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2019年過的可真快啊,一轉眼,11月份到了,阿青記得小時候,最不喜歡的,就是11月前後的日子了。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通常那個時候,麥子都收割完了,就等跟去“磨面”,為了出的面品相好看一些,所以每次都和父親去2個村子外去磨面,排隊的人巨多,早上天剛亮就出發了,回來往往就到了星夜。

雖然那個年代已經是機器磨面了,可我依然覺得磨面真是最累人的事情之一,後來聽奶奶說,小青別不知足,舊社會用水磨磨面才累人呢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水磨,已經消失了的青海老物件,有多少人會記得呢?今天阿青就帶你瞭解下它,古代青海人的麵粉加工“神器”!

說起水磨,它真的歷史悠久,在機器出現之前,它至少已經在青海有1800多年曆史了,《青海歷史紀年》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公元132年,“雍州刺史張既,將水磨傳入西北,並予推廣,很快傳入青海東部地區。”

說明水磨從漢代已經在青海使用了,到了宋代,李遠的《青唐錄》中形容當時西寧使用水磨的情景:

“羌多相依水築屋而居,激流而磑。”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後來經過明代,清代的發展,到了民國年間,青海當時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水磨4900多盤,在西寧城周圍有水磨約30多盤,而在西寧城北面的湟水河一帶,除了單盤的水磨外,還有“上八盤”、“下八盤”水磨,那麼八盤磨的“八盤”有是個什麼意思呢?

其實啊,所謂的“上八盤”“下八盤”是一種聯盤水磨,就是在一個溝渠上聯建4座水磨,或者+2排4盤磨,所以百姓就叫他“八盤磨”了,一般來說,磨都是上盤固定放吊斗供料,下盤旋轉研磨,麵粉從上下扇的“磨口”出來,飄落在固定位置,但是當時青海的“城北”卻有一種“鐺鐺磨”與眾不同。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為何阿青要在“城北”上加引號呢,其實這個城北,是舊社會時期的方位,這個“鐺鐺磨”它座落在“城北譚家莊”的西頭,譚家莊相當於今青海衛生學校以西,至青海日報社西邊。此地還有個“莊中之莊”——嘛呢莊,大概在今之西寧賓館及人民浴池的南半部左右,不過早在民國年間就拆了。

這個“鐺鐺磨”很特殊,他是上盤旋轉下盤不動,在下扇中間開一園孔磨軸從孔中出來,頂著上扇旋轉,且發出“鐺鐺”地響聲,所以西寧人就叫它為“鐺鐺磨”。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據說,這種這種“鐺鐺磨”是文成公主進藏時留傳下來的~

當年文成公主進藏,唐太宗為她準備了豐盛的嫁妝,有各種傢俱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綵緞、書籍、佛像、樂隊、侍女、藥物、谷種、蠶種等,還帶去各類工匠五千五百名,這些工匠都是中原地區的能工巧匠,其技術有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製陶、碾磨、冶金等生產技術,還有醫藥,歷算等科技人才。其中就有能工巧匠製作了“鐺鐺磨”。而他的作用,當然不僅僅是磨面,而是有宗教功能的。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文成公主留下的佛足印)

文成公主本身信佛,而且在藏族裡面具有極高的權威,它進藏時在石頭上留下的腳印,也被叫做“佛足印”,而鐺鐺磨呢,除磨麵粉用外,還可以作為水力轉動的嘛呢磨,一般都修建在水流小但不斷水的小水溝上,常年運轉,意為“經輪常轉”!

青海人的“水磨”,據說是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解放前還在用呢

這樣的傳說,雖然很難去證實,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存在了1800多年的水磨,給了青海的先民們巨大的幫助,雖然它已經消失了,可做人不能唯利是圖,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青海的祖先們如果沒有磨,沒有面粉加工技術,恐怕早就做了“餓死鬼”了。

所以謹以此文,阿青致敬那些已經消失了的“青海老物件”們,而我們青海的歷史,我想它無論如何平凡,都需要每一個青海人們敬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