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二战期间,德国的U型潜艇是盟军的噩梦,游弋在各大洋深处的潜艇让盟军的运输船队吃尽了苦头,一度险些掐断英国人的脖子。要不是英国砸锅卖铁凑了一大堆驱逐舰,以及美国海军的大力支持,英国人真的是要死在这些深海黑鱼手里。二战结束后,德国现役的未被击沉的潜艇大部分都被销毁,同时德国也被严格限制研制潜艇。

但冷战的爆发使得套在德国人脖子上的绳索再一次被放松,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后,德国被允许制造潜艇,但吨位受到严格限制,最大不能超过350吨。虽然战时德国潜艇工业发达,但大部分工业在二战期间都遭到了摧毁,要想造潜艇并不容易。

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二战期间德国的U型潜艇让盟军印象深刻

研制工作由吕贝克工程设计所负责,他们以二战时期的U-X XIII型潜艇为原型,新设计了240型潜艇,并打捞了一艘U-X XIII型潜艇U2365号。这两艘潜艇与后来被打捞的U2540号潜艇一起作为德国海军的技术验证艇,承担试验与培训工作。有了这几艘的经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继续研制出了201型潜艇。在1962年,德国可造的潜艇吨位放宽到450吨,201型的吨位达到了433吨。

不过201型仍主要以测试为主,所以服役时间极短,其中的U2号仅服役一年。有了前面的经验,德国开始制造更大的潜艇。在201的基础上改进出205型潜艇,于1962年开始服役,相比于201型,205型吨位更大,多出来的空间可容纳一部声呐。205型水下排水量455吨,水下航速17节艇首装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员21人。

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205型服役后,研发人员很快对其进行了改进升级,升级后的潜艇命名为206型,水下排水量500吨,最大航程4500海里。206型于1973年开始服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作为德国海军主力潜艇,直到2002年还进行过一次升级。

德国本没有研制大型潜艇的计划,可奈何实力不允许,许多国家都希望德国能为自己研制超过1000吨的大型潜艇。1966年,希腊政府委托德国制造一型1000吨以上的潜艇。(希腊:阿德你的潜艇好棒棒你造吗(台湾腔)?德国:我不造,你个个造吧(东北话))。吕贝克工程设计所在206型的基础上将艇身放大,为希腊量身订做了一款新型潜艇,命名为209型。

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209型潜艇

209型水下排水量达到1230吨,艇长54米,潜深超过400米。艇首依旧是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其中一款该型1400型还能发射鱼叉导弹。由于自动化程度高,209型艇员仅有30人。更重要的是,209型价格低廉,韩国购买的仅2亿美元一艘,绝对的物美价廉,因此得以畅销全世界。到2004年便外销了63艘,成为德国武器出口的明星产品。

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韩国海军的209型潜艇

不过德国自己并没有装备209型,因为他们在研究更好的潜艇,并且要使用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传统的常规潜艇在水下是电池功能,需要在电量用完前浮上水面用柴油机航线,并给电池充电。这样一来潜艇在水下的时间就很有限,频繁上浮会增加潜艇被发现的风险。而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潜艇潜航的时间,最长可以两周时间不上浮。

1981年,德国正式启动潜艇燃料电池计划,1988年夏天,世界上第一艘装备燃料电池的战斗潜艇开始进行为期9个月的海上试航。试航结果让人非常满意,同时PEM(质子交换膜)技术已经成熟,德国决定制造PEM燃料电池的新潜艇,命名为212型潜艇。

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212型潜艇

80年代德国已经不受吨位限制了,所以212型潜艇吨位超过以往任何一型,达到水下排水量1800吨,艇长53米,水下航速20节,采用X型舵。艇首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DMT线导鱼雷。212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装备火炮的潜艇,装备了一套Muraena自动火炮系统。

德国:我本不想造潜艇的,奈何朋友们太热情

212型潜艇可以在水深17米的浅水区域航行,这是世界上大部分潜艇做不到的。一套西门子-波马松电机和燃料电池AIP系统可以让潜艇在水下连续航行3周而无需上浮,一台经典的MTU柴油机提供水面航行动力。212型潜艇单艇造价3.7亿欧元,远低于法国同类型产品,同样是一款物美价廉的产品。

不过212型潜艇并没有用来外销,德国人将212的一些先进配置拿下,改装成214型潜艇专门用于外销,但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从打捞到自主研发成为世界常规潜艇第一梯队,德国人再一次展现了他们高超的工业制造能力,只是现在德国的水下狼群不会再出去随便咬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