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有多牛?最高境界在這句話中,學懂了的人不成大師也是明白人

眾所周知,易經學問別稱易學,易經學問以《易經》的基礎易理為經典,發展出各種各樣的學問。有實際運用的各種傳統術數,如:民間易

學家們常用的四柱八字、風水等術數,也有探究宇宙天人關係的學問,圈內人稱為易道,包括神仙丹道方面的學問也與易經密切相關,宗教與易經也有著密切聯繫,把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

兵家中有一派,他的核心精神就是易的精神,可以說,易經學問在中國歷史上方方面面都有體現和運用。所以古人稱易經是大道之源,尊為群經之首,一點也不為過

易經有多牛?最高境界在這句話中,學懂了的人不成大師也是明白人

筆者之前有說過,真正精通了易經學問,最高了,手拿一個羅盤辯方位,腰裡別三個銅板,兩雙眼睛觀象,一口辯才就可以走天下了,遇事看它入哪個卦,以卦論就行了,一點也不吹牛,有的讀者不信,還說這是道士的做派,實在是無知,好好研究下歷史。負責任的告訴諸位,易經學問就是這麼牛,是可以達到的,不過這種人,幾百年才出一個這樣的易學宗師。

有人曾問孔子:“你怎麼有這麼好的學問,懂那麼多的事”,孔子只回答了六個字:“吾道一以貫之”,意思是,我的學問是一通百通的,總有一個原則在那。

孔子所說的一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易經,說這話的人,完全是看了半截論語,《論語》下面就說了:“孔子的一,不過是忠恕二字。”

易經學問也有個中心思想在那裡,那就是:“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這句話的是說,陰陽二精氣的聚集,構成一個物體;當不聚集的時候,物不存在了,但是神還在,還在用,弄明白這兩點,就能知道一些人難以觀察,難以知道的一些東西。

易經有多牛?最高境界在這句話中,學懂了的人不成大師也是明白人

易道了是以天地為模型,它的一切符合宇宙間的規則,古代先人們上觀天文,下察地理,所以能知道一些常人不能察見的東西,體察到易道的人,能夠知道一切事物開始和結束,生成和消散的規律,一切不過是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罷了。

陰陽二氣氣聚成精,精聚則成形,化生萬物的形。所以,風水上學說:“一切有其形必有其靈”,但是這裡的靈不是單純只指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互反覆作用,時間催化的那個過程後形成的東西。

有生成就有消散,而萬物消散之後,形不在了,但是神還在,脫離了形而存在並且在對外作用,這便是“遊魂為變”。這個原始的“遊魂”又出來作用,加入到某個形體裡面,又構成了一個物。“遊魂”

獨立存在,也可以依附在形體之上,遊魂是虛擬的,物是實實在在的。

易經有多牛?最高境界在這句話中,學懂了的人不成大師也是明白人

看起來很深奧抽象,那我們該如何理解?實際上,筆者認為,一個物體,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學習可以弄清楚導致某件事事某個物的原因,它的對象,形成的過程。但是什

麼東西促使它形成的呢?換一句話說,是什麼東西促使陰陽二氣這樣互動而不那樣互動的呢?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神”、“遊魂”。

用現代語言說,“遊魂”就是物理規則、物理定律,一個物,一件事物理規則驅動物理元素形成的。看起來很像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理,但還有區別,因為一陰一陽之謂道說的是,一正一反的力量構成道,也就是太極。

而這裡的,其實物理規則裡面已經有太極了,物理元素裡面也有太極。兩者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又可以統一存在的。

易經有多牛?最高境界在這句話中,學懂了的人不成大師也是明白人

用老子的話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迨。”

這個“精氣”和“遊魂”要是我們弄清楚了,那就超神了,鬼神都怕你,一切由你自己掌握,實際上也沒有鬼神,世俗鬼神都是我們人自己創造出來了。這裡的鬼神指的是含有“遊魂”的某事某物,弄清楚了之後,就可以統御它。

易經學問的最大精髓就在於此,知神知形再控形神合一的物,學好了易經學問, 你就可以改變事物的結果,因為你事前已經完全知道了所有,這邊是易道的最高境界。筆者覺得,這種狀態可能就是超越了維度,是從高維角度看低維,所以一切清楚,一切具足。

易經有多牛?最高境界在這句話中,學懂了的人不成大師也是明白人

這種狀態可以看透生死,生死是人為的觀念,不過是生成了然後消散然後又生成,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生即是死的開始,死即是生的開始。

不知道大家清楚了沒,領悟到了沒,筆者可能還沒有表達清楚,也很難表達清楚,像我們這種境界的人,只能是給你用那個本來東西而衍生的其他東西來表述,然後大家自己去悟那個本來東西,說不定哪天大家一下就自己清楚了。

若喜歡本文,請收藏和轉發出去吧,感謝支持,感謝關注,祝大家大吉大利,六事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