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展位火爆“一展難求”

進博會展位火爆“一展難求”

ABB公司展出的“人工智能垃圾分揀機器人”。

进博会展位火爆“一展难求”

NACHI不二越公司展出的“超高速點焊SRA機器人”。

进博会展位火爆“一展难求”

波蘭館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波蘭化妝品。

进博会展位火爆“一展难求”

西班牙館展出的足球球衣。

进博会展位火爆“一展难求”

俄羅斯館展出的NAMI汽車。

第二屆進博會展位有多“搶手”?記者昨天探訪多位境外展商,他們感慨:首次參加進博會時,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但最終效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去年帶來的產品在參加進博會後的一年裡銷量增加了40%”。面對廣闊的中國市場,今年不少參展企業在進博會發布新產品、新技術。

新京報訊 昨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新京報記者走訪各個展館發現,相比去年,本屆國家展新亮相國家超過了三分之一。展商更多,報名更為踴躍,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展區已經“滿館”,展位的供不應求甚至使不少企業沒有“搶”到入場券。此外,大部分展商擴大了展覽面積,也有許多企業選擇在進博會上發佈新產品、新技術。

火爆

展位申請200平方米,只批下36平方米

本屆進博會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屆進博會國家展主要呈現出主賓國數量增加、新亮相的國家超過三分之一、展館風格多樣等特點。“首屆進博會有12個主賓國,第二屆增加到15個。同時,國家展64個參展國中,除中國外,24個國家為首次亮相,39個國家是再度參展。”

國家展波蘭館展位負責人、波蘭投資貿易局中國區總經理Barbara告訴新京報記者,波蘭就是再度參加進博會的國家之一。“此次跟隨國家館前來參加進博會的企業主要包括食品和化妝品兩類,首次參加進博會時,一些波蘭企業對此沒有什麼瞭解,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參加展會,但最終效果讓他們大吃一驚,首次進博會後,不少企業找到了在中國的經銷商,銷售額也得到了提升,所以這屆進博會有很多企業找到我們想要參加,我們向主辦方申請了200平方米的參展面積,但由於展位的爭搶太過火爆,最終只批下了36平方米,因此有一些企業擠在波蘭館裡開設了展位。”

“第二屆進博會企業展展覽面積從27萬平方米增至33萬平方米,兩次擴大,仍一展難求。”商務部部長助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任鴻斌向中外媒體介紹道。

Barbara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進博會讓許多企業找到了進入中國市場的契機,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波蘭企業進入了中國,也歡迎中國企業來到波蘭投資。

實惠

首屆賣出產品企業成擴展“主力軍”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與首屆相比,第二屆進博會的展覽規模更大。企業展設置科技生活、汽車、裝備、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品質生活、服務貿易、食品及農產品等7個展區。其中,去年的消費電子及家電展區正式升級為科技生活展區,展品從原有的消費電子領域擴展到了貼近民生的各個科技領域。此外,本屆進博會還在國家會展中心北廣場增設室外展區,包括無人駕駛、冰雪世界、沉浸式VR的互動體驗區。

商務部部長助理、進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任鴻斌表示,具體來看,本屆進博會參展企業達3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超過250家。企業平均展覽面積由首屆的每家74平方米提升至每家近90平方米,平均特裝比例達93%,較首屆提高了三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參展企業的質量、實力在提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企業商業展給企業帶來了實效,大家熱情高漲。”

其中,不少在首屆進博會賣出產品,收穫實惠的企業成為了擴大展臺規模的“主力軍”。第二次參加進博會的澳優乳業董事局主席、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衛彬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去年帶來的產品在參加進博會後的一年裡銷量增加了40%,“澳優去年在進博會上設有150平方米的展位,今年則把展位規模擴大到了300平方米。此次進博會在還未召開的時候,就有外國的同行問我如何參加。我發現,今年進博會規模更大,企業比去年更重視,參與的人更多,在國外的影響也更大了。”

日本的工業機器人領域龍頭企業NACHI不二越公司是首屆進博會第一個報名參展的企業,其也獲得了裝備展區最大的展位。不二越(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楊葉青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不二越的展位面積一共有1300平方米,其在展位上展示的汽車高端製造設備也獲得了不少買家的青睞。“我們去年在進博會上達成了5億元人民幣的意向簽約,截至現在已經有一半的簽約產品完成交付,例如我們的GMS200設備去年現場就有人直接購買,今年我們也把它再次帶到了展臺上。”

新潮

生活、醫療、保健發佈“黑科技”產品最多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成海披露,第二屆進博會新產品、新技術發佈數將超過首屆。

新京報記者發現,品質生活、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和科技生活等展區成為了發佈“黑科技”最多的展區。如擁有雪花秀、蘭芝等品牌的化妝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就在今年進博會上發佈了艾諾碧(IOPE)第二代3D定製面膜。展臺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去年首屆進博會上,愛茉莉太平洋帶來了第一代3D定製面膜,而本次發佈的第二代3D定製面膜的打印速度比第一代要快五倍。“中國是我們最大的海外市場,此次集團帶來了近400件展品,品牌和展品數量均比去年翻番。”

首次參展的龍頭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帶來了全球首個且唯一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貝利尤單抗”,以及全球首個用於穩定期慢阻肺治療的每日一次三合一吸入製劑、一天一次的艾滋病兩藥聯合治療方案等。葛蘭素史克方面表示,“貝利尤單抗”於今年7月在中國獲批,並於9月20日開出第一張處方,目前已有紅斑狼瘡患者從治療中獲益。

新京報記者 羅亦丹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