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就是第一生產力——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人脈,就是第一生產力——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其實吧,這幾年我的改變是從每天都想辭職中,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因為,我知道——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可你知道嗎?曾經,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平時話不多,不太喜歡交際,這可能是我多年在製造業做技術有一定的關係——少說話,多做事。

後來跳槽換了幾家公司,曾在企業做管理層的時候,在職場就是老好人一個,從不得罪人,明明下屬犯的錯,卻說自己做的,背黑鍋的總是我。

其實,我把職場上的升職加薪看的很淡,沒那麼多功利心,從小受到家庭條件的影響,衣食無憂,我想要的基本都可以得到,所以好勝心不強,我自己活得也挺自在。

後來由於前期的積累,不知不覺有一股力量在推著我向前走,事業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和收入的線性增長。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說是自己成熟了也好,說是原本衣食無憂,做生意的家庭境況,在每況愈下帶來的壓力也罷。

總之,我開始改變,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開120以上,那種推背感越來越強。那股力量在推著你,向前走,並且有一種認知越來越強——今天優秀的你還可以更好!

當然,對於學生或剛步入職場的新人,你只有把眼前的路走漂亮了,你才有能力走想走的路——先解決自己的生活,然後通過耐心和積累去尋找機會,同時不忘自我成長,以便將來某一刻能夠匹配那個機遇,這才是正途。

太著急了,反而可能是坑,因為你的認知和思維,以及人脈圈子沒有建立起來,做一些決定可能想得太淺了。

接下來,分享2個職場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

告別低水平的勤奮

很多年輕人,應該都看過這部電影《小時代》,他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如果這句話,從職場的角度去剖析,我的理解是你很努力,卻依然沒有改變現狀。

比如很多職場老司機,每天早上六點多鐘就起床,準備好家人的早餐後,匆匆趕到公司從不遲到,領導交代的任務,噼裡啪啦幹完,工作從不懈怠。有時為了修改方案,加班和回家照顧孩子,輔導作業成了你兩難得選擇。

有時深夜10點應酬結束,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到家,發現他們都睡了,你輕輕的洗漱完,也倒頭大睡,第二天生活依然如此。

的確,這一切你是很努力、很勤奮。但這只是低水平的勤奮,你只是在不斷的重複昨天的工作,在某個崗位上,只是個熟練工。一份工作,從陌生到熟練,頂多3年時間,你可能重複工作了10年,但是你的經驗,也許就只停留在開始的那3年。

技能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就意味著學習停止。

就算你做的再好,你的認知並不會提高,思維還在那個圈圈裡,想的還是那份死工資,加班賺錢,為了個人的KPI考核,把自己變成一個不會出錯的機器人。

還自信的對自己說:“你看,我在公司表現相當好,公司又不會裁了我,我就可以一直在這個崗位混下去。”

殊不知,看似最穩定的工作,最後卻是那把殺害自己最鋒利的尖刀。

因為,任何行業都是有周期性的,比如現在的互聯網知識付費,自媒體,視頻直播,名人講座,在線教育培訓比較火,前幾年你壓根不會聽到的行業,如今卻火了起來。與時俱進,普通人也都慢慢接受了這些新事物。

而我們的傳統制造行業,佔國家GDP的份額越來越小,因為利潤低,帶給國家的稅收不僅少,而且很多企業,國家為了保證每年的就業率,勉強維持著,還倒貼錢來補貼這些企業。下面是最新調查數據,看看你所在的行業,漲薪幅度是不是在平均值以下。

然後再想想,當初引以為豪的職業,如今是不是在拖後腿。

所以我們年輕人先問問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到底什麼樣的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你瞭解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嗎?你的努力是不是低水平的勤奮?

如果你想進步,請帶著這些問題,主動出發。千萬別敵不動,我不動,這種思維註定會淘汰一批人。

2

人脈,永遠是第一生產力

前段時間,我又買了一部蘋果手機128G的。不是我以前的手機壞了,而是我的微信好友,最近每週都會超過5千人,加上我用了2年多的手機,運營起來有點卡了,每週都要刪掉一些人,通過一些新讀者朋友。

有時我寫的比較有深度的文章,也會發給自認為要好的朋友看看,有共鳴的會寫點贊、留言啥的,這個過程是相當爽的,因為所有的寫作都是為了被閱讀,而不是自嗨。

當然也有些朋友把我刪了,畢竟不是一個圈子的人。也有些人說,他不需要學習和改變,從小就不愛讀書,一看文章就想睡覺。所以有時不是彼此不好,只是思維和圈子不在同一個頻道,這個也沒辦法的。

別說朋友圈好友了,就連夫妻有的都不在一個頻道,彼此的職業相差很大,一個在製造業,另一個在金融業,人脈圈子沒有交集,兩者共同的話題真的太少。

所以很多女性抱怨道:“有事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但是,這2個案例說明一個問題,一些人不懂得運用自己身邊的人脈圈子,來互相迭代,要知道人脈可是第一生產力。

比如我現在創業,哪天混不下去了,如果再叫我找工作,直接問朋友圈好友即可,無需到前程無憂,智聯招聘投遞簡歷;比如公司遇到法律問題,無需再到網上找律師,直接給朋友圈好友一個電話,即可獲得高效的回答,大大縮短時間成本。

就在幾年前,我跳槽到一家知名外企的時候,就是我好朋友資深HR——Ada推薦的,我沒去找工作。當你足夠優秀時,或者說你們價值對等的時候,朋友幫你推薦,因為她也覺得不會掉範兒。

這也就是,為什麼優秀的人,會在同一個圈子裡扎堆出現的原因。

那麼,我們要建立什麼樣的人脈,會對我們今後的職場有幫助呢?

一種是你們同學,同事,供應商和客戶,在同一個行業裡的人。不要和同學比誰混的好,不要和同事掙高低,不要把供應商當孫子使喚,對你的客戶要真誠。因為同一個圈子,這些人脈說不定哪天就會直接幫到你,你的同學可能成為你的合夥人,你的同事成為你的領導或下屬一起共事,你的供應商和客戶,成為你創業路上的合作伙伴。

另一種是HR,在我們離開大學,走進社會,一個人一輩子換幾份工作很正常。不可能,所有人都創業做老闆,給別人發薪水。也不是所有老闆都是光鮮的,有時還不如打工的。那麼,我們如何認識更多的HR呢?

我之前在領英上註冊過,後來就有HR聯繫到我了,如果你想給自己提供更多的曝光率和機會。首先,

你得勇敢的SHOW出你自己,主動去“騷擾”和別人交朋友,人脈就是在不斷的騷擾和交換中產生的。

人脈,就是第一生產力。

一旦機會來臨時,別人能第一時間想起你,給你一個CALL。在我們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只要能抓住一次機會,後面的事,就簡單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