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奋进新时代的平山“保尔·柯察金”——记平山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奋进新时代的平山“保尔·柯察金”——记平山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龙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从孩提时代起就深深刻在了他心里,参加工作后也时刻激励着他不断奋进。

在平山县政府办楼梯上,在旅发大会项目工地上,抑或在处置非法集资一线,如果你能遇到一个拐着腿走路,40多岁的青年干部,胸前佩戴党徽,中等身材但精神矍铄,谈起工作,激情亢奋,声音洪亮, 特别热心又思路清晰的人,他就是陈龙。

陈龙,是土生土长的平山县西柏坡人,全省人防专项整治大会推广他成功探索的“平山经验”;他腿里嵌着两块钢板,拐着腿奔波在市、省旅发大会一线,手绘路线图,探索“数字旅发”,宣讲平山;他拄着拐杖挺身而出,用行动兑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承诺,暖心群众。

一名普通的青年干部,三年时间遭遇两次车祸, 经历三次大手术、五次住院,却始终跟命运抗争,顽强奋斗在工作第一线,被大家称为“奋进新时代的平山‘保尔·柯察金’”。

面对群众切身困难,党的干部唯有殚精竭力,为民解忧,才能让群众暖心欢心

“如果不是他,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供上水供上暖!”7月25日,平山县城中天神韵小区居民柴晓燕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从寒心到暖心”的往事。

“执政为民、心系百姓”“为民解忧、情暖群众”。2015年11月,太行山的冬天已经来临。上百人熙攘着把锦旗送到了平山县人民政府,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家里暖和了,俺们老百姓的心里热乎了!”

而一周前,他们却是因为管网费问题,难于供热,堵了县政府的大门。陈龙作为县政府办主管副主任,拄着拐杖被人扶着费力的登上执勤台,对几百名前来要说法的群众,高声说道:“我叫陈龙!你们的问题我来管,大家都记上我的电话!”“你们的问题能管好,一周内确保供暖!”“你们的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家一天不供暖!”

“群众的烦心事是大事,咱不能不管。对群众的承诺就得立马兑现!”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陈龙因为车祸双腿多发粉碎性骨折,拄着拐杖上班还不到一个月,伤腿里还嵌着钢板呢!

来回奔波在10个小区,东奔西走、上上下下,找准症结、探索方法,开现场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一周时间,10个小区上千余户的冬季供暖问题顺利解决了,陈龙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对群众的承诺。

圣地汇金港20楼住着一位老人,她过了一段时间“没水没暖”日子。当问题解决后,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攥着陈龙的手十分激动:“你身体是这个样子,心里还这么惦记着老百姓的事儿!”

群众温暖了、满意了,陈龙却倒下了。由于夜以继日,奔波劳累,伤腿负担太重,骨头愈合缓慢, 2016年2月6日上午,距春节仅有一天的日子,在单位上楼时,陈龙左腿内40cm的钢板突然断裂,重重摔倒在楼梯上,无法动弹。

陈龙再次住进了医院,可看到群众给自己发来感人肺腑的感谢信息,想到群众那真诚的笑脸,病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的陈龙噙着眼泪笑了,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值得!

一心为公的人,他会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由于做过两次大手术,对腿部肌肉、骨头等伤害极大,伤腿久久不能痊愈,万般无奈之下,2017年3月23日,陈龙咬牙在省三院又做了第三次手术,术后不到两周,他从前来看望他的同事们口中得知,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忙着慰问走访、分包解决退役军人困难的事儿,因他住院没分任务。

“我是党员,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搞特殊。不能走就躺着回去”,陈龙向单位请求,分包了退役军人朱海涛。他不顾医生、护士们的强烈反对,执意要去走访。由于根本不能站立、伤口还在流血,他就让家人抬着坐上轮椅。在骨伤科干了一辈子的冯文岭主任,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了,掩面感叹:“我这一把年纪,从未见过这样执着的人”。陈龙硬是坐轮椅乘车从省三院到了南甸镇见到了朱海涛,并为他联系工作、解决困难。看到坐着轮椅前来看望自己的陈龙, 一米八的铮铮硬汉朱海涛实在憋不住眼泪,泣不成声地说:“你都这样了,还牵挂着我,我一切都好,可是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呀!”

韩全明,平山县营里村人,曾在当地的黑木耳基地以扶贫资金入股,并在园区就业,因担心分不了红影响自家的收益,韩全明多次找园区找村干部协调不成而闷闷不乐。

作为“户贷企用”整改专班负责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下村入乡、深入企业,详细了解金融扶贫各种情况,沟通协调、政策指导、督促督导、加大风险防控力度等,把脉问诊后方可对症下药,很快督促园区为韩全明发放利益分红,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此次13家企业完成整改,共为全县6个企业、15个乡镇1181户群众发放扶贫补贴294万余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的干部唯有挺身而出,担当作为,才能对得起胸前党徽

2018年,平山县承办石家庄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自己几次住院,已经耽误了很多工作。”陈龙经常对家人说,自己得把落下的工作补回来,才能安慰自己,才不辜负社会好心人的关爱。

“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我们兄弟俩不容易,多亏社会上的好心人捐助关爱,才使全家渡过难关、自己长大成人。今天我只有干好工作,才能回报社会, 才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陈龙出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热土上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老区干部群众的奋进故事……陈龙从小耳濡目染,在他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特别是他的父亲作为西柏坡纪念馆的第一代建设者,彻夜在土屋的破桌上绘图、设计, 废寝忘食奔波在建设工地上,饿了就吃干馒头、咸菜丁,最终积劳成疾,病倒在建国四十周年前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接班人,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陈龙在第三次术后康复阶段,由于旅发大会时间紧迫,工作繁重,他不顾医生的劝说和家人的反对, 拖着病腿,一瘸一拐来到县旅发大会指挥部办公室, 主动请缨担任项目组组长,全身心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

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杂,时间迫在眉睫,连续加班、昼夜奋战是常态。陈龙拖着“瘸腿”,白天下乡督导推进工作,晚上加班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推进措施。每天下来,陈龙的伤腿浮肿瘀血,几乎不能动弹。人们常见他工作间隙,或穿着拖鞋,或在座椅上躺靠一会儿,其实是伤脚浮肿已穿不进鞋子,伤腿疲累已支撑不住身体。

有一次,冒着酷暑烈日,陈龙到李家庄督导项目进展,由于过度劳累,伤腿无力,下车时他“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巨大的疼痛,让这个从不叫苦叫累的铁汉子立刻流出了眼泪。同事们劝陈龙休息,他笑着说:“这么忙,再苦再累也得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从此,人们开始悄悄喊他“钢板硬汉”。

旅发大会筹备工作前期,谋划项目、策划业态、组织调研,同时对接规划设计、宣传片拍摄、开闭幕式等10多个团队;攻坚阶段,督导项目建设,解决项目问题,策划观摩路线;冲刺阶段,督促项目收尾, 确定观摩大、小线路,撰写微线路解说词;决胜阶段,加入会务小组,参与会务活动组织,引导嘉宾观摩;旅发大会结束后,立即投入到对外宣讲、培训讲解员、接待各地参观团的任务中;而后,直接过渡到省旅发大会筹备工作中……哪里需要,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一路走来,陈龙成为旅发大会各项工作都参与策划和实施的唯一工作组长。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干部唯有大胆创新,冲破藩篱,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无论哪项工作,陈龙总是点子最多、办法最多,能用最好的办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面对承办旅发大会这项全新的任务,一无实战经验,二不能照抄照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际工作中去探索。为了便于统筹协调,陈龙总结编印了旅发小助手,旅发办人手一本;为了更加直观,陈龙利用师范美术功底手绘观摩路线图;为了便于记忆和讲解,归纳了“数字旅发”等,陈龙被同事们称为“旅发专家”、“旅发活字典”。

2018年底,全国范围开展了人防系统专项整治行动。因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大,情况较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当时陈龙已调任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岗位, 可以不再负责此项工作。但工作上决不服输的他,以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立下誓言:“完不成任务,决不卸任!”

陈龙的母亲年近七旬,是县城里的一名环卫工, 工作时由于雪后路滑,不慎跌倒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住院。当时正是人防专项整治的开头阶段,一点儿不能耽误,他把母亲安置到医院后,就让爱人请假和远在北京的弟弟来轮流照顾母亲。

7月28日凌晨,陈龙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下了第43条“要事”记录:筹备下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拟验收工作。这是陈龙一天的工作量。

一个“敢”字。顶着被问责、遭误解的压力,他组织专班、果断处置,面对复杂情况,敢为人先,创造性提出“1+4+5”工作机制,一个专班聚合力,四个靶向齐发力,五个一批解难题,探索出了“平山经验”,使平山县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整改任务,追缴人防易地建设费5000多万元,为国家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平山成为全省学习取经的示范县。而对于病床上的母亲,他自己却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心里落下愧疚和遗憾。

陈龙同时身兼六个工作专班负责人。虽然件件工作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需要死死盯、一线抓、促落实,但在平山“保尔·柯察金”面前,他却是熟练的“钢琴家”,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各项工作,使后进工作变先进,先进工作树标杆,标杆工作创典范。一个“硬”字。陈龙对自己铁石心肠,主动为自己上发条、揽硬活。同事们笑着说,陈龙工作的诀窍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几近苛刻,他对自己的要求超出常规,对工作的标准常人难以接受。他从时间上、要求上,做到两个“三最”:一是到单位最早, 离单位最晚,每天行路最多;二是工作标准最高,工作思路最清,工作方法最多。

一个“情”字。陈龙对群众掏出心窝子,事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好口碑,树立好形象。对工作有激情, 对群众有温情,对自己很无情。按照医嘱,2018年底陈龙就应该做取钢板手术。但因工作繁忙,他一直抽不出时间,一拖再拖,至今未做手术。医生打电话一再催促,并告诫,再拖有可能落下残疾。家人也一再埋怨:“再忙也要顾身体啊!实在没办法了,他就皱皱眉:“快有时间了,等手头上几个非法集资案处理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省市验收了,等省旅发大会召开了,我就去取出钢板!”。陈龙还要面临第四次大手术。

陈龙始终以活着干、死了算的壮志豪情,以敢碰硬、善攻坚的实干精神,以甘奉献、解民忧的公仆意识,不知疲倦、永不止步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

来源│中共平山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审│邢建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奋进新时代的平山“保尔·柯察金”——记平山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