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如何让诸葛亮通过水镜及徐庶向刘备推销自己的?

张芳永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让诸葛亮通过水镜先生和徐庶推销自己,有着一番曲折过程。

一、当时的大背景

还在曹操与袁绍大战于河北时,刘备联合刘辟等人,借得数万人马乘机袭击许都,想一举端掉曹操老巢,实现汉献帝衣带诏所托。结果曹操回师抗击,大败刘备。刘备仅余数千人逃亡,后依附荆州刘表。

曹操灭袁绍后大举南下,想平荆楚,灭东吴一统天下。而荆州刘表则老病相加,其后妻蔡夫人掌权,她无心抗曹而是在谋求让自己的幼子刘琮继位,迫害非己所出的长子刘琦,同时十分排斥刘备。

刘备劝刘表不要废长立幼,为蔡夫人所知,决意设宴席安排伏兵杀刘备。刘备得知后逃席,被蔡夫人之弟蔡帽追杀,幸亏刘备骑的一匹叫"的驴"的快马,及时摆脱了追兵。但是,在过一个叫檀溪的溪流时的驴马陷入泥中,眼看追兵将至刘备绝望时,这的驴马奋起飞跃檀溪,刘备侥幸逃掉。谁知因祸得福,刘备逃亡在一荒山之地遇到了神仙般的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

二、两度推荐,卧龙出山

按理,诸葛亮早就有心辅佐刘备,但无人引荐,而且相互没有信任度,没有高人撮合显然不行。刘备意外遇司马徽,双方都是个极好的契机。刘备向司马徽请教,谈起自己的志向,并问起自己每次失败的原因,司马徽告诉他是身边没有得力的人才。刘备请其推荐人才时,司马徽说出了一个让刘备震撼的话:"卧龙”“风雏"能得一人即可安天下。这是让刘备首次得知卧龙诸葛亮其人,这激起了刘备寻找人才的欲望。



另外,有一个大贤之人叫徐庶,他为施展才华也在寻找明主。正好刘备则求贤若渴,他们相遇后刘备委以重任。刘备军队在徐庶调度下,连败曹操手下大将曹仁、李典,并夺取樊城。此时曹操领教了徐庶的本领,很是气恼,便抓了徐庶母亲,以此要挟徐庶离开刘备投靠自己,徐庶无奈只好离开刘备。



刘备目送除庶远去非常伤心,这时徐庶突然勒马回来,刘备惊喜以为他会留下,但他去意已决,他回来是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当刘备问道他的才干与诸葛亮相比如何时,徐庶说:“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先有水镜先生推举名仕,后有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

三、罗贯中笔下的成功推销

如果早在司马徽推荐时,刘备即与诸葛亮相会,显然条件不成熟,刘备不会过早信任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年青人,并不会把权力托付给他。那么诸葛亮再有才也将会难于发挥了,所以才有罗贯中安排徐庶出场再度推介诸葛亮。徐庶的才干刘备已经亲眼目睹,诸葛亮才干更甚,当然就会让刘备心悦诚服。


这两次推荐或许有诸葛亮特意安排的成份。他先通过水镜先生的推荐,形成初步印象,后来徐庶离开刘备诸葛亮肯定知情,他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推销自己,让徐庶再度推荐。虽罗贯中未在书中写明,但这种设想是可成立的。

三顾茅庐则完全是诸葛亮故意设定的,旨在考验刘备的诚心以及提高自己的身价。这些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刘备的绝对信任并委以重任,才有了博望坡伏击战和火烧新野两大战役胜利。试想,古人往往用杀敢于抗命的大将来立威,而诸葛亮绝对不能用此法,关羽张飞赵云他一个都动不了,所以作为智者,诸葛亮用了更为高明的手段推销自己,成功的在刘备集团获取了地位,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


湘水微波


水镜先生先推荐的伏龙凤雏。徐庶是个引子。

刘备马跃澶溪,受牧童招引,往见水镜先生。

二人经过一番谈吐之后,水镜曰:“今天下奇才尽皆于此,公当往求之”。

玄德急问之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

水镜曰:“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

水镜抚掌大笑好,好!玄德再问。

水镜曰:“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晚,明日告之”。

可还没等刘备找到诸葛亮和庞统的时候,徐庶送上门来了。

徐庶为什么会主动找到刘备呢?

徐庶、诸葛亮和庞统都是水镜先生的弟子。水镜先生司马徽告诉徐庶可以出去寻找明主,发挥自己才能了。并指点徐庶明主是谁以及怎么才能找到他。

是夜,玄德因思水镜之言,久不成寐。适逢徐庶夜访水镜,欲投刘表,被水镜言说:“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奈何轻身自投刘表,今日英雄只在眼前”。

于是刘备正骑着宝马的时候遇到了徐庶,与徐庶相谈甚欢,更是知道徐庶就是水镜先生的弟子,立刻拜徐庶为军师。

后来徐庶被逼到曹操手下做事,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徐庶走马荐诸葛。

刘备问曰:”此人之德才,比先生何如?”

庶曰:”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罗贯中通过烘云托月的手法,把刘备和读者,引向了三顿茅庐、历三往而得见。


俗人张先生


《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书写是诸葛亮通过水镜及徐庶的推荐向刘备营销自己的。

刘备马跃澶溪,策马而行,日渐西沉,受牧童招引,往见水镜先生。

二人经过一番谈吐之后,水镜曰:“今天下奇才尽皆于此,公当往求之”。

玄德急问之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

水镜曰:“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水镜抚掌大笑好,好!玄德再问。水镜曰:“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晚,明日告之”。

是夜,玄德因思水镜之言,久不成寐。适逢徐庶夜访水镜,欲投刘表,被水镜言说:“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奈何轻身自投刘表,今日英雄只在眼前”。

后徐庶隐名单福,跟随刘备。而后曹操假伪其母书信,离去之时走马荐诸葛。刘备问曰:”此人之德才,比先生何如?”庶曰:”譬如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一言以蔽之,罗老先生通过烘云托月的艺术描写手法,一步步把刘备和读者,引向了三顿茅庐、历三往而得见。使刘备和读者急切想见到诸葛亮的心情产生了更深一层的共鸣!








净心修道


刘备刚谋天下时急需人才,在徐庶的举荐下,带着关羽和张飞去隆中草屋请诸葛亮,而恰巧这天诸葛亮出门办事去了。野史记载,诸葛亮上算五十年下算五十年,既然诸葛亮早知道有贵人来访,为何还要避而不见呢?这恰恰正是诸葛亮的精明之处,他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真理,自己久居隆中从没有带兵出征的经验,神算孔明也只是在朋友们之间相传,怎么能让贵人真正的认可自己,并且心甘情愿的委以重任这是一种技巧。同时他也在观察试探刘备,毕竟君臣要天长日久常相伴,英明的主公就是战场上最默契的战友,主公仁厚慈爱才可得天下人心,才是百姓意愿所向,才能成就一番伟业。诸葛亮的骄傲注定他一生绝不会侍奉两个主公,此时必须慎重选择,择良木而栖。所以刘备第二次来访时,他“正好”又不在,刘备斋戒三日,沐浴更衣第三次来访时又“恰巧”诸葛亮在睡觉。

他的欲拒还迎成功勾起了刘备的好奇心,所以在他睡醒“急匆匆”出迎时,刘备的内心定是激动不已,二人在草庐中详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回顾过往,分析当下,展望未来,非常贴切的迎合了刘备人生的宏伟大志,一时让刘备如获至宝,坚定了恭迎诸葛亮出山的决心。事实证明诸葛亮推销自己的手段非常成功,直接被刘备拜为军师。而诸葛亮也用智慧才学向刘备证明,自己当初隆中的言谈并不是纸上谈兵,他助刘备夺得荆州,建立蜀汉,最终和曹魏孙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仍然兢兢业业辅佐刘禅,为了刘氏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毕生心血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本是凡间人偶座天上客


刘备想水镜先生司马徽出山,而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并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还没等刘备找到诸葛亮和庞统的时候,徐庶送上门来了。

徐庶为什么会主动找到刘备呢?

徐庶、诸葛亮和庞统都是水镜先生的弟子。水镜先生司马徽告诉徐庶可以出去寻找明主,发挥自己才能了。并指点徐庶明主是谁以及怎么才能找到他。

于是刘备正骑着宝马的时候遇到了徐庶,与徐庶相谈甚欢,更是知道徐庶就是水镜先生的弟子,立刻拜徐庶为军师。

后来徐庶被逼到曹操手下做事,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而司马徽给刘备推荐人选的时候只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并未推荐徐庶,反而让徐庶自己去找上门呢?

一、诸葛亮的才华在徐庶之上,很多大佬都不会一开始就发大招。

二、徐庶出山只为考验刘备,看看刘备值不值他水镜先生最得意的弟子去辅佐。

三、徐庶先上,展现自己弟子到底有多强,打响水镜先生弟子的名声。为能力更强的诸葛亮出山后受重用程度垫定基础。


f梦飞翔f


刘备想水镜先生司马徽出山,而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并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还没等刘备找到诸葛亮和庞统的时候,徐庶送上门来了。

徐庶为什么会主动找到刘备呢?

徐庶、诸葛亮和庞统都是水镜先生的弟子。水镜先生司马徽告诉徐庶可以出去寻找明主,发挥自己才能了。并指点徐庶明主是谁以及怎么才能找到他。

于是刘备正骑着宝马的时候遇到了徐庶,与徐庶相谈甚欢,更是知道徐庶就是水镜先生的弟子,立刻拜徐庶为军师。

后来徐庶被逼到曹操手下做事,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而司马徽给刘备推荐人选的时候只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并未推荐徐庶,反而让徐庶自己去找上门呢?

一、诸葛亮的才华在徐庶之上,很多大佬都不会一开始就发大招。

二、徐庶出山只为考验刘备,看看刘备值不值他水镜先生最得意的弟子去辅佐。

三、徐庶先上,展现自己弟子到底有多强,打响水镜先生弟子的名声。为能力更强的诸葛亮出山后受重用程度垫定基础。




张继劳


《三国演义》罗贯中如何让诸葛亮通过水镜先生和徐庶推销自已的,诸葛亮出山,把三国演义推向了高潮和巅峰,因为诸葛亮的出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因此,为了迎接诸葛亮的隆重出山,罗贯中设计了诸葛亮和他的荆襄名士,导演的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这场戏有四场大戏:

(一)神遇(二)推荐(三)试探(四)相逢

第一场神遇。(1)刘备自已的神遇。

荆州蔡夫人怀疑刘备有吞并荆州之心,于是密召蔡瑁商议,要在馆舍杀死刘备,蔡瑁此计未成,又生一计,请刘备参加宴会,在城门埋伏刀斧手,因为西门前面有檀溪山阻隔,虽有万数之众,也不容易过,所以没有人把守,刘备知道情况后,慌忙骑上的卢宝马,从西门逃脱,蔡瑁在后面追。

刘备到了檀溪山边上,看这大溪足有十多米宽,水流湍急,后面追兵而至。刘备没有办法,只得纵马下溪,但只走了几步,马的前蹄又陷在泥泞水里,这时刘备扬起鞭大声呼喊:的卢马呵,的卢马呵,你今天要害我!话刚说完,那马忽然从水中跃起,一跃三丈,刘备腾云驾雾般飞到了西岸。突如而来这一番惊险,刘备似乎还在似醉似梦中,禁不住想:这既宽又大的溪水一跃而过,真是老天对我的厚爱!

通过刘备的遭遇,来神话刘备,说明刘备不一般的人,你有如此传奇经历,更应该有神奇的人辅佐你,下面的故事更精彩至极,一切都是上天冥冥之中按排好了一样。

(2)神遇司马徽名土。

刘备跃马过溪正在行走间,只见一牧童跨牛背上吹笛而来,那个牧童问他你是刘皇叔刘玄德吗?刘备惊问你只是一个乡村小童怎么知道我的姓名?牧童说:是我师父告诉我的,他说今天有客人到,这个人叫刘玄德,身长七尺,垂手过膝,眼眼能看到自己的耳朵,是当今社会的英雄。刘备问:你师父是何人?牧童答:我师父复姓司马,名微,字德操,颖川人,道号:水镜先生。刘备又说:我就是刘玄德,你领我去拜见你师父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刘备刚遭受险境,又迎来一番惊喜。难到不是天大的喜讯吗?他今天发生的事,以及来到这个地方,早就有人知道了,并且请他过去谈古论今,你说神奇不神奇。

牧童便领着刘备来到庄里,刚到门前,一阵悠美琴声传来,忽然又停住了,但见一人笑着出来,其人松形鹤骨,气度非风。刘备忙施礼说:在下刘玄德。水镜忙还礼说:刘将军今天幸免大难。刘备听了惊奇不已。水镜说:刘将军为何逃难到这里。于是刘备把在荆州的事全部告知,

刘备今天遭此大难,水镜先生说的准不准,刘备听了只有惊讶,而且还有敬佩,所以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水镜又说:我观察刘将军的气色,我就已经知道了。我很早就听到刘将军的大名,什么原因使你到现在还如此落魄。刘备说:我的人生坎坷不平,才到了今天的地步。水镜说:不是这样吧,最主要原因还是刘将军身边,没有人才辅佐你。刘备说:我文有孙乾、糜竺之辈,武有关、张之流,他们忠心耿耿,尽力辅助我。水镜说:关、张是万人敌,可惜不是善用人之人;孔乾、糜竺只是白面书生,并不是治国安邦的人才。刘备忙说:我也想求这样贤人志士,可是我没有遇到。

水镜先生谈话艺术高超,因势利导,谆谆教诲,把刘备一步步引入他的思路之中,把刘备今天的失败,造成的原因,让刘备自己醒悟,自己身边最缺就是人才,人才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水镜说:孔子说过有十户人居住的地方,就必会有忠诚信义之人,怎么会没有人呢?水镜又进一步说:荆州这个地方就是刘将军的安命之身,今天下奇才都在这里,你应当去求啊。刘备急问:奇才在那里?水镜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说:卧龙、凤雏是什么人?水镜抚掌大笑:好!好!刘备再问,水镜说:天色已晚,刘将军暂宿一夜,明日再叙。

千言万语,水镜终于说出了谈话的中心,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也是刘备所求的,但还不到说出的时候,还要一步步来。

第二天,刘备再问:卧龙、凤雏是那里人?水镜只笑说:好!好!刘备拜请水镜出山相助,水镜说:我山村野夫,不是治国安民的人才,你放心,会有强我十倍的人来助你,你应该诚心去访求。正谈论间,赵云率军来了,于是辞别水镜先生回县城。

由天下知名人士司马徽,水镜先生导演第一场戏,终于把卧龙成功引出来,让刘备知道这个人,就是他渴求的人才。

第二场推荐(1)徐庶的推荐。

徐庶推荐如下:此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是汉司隶校诸候丰之后,其父诸候硅,曾任泰山郡丞,早已逝世;诸葛亮以后跟着叔父诸候玄生活,诸候玄因为与刘表有旧情,就全家搬来襄阳住,诸候玄死了后,诸葛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喜欢长吟《梁父吟》,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山冈,名卧龙岗,因此自号为卧龙先生。徐庶赞美溢于言表:

诸葛亮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徐庶又劝刘备说:诸葛亮乃当世之绝代奇才,希望你加紧时间,放下身份去拜访他,如果他同意辅佐你,你何愁天下不定!

刘备听到徐庶说的话,方才明白水镜先生的含意,如梦方醒决定同关张前去南阳请孔明。

徐庶推荐诸葛亮,更具有真实和信任感,因为他曾任刘备军师,刘备也了解徐庶的为人,徐庶的推荐是对诸葛亮纯真友谊的回报,徐庶对诸葛亮进行了高度的赞美,表现了自己的无私和真诚,徐庶的推荐使事情明朗化,同时形势发展对刘备不利,刘表逝世及曹操进攻荆州,迫使刘备下定决心,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

(2)水镜先生再次推荐

水镜先生亲登刘备府门,推荐诸葛亮。水镜说:孔明每常自比管仲、乐毅,他的才能不可估量。关羽在旁边说:我知道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名人,功高盖世,孔明和他们作比较,是不是太过份了。水镜说:以我的观察看,孔明还有二人比之。关羽问:那两个人,

水镜说: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人听了愕然。水镜辞行出门,仰天大笑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水镜先生的再次推荐,让刘备更加坚定了拜访诸葛亮的信心,水镜先生在刘备心中,早成为一个智者形象,对他敬佩至极。水镜先生生逢乱世是一个隐士,但是心怀天下,是一位贤者隐士,也是一位名师,值得大家尊重。

第三场试探。刘备三顾茅庐是一种试探,看刘备是否是真心,刘备碰到诸葛亮的朋友也是一种试探,朋友关心孔明是否遇到真正的明主。

(1)一顾茅庐,博陵崔州平一问何故见孔明。

刘备第一次来到茅庐,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问刘备,你为了什么来找孔明?刘备答:求安邦定国之策。崔州平说:自古以来,治乱无常,由治而人乱,由乱而人治,是一种命数,你既使找孔明,他也恐怕无能为力,徒费心力,既然是命之所数,还是不要强求为好。刘备说:我身为汉室宗亲,匡扶汉室是我的责任,岂能用命数来定。

崔州平的回答显然是一种嘲弄和讥讽,是故意而为之,故意习难刘备,一看他是否真心;二看他是否有坚定的信心和目标,刘备的回答应该是满意的。

(2)二顾茅庐 ,刘备遭受了诸葛亮朋友的冷漠和无情的接待,看刘备是否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刘备再次来到茅庐,碰到孔明两位好友,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他俩作歌大唱:奉劝刘备不要追求英雄功名,关心天下大事,作好自已就行了。刘备不理,邀请他们说:我去拜访卧龙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希望与你们同行,共商天下大事。石广元说:我们都是山村野夫,不懂治国安民之事,你还是自己去找卧龙吧。

刘备这一次显然是受到冷遇,孔明的朋友表示了冷漠无情的态度,好像在说:我们对天下大事不感兴趣,你还一次次来这干啥,无聊不无聊,这次是看刘备有没有永久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刘备在走的时候,碰上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这个按排应该是巧妙而重要的,别小看黄承彦,他也是荆襄的名士 ,在当地是有名望士族,而且势力强大,这显然也是向刘备表示一种力量,你刘备是刘皇叔,我诸葛亮也不是吃素的。有才华也有权势。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喜相逢。刘备和孔明的结合,是珠壁联合,在古代历史留下千古美名。

历尽曲折,刘备和孔明萍水相逢于南阳茅庐之中,刘备四十六岁了,在古代已经迈入老年阶级,而诸葛亮才二十六岁正是人生黄金时期。

刘备和孔明在三尺茅庐之中,孔明为刘备制订了战略规划 ,具体的实施步骤,未来之中,孔明的设想基本都实现了,自从有了隆中对,刘备的命运就焕然一新了,逐步走上成功的阶梯。

诸葛亮的出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身影在历史一旦闪现,历史迅速发生了逆转,三足鼎立,诸葛亮功不可磨。

诸葛亮的出山,精彩纷呈,成功谋划了自己人生第一步。让我感慨万千的是,做人当做孔明,诸葛亮不但自己有才华,而且有名师指点迷津,让孔明走好人生每一步;更可喜是,孔明有一帮真诚无私的朋友,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与孔明的成功也密不可分。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第一回提到隆中,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徐庶。徐庶帮助刘 备打败曹仁后,因收到曹操伪造其母的家书,得知老母被曹操囚禁,赶往许昌之前对刘备说:“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千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徐庶不仅指出诸葛亮的隐居地点是 “隆中”,而且说明“隆中”是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地方。

第二回提到隆中,是刘备打算前去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小说写道:“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因为恰巧司马徽来访,刘备没有去成。这是紧接徐庶推荐诸葛亮之后发生的情况,刘备自然明白,要拜访诸葛亮,必须去隆中。但是刘备这次在与司马徽谈话中曾询问对方: “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刘备说的“南阳诸葛亮”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南阳”是就诸葛亮的籍贯而言的。古人一般以州、郡或县作为籍贯,而没有以生活的地点为籍贯的。

  第三回提到隆中,是司马徽拜访刘备的第二天,刘备第一次去拜访诸葛亮。

  小说写道:“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他们刚到山下,听到田间农夫边耕种边唱歌,歌词中有两句是“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打听之后,才知道是“卧龙先生所作的”。这表明诸葛亮也把“南阳”当作自己的籍贯了。刘备这次拜访,因诸葛亮外出而未能见面,但小说的作者却两次描写了隆中景物。一是刘备来隆中时“遥望卧龙冈”之所见:“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果然清景异常”;二是刘备回新野时“勒马回观隆中景物”,只见“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这些景物描写,基本上反映了当时隆中风物的特征。

第四回提到诸葛亮的隐居地,作者则明说卧龙冈,实指隆中。刘备第一次去隆中拜见诸葛亮未遇,“回至新野,过了数日”,听人说“卧龙先生已回矣”,决定第二次去拜访。这一次,他是与关羽、张飞等人冒着“凛凛”的“朔风”和“霏霏”的“瑞雪”,在严寒的隆冬前往的。因诸葛亮外出未归,又未能相见。在这次拜访过程中,罗贯中没有提到“隆中”二字,却三次提到“卧龙冈”:“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这是前去拜访;“正值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快不已”,这是愁闷而归;“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这是罗贯中引用后人“道玄德风雪访孔明”诗中的两句。

  这卧龙冈是不是罗贯中故意留下的模糊概念呢?当然不是,在罗贯中的笔下,卧龙冈就是隆中的别称。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小说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到诸葛亮“家于襄阳”之后,紧接着又说:“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卧龙先生’。

  第五回提到隆中,是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刘备因“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于是同关羽、张飞“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房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罗贯中又一次点明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在这次拜访过程中,小说三次提到的“南阳”,仍然不是诸葛亮的隐居地点。第一次提到“南阳”是诸葛亮刚见到刘备表示自谦和感激时说的一段话,诸葛亮说:“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诸葛亮自称“南阳野人”,说明他又一次把“南阳”郡作为自己的籍贯了。第二、三两次是小说在写了这次拜访后引用的两首古诗中提到的:一是“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一是“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这是后人对“南阳”为诸葛亮籍贯的首肯了。


FHZ付华珍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空城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七纵孟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取南郡空城计七擒孟获天水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