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老闆和員工永遠存在著複雜的勞資關係。一流老闆,會統一員工的思想,二流老闆,懂得規範員工的行為。一流員工,會懂得管理老闆,二流員工,總是和老闆對著幹。

老闆和員工因為僱傭關係會處於一個集體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老闆和員工如同相處一個大家庭裡,要如同家人一樣相待,要齊心協力共創商機。其實,這是職場管理之“道”,我對這個觀點還是持不同意見。

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老闆對待員工,理論上應該像家人一樣看待。

第一,老闆的立場和員工不同。立場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老闆永遠站在團隊的利益上去想問題辦事情。作為老闆,一個管理者,他不大會從個別員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他會從大多數員工的角度出發,考慮整個團隊的問題。所以他關心和照顧員工,像家人一樣來對待,也是有他的目的和意義的。總的來說,就是要營造一種融洽的氛圍,為團隊、為公司謀取更大的利益。

第二,制度管人還有一個缺陷。我們常說用制度來管人,以法約束人,這是對的,但事是要人去做的,人總是帶著“感情”用事。官人管事除了剛性原則,還需要輔助一些非理性原則。比如說樹立公司的價值觀,倡導一種大部分員工都認同的人文精神,包括構建起一種溫馨的大家庭氛圍。社會面上我們經常能聽到一種提法:以公司為家,把同事當家人,大家共同維護公司大家庭的利益。其實,這是一名管理者和老闆管理公司的一種手段而已,我們設身處地地站在老闆的立場想問題,他也必須維護這種提法。

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第三,團隊的工作氛圍需要管理者去營造。現在這個社會,工作的協調對接能力和人際關係同等重要,一個公司如果不注重內部人際關係的融洽,不強調內部工作的對接和協調,這個公司遲早會被淘汰。而營造這種氛圍的事情只能夠是老闆和領導者,任何有利於營造這種氛圍的手段都是可行的。

員工對待老闆,可以像家人一樣看待,不一定是真對待,從幾個角度考慮。

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第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公司和團隊就比如一個鐵打的營盤,一名員工在公司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就像流水的兵,員工表現不好,老闆炒你魷魚,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從這方面說,員工實在沒必要把老闆當家人,把公司當家來看待,他炒你魷魚的時候可從來不講什麼情面!

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二,員工的目的是升職和加薪。老闆的立場是讓公司和團隊盈利,員工的目的就是升職加薪。目的不同,只是大家都沒說出口而已,只不過現在老闆和員工因為某種僱傭關係或聯接關係處於一個集體中,如果大家能權衡利弊,能夠做到互相利用,也就罷了。如果做不到取其物事而利己,是不是也就沒必要把對方看成自己家人一樣了?其中滋味,各人自有體會。

三,員工需要適當地提要求。我覺得付出和要求是相互並行的,一名員工如果只知道付出不懂得提合理要求,也是幹不長久的,因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一直付出,畢竟人是感情動物,不是機器人。所以員工在適當的機會要提出合理的要求,這沒有什麼過分的。不要真心把老闆當家人一樣,我們說,從來老闆不會是什麼好鳥,該提要求就是要提要求,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團隊裡要有一個價值觀和理念,這是支撐團隊前進動力的精神糧食,把團隊看作一個大家庭也是正向和積極的,應該會是我們提倡的。只是這裡面涉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量。

我倡導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都要兼顧,不可偏頗哪一方。

莫把公司當家庭,莫把老闆當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