妃,当时顺治做了5件事:一是追封董鄂妃为孝献端敬皇后。二是命令朝廷二品和三品大员全部去给董鄂妃抬棺材。三是命令30名太监和宫女殉葬,清朝早期,殉葬者必须是自愿而且人数不超过3个,而顺治竟然强迫30名太监和宫女殉葬,着实残暴过分。四是为董鄂妃写了一篇行状,记录其生平。五是命令大学士金士俊给董鄂妃写传。史料记载,顺治帝在景山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水陆道场,足足21天,三七一过,一把大火也给火化,所以董鄂妃也是以骨灰坛子藏入孝陵地宫的。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另一位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同样也是火化,骨灰坛下葬的。所以,孝陵地宫里有的只是3坛骨灰,没有珍宝。可能还有人会有疑问?火化是满清风俗,为什么顺治之后就没有了呢?那是因为康熙在位时觉得那么多好东西都烧掉了可惜,于是进行了丧葬改革,向汉人学习土葬。当知道了这些历史真相后,盗墓贼还会继续盗掘考陵吗?这就是孝陵至今未被盗掘的根本原因。(摄影:徐贺齐)

入关第一帝顺治身后那点事,清孝陵为何次次躲过“贼惦记”?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