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紅苗鬥腳舞簡介~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鬥腳舞在習水縣苗族同胞中用苗語稱為“扭逗”,苗族青年男女多在婚慶和節慶活動當中表演,以二人或四人為一組進行,也可多組共同表演,表演時在蘆笙和鼓點伴奏下同步跳躍鬥腳,活動腳、膝、腰、肩等關節部位,舞蹈動作從腳(內外腳背)、腳腕、膝蓋、臀部、肩部直到頭部結束,集體育鍛煉和技能觀賞為一體。

習水縣紅苗鬥腳舞簡介~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該舞蹈在傳承過程中並沒有作為體育項目傳承,而是苗族青年男女在生活中展現個人舞蹈技巧,同時也是為村寨爭取榮譽的一種表演健身項目。具調查瞭解習水苗族“扭逗”這個舞蹈周邊縣市在苗族同胞當中基本失傳,從該項目的動作結構、技術要求、運動風格來看,充分體現了苗族體統體育健身娛樂、閒暇消遣的特點。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近幾年來,鬥腳舞只有在一些聚居的苗族村寨流行,散居的地方苗族青年基本上不會表演了,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相互的切磋交流的平臺,同時,外來文化逐步滲入苗族地區,年輕人嚮往流行文化,對本土文化缺乏認同,鄉民越來越多地走出大山務工,也影響了鬥腳舞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