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衣食住行,衣,向來為生活住行之首。

日本人有和服,韓國人有韓服,洋人有西裝,而我們中國人,則有漢服。

華夏之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漢服”雖因“漢朝”而得名,但它是從黃帝“垂衣裳而治”開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經確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們的服裝主流。

自古,漢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來視為“國之顏面”的東西。在漫長的幾千年時光裡,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我深信,留住漢服,就是留住中國人的本。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衣裳裡的秘密

漢服,意指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於清代“剃髮易服”,而並非人們誤以為的“漢朝的衣服”。在歷史長河中,漢服是一個符號,是中原強大,四方爭相模仿的體現。

幾千年來,漢服雖歷經多個朝代的潤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漢服的不二代表。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傳統深衣有三大講究。

一為“交領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為向右掩。

二為“褒衣寬袖”,漢服的衣服都寬鬆,且袖子寬大,長過手臂。

三為“繫帶隱扣”,漢服的衣服大多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依著如此特性,古人在身著漢服時,走起路來自然會瀟灑飄逸,輕揮衣袖,便帶起一陣清風。

古人素來敬畏天地與自然。所以將上衣分裁四片,即為了意喻“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則為了對應“十二月”。其中袖圓以應“天圓”,衣領交疊成矩形以應“地方”,以寓“天圓地方”。

古人將天地藏於衣服,是為了時刻提醒自己做人不可任性妄為,上有天,下有地,做人也要有規矩。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展現朝代之美

漢服的歷史要追逐到上古“黃帝”時代,《後漢書》中有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的描述便是佐證。

漢服在周朝定型,到漢朝時候已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此後漢服在歷朝歷代經過發展,雖有款式、面料的多次改改,但大體上與漢代一脈相承,其中以唐、宋、明最具特點。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 唐朝

唐朝女子雖然衣著風情,但絕不風騷。

唐朝的女子以豐腴為美,禮服多以合宜的袒胸、低領、大袖為主,走起路來大袖翩翩、華帶飛舞,顯得格外飄逸。

可能因為身材微胖,唐代女子尤其喜著寬鬆的裙裝,多為上身著襦、下身著裙。襦要短且小,裙要肥且長。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絲帶,頸部與胸部的肌膚露在外,給人以優雅、修長、飄逸之感。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 宋朝

宋朝時期理學思想盛行,在“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束縛下,人們拋棄了奢侈浮華的作風,流行起“女子學恭儉超千古,風化宮娥只淡妝”。

人們的觀念變了,穿著上也自然發生了改變。宋代的衣著崇尚儉樸、清雅。其漢服多以紗羅為主,繡繪圖案或綴以珠玉。裙子中間的飄帶上還常掛一個玉環,用來壓住裙襬,使裙子不至於隨風飄舞而失優雅之儀。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 明朝

明朝是一個追求華麗的朝代。其服飾不論是從衣料、色彩還是到紋飾,無不一派豔麗之氣。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著漢服行走於天地間

在日本,任何一個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會側目。

在蘇格蘭,一個男人穿著蘇格蘭短裙也不會讓人驚訝。

在韓國,正式莊重的場合,韓服必不可少。

可如果你在中國穿著漢服上街,別人不是以為你瘋了,就會誤以為你是穿著和服的日本人,一直拿異樣的眼光注視著你,讓人心痛又無奈。

即使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穿上我們的漢服行走在大街小巷,依舊會受到旁人的“一路相送”。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是我國悠久燦爛文化中的瑰寶,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

對漢服的認同是民族意識的一部分,它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體現了華夏人民的寬大隨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氣度,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國潮復興的當今,你會歧視街上穿著漢服的年輕人嗎?著我漢家衣

在學霸心中,漢服最美麗的歸宿,莫過於每逢我們的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可以鄭重其事地換上自己民族的傳統漢服,做一些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習俗。

比起那些時髦的新衣服,想來延續華夏千年的漢服更能撐起這個角色。相信總有一天,身穿漢服的中國人可以驚豔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