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個話,幾乎婦孺皆知。那麼,“三皇”都是誰呢?

“三皇”說的出現

關於“三皇”,能查到最早使用這個說法的古文獻,應該是《周官》,或稍晚一些的《呂氏春秋》。

《周官》,傳為周公所作,記錄周代官制,歸於《周禮》。但其與周初官制並不相符。據說,《周禮》是漢初河間獻王從民間徵集的六國文字書籍。後人,特別是今文學派,認為是西漢劉歆的託偽之作。近年出土文獻證明,此書與《周禮》其他部分一樣,所記錄器物,與戰國以前的名稱一致。所以,認定此書當成書於戰國時期;且描述的,是一種理想狀態的政治制度與官員配置。《春官﹒外史》曰:“掌三皇五帝書”。

書裡沒說“三皇五帝”都是誰。

《呂氏春秋》的《孟春紀》曰——

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天地多麼偉大呀,繁育人民而不炫耀都是自己的子孫,成就一切而不據為己有。萬物承受天地的恩惠,得到好處,然而卻不知道這些從何而來。這也正是三皇五帝的品德。

“三皇”是誰呢?書裡也沒說。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呂氏春秋》,是秦王嬴政的“仲父”、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人寫的。他公元前237年被嬴政免職流放,兩年後自盡。就是說,這部書成書於公元前240年前後。

這兩部書裡,“三皇”說法最早被使用,其他先秦古籍中未見。

最早說到“三皇”具體指誰的,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其曰——

秦初並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改,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皆曰:“……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嬴政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李斯他們說“三皇”是天皇、地皇和泰皇。

這是關於“三皇”具體指誰的最早記載。

先秦的莊子,曾說道一個“泰氏”,很可能與前面說到的“泰皇”是一個人。《莊子﹒內篇﹒應帝王》說——

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

莊子把“泰氏”排於有虞氏之上,應該指的是“泰皇”。

又,《莊子﹒外篇﹒秋水》雲——

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

後人考證說,“泰”即是“太”,亦為“大”。這個“大皇”亦該是“泰氏”或“泰皇”。

《莊子》一書,有託偽的嫌疑,但主要指外篇,內篇一般認為出自莊子或其後學,當形成於戰國中後期——公元前350-前221之間。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稍晚於莊子的屈原,在《九歌》中說到“東皇太一”,並稱其為“上皇”。

現代著名史學家童書業說,之所以叫“東皇太一”,是因為——

東方於五行屬木,四時中屬春,行次皆最先,所謂“帝出於震”,在五行說支配下之宗教,東皇太一焉得不成天神中的最貴者。

屈原的學生宋玉,在《高唐賦》裡說——

有方之士,羨門高羨上成鬱林公樂聚毅,進純犧,禱璇室,醮諸神,禮太一,傳祝已具,言辭已畢。

《文選》對這段話的解釋是,“太一”與“諸神”相對,“太一”為最上最貴之神也。

這恰好佐證了童書業對《九歌》的解釋。

西漢淮南王劉安,與司馬遷同時。他組織編寫的《淮南子》,分別說到了“二皇”和“太皇”。其《繆稱篇》雲——

昔二皇鳳至於庭,三代至乎門,周室至乎澤,德彌粗,所至彌遠;德彌精,所至彌近。

這是說,二皇為三代以前之王。但其具有神性,《原道篇》說——

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風興雲蒸,事無不應,雷聲雨降,並應無窮。

在《精神篇》中,乾脆就把“二皇”稱為“二神”了。

《淮南子》亦說到“泰皇”和“太一”,稱其可以“處大廓之宇,遊無極之野”,顯然也是神仙了。這本書的《地形篇》還說到,泰皇居於崑崙之巔,那裡是眾帝居住之所,泰皇住在最高層。

這就是從戰國中期至公元前100年前後的漢初,“三皇”說的源起。可知此時,“三皇”,還比較含混且不確定的說法。

史學家楊寬認為,天皇地皇泰皇的“三皇”之說,起於太一出陰陽(天地)的宇宙起源神話。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三皇”說的演變

漢初開始,讖緯之學大盛。這些書中,對“三皇”的解釋首次發生了演變。

第一個改變,是把天皇地皇泰皇中的“泰皇”,改為了“人皇”。最著名的,是無名氏所撰的《春秋緯命歷序》。

這本書說,自開天闢地到春秋魯哀公獲麟,經歷了二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分為十紀,有過天皇十二兄弟,地皇十一兄弟,人皇九兄弟。其雲——

人皇出焉,駕六羽,乘雲谷口,兄弟九人,相似類別,分治九州。人皇治中輔,號曰握元。共治四萬一千六百歲。

此書在武帝之後成書,書中“人皇九首”,即九個兄弟的說法,應來自董仲舒《春秋繁露》的“九皇”之說。

顧頡剛、楊向奎等認為,“人皇”代替“泰皇”,是在西漢後期劉歆修正戰國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為“天地人三統說”基礎上形成的。“五德終始”,是講帝王朝代,按土、木、金、火、水往復循環命定取代的;“三統”,則認為帝王是“天人感應”、天人相副。

這一次改變,為後來的更重要的演變奠定了基礎。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其後的演變,從漢代開始,主要是 “三皇”變成了“五帝”之前的古帝。概括起來,有以下五種說法,先說前四種——

第一,伏羲、神農、燧人。見:《尚書大傳》;《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引《禮緯﹒含文嘉》禮緯;《曲禮正義》引《甄耀度》;《譙周古史考》等。

第二,伏羲、神農、祝融。見:《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引《禮號諡記》;《樂記正義》引《孝經緯﹒鉤命決》等。

第三,伏羲、女媧、神農。見:《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鬥樞》;《曲禮正義》引《運鬥樞》;《文選﹒東都賦﹒注》引《春秋緯﹒元命苞》;《呂氏春秋﹒用眾篇、孝行篇﹒注》;《水經﹒渭水﹒注》等。

第四,伏羲、神農、共工。見:《劉恕通鑑﹒外紀》引或說。

以上四種觀點中,均對伏羲、神農屬於“三皇”沒有異議。這是因為《易﹒繫辭傳》雲——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作。

《戰國策﹒趙策》亦云——

宓犧、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

伏羲和神農屬於“三皇”,是有先秦典籍依據的。

把燧人列入,依據的則是莊子和荀子。

莊子《繕性篇》說——

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消淳散樸。

其《至樂篇》又說——

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

荀子《正論篇》說——

何世而無嵬,何時而無瑣,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

按莊子和荀子的說法,燧人在黃帝之前,因而被一些漢儒列入“三皇”。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把祝融列入“三皇”,大概是依據《書﹒呂刑》

,其曰——

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鰥寡無蓋。

後人考證說,“黎”即“犂”,指祝融。他是絕地天通、分人神之界的人,自然可以進入“三皇”之列。

另外,《山海經》中亦說到祝融。《山海經》成書於戰國中後期。《莊子﹒胠篋篇》裡,也把祝融氏和伏羲氏、神農氏並提。

把女媧列入“三皇”,主要依據的是《楚辭》、《山海經》和《淮南子》。一是她與伏羲大約是兄妹關係;二是她在傳說中摶土造人,以其資格,可以列入“三皇”。

共工列入“三皇”,一是《左傳》中,把其與炎帝、太皞並列;二是《世經》堅持說伏羲、神農、共工是“三皇”。後人說,《世經》是西漢劉歆偽造之書。

除以上四種說法之外,還有一種說法,稱“三皇”為伏羲、神農、黃帝。因一般都贊成黃帝為“五帝之首”,這個說法,當時影響力不大,但在漢代以後,反而成為定製式認識。“三皇”指伏羲、神農、黃帝。“五帝”指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唐代在京師立廟祭祀;元代成宗元貞元年,詔令各州縣均須立廟通祀此“三皇”。

“三皇五帝”的“三皇”都是誰

道教對於“三皇”的修改。

東漢末年開始,道教發展迅速。其在自己的宗教理論和諸神架構方面,也逐漸完善。其中之一,就是構建了自己的“三皇”體系。

道教經典中的“三皇”,分為初期、中期、後期三組。

初期的“三皇”,還具人形。中期“三皇”,則變為人面蛇身或龍身,有一種說法,中地皇為有巢氏,中人皇為燧人氏。後期“三皇”, “天皇”為人首蛇身,即為即伏羲;“地皇”亦為人首蛇身,即女媧;“人皇”為牛首人身,即神農。漢代石刻畫像和帛畫即多此形象。

司馬遷寫《史記》,從黃帝開篇。他在五帝本紀的最後說,主要是年代太久遠了,材料也非常欠缺,因此他反覆考證,還親自去田野考古,選擇了最可信的材料(雅言),才把五帝本紀作為全書的開篇。

換句話說,司馬遷認為,黃帝之前的人和事,史料不足,多為傳說,所以不作為歷史來看待為好。

關於“三皇”,《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看法是——

中國傳說時代的古史系統。是隨著古代文明和文化的發展,經過戰國秦漢數次對古史傳說的綜合整理而逐步形成。

雖然有些並非實有其人,凝聚在每個名號中的事蹟,也是出於後人的整理,然而以伏羲、神農、燧人等為代表的生存技術的進步,如從靠採集、捕捉小動物為生到能夠獵取大獸、發明原始農業,從生食到學會用火乃至人工取火等,確在中華大地發生過;……這一古史系統儘管是後人總結歸納的,卻包含了真實歷史的影子。

這個判斷,比較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