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江瑞
南京“減負”風波,鬧得沸沸揚揚!
在中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中小學減負”都是一個“偽命題”,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能拍腦袋決定,要充分調研,聽聽老百姓的呼聲,才能制定出好政策。
多年前,專家為了給小學生減負,制定了三點半放學的政策,結果給成千上萬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一、減負措施之一,早放學!
有的家長無法接孩子,就辭職做起了家庭主婦;有些上班族,為了接孩子,早早的“逃班”,領導有時候也睜隻眼,閉隻眼;無法“逃班”的家長,要麼把孩子送進了學屋,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要麼把老人接來專門接送孩子,讓本來緊湊的住房更加擁擠。
這個政策引發普遍不滿,所以當“有償課後服務”出現之後,即便是“有償”,學校變成了“學屋”,家長們也拍手稱快。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天坐七八個小時確實非常辛苦,但是減負,難道只是早放學嗎?學校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社團活動,不比把學生放出去更好嗎?
早放學的結果,只是把孩子從學校推到輔導班而已!家長花錢更多了,孩子學校更差了。
減負,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二、減負措施之二,不準帶作業去學校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不允許帶作業去學校,作業要求家長檢查,這不是胡鬧嗎?但是這種荒唐的措施,不僅在南京存在,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
學校減負,就是把檢查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學校的老師,請問不檢查作業,能掌握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嗎?請問專家,家長有時間、有能力輔導高年級孩子的作業嗎?
減負,增加了家長精神的負擔!
三、減負措施之三,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佈分數
學生上學時,會遇到督查人員盤完:作業做到幾點?上課時,會突然有人到教室翻書,查看學生的書包裡有沒有課外配套的輔導資料等,這都是減負措施。
上次去開家長會,老師抱怨,現在什麼資料都沒有了,只有一本課本和一本課後練習冊,但是這些題量,怎麼能練得紮實?老師說真不行,我們老師自己給學生買,買那種便宜的,2元一套,一個班也就100多元。家長們聽到很同情,當即決定由家委會的負責人統一購買,結果語數外都配上了練習冊。
這種減負措施,有點像“掩耳盜鈴”,老師教著學生說假話,老師和家長一起來應對檢查。這樣的減負,意義何在?
四、不正確的減負措施,就是“製造學渣”
我孩子所在的班級的家長,有上班族,有家庭主婦,有在學校旁邊的菜市場做小買賣的家長,總體而言,上班族的孩子,成績最好;做小買賣的家庭的孩子,成績墊底。每次經過菜市場,都看到很多小學生抱著手機玩遊戲,因為孩子放學的時候,正是家長忙著賣菜的時候,他們顧不上孩子,所以給孩子一個手機。孩子回家不做作業,家長沒有時間督促,沒有時間檢查,這樣的結果就是從一年級開始,這些孩子就成了“學渣”。
減負之後,有些家長有時間、有能力輔導,雖然累點,但是效果不差;有些家庭條件不錯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正規的學屋,也能幫助孩子學習;而其他孩子,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原來沒有網絡和手機的誘惑,孩子可能還能認真學習,現在的結果就是很多孩子被手機、網絡毀掉了,而這也和學校的減負有很大的關係。
請問專家,減負,就是為了製造“學渣”嗎?就是讓老百姓的孩子永遠去賣菜嗎我不明白!政策制定,不能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中小學減負,並不是給老師減負,學生在學校裡的時間不能少,每天不少於6課,每天放學時間4至5點不算晚,能使家長有接送和看管的時間。我家的外孫今年初一,每天早晨6點起床,6點20分到校,中飯、晚飯家長送到學校,一直至晚上8點半左右回家,回家後還有大量的作業,一般11點以後才能上床睡覺,雙休日更本沒有時間玩,家長要一起動手才能完成當天的作業,看著就心痛,這個負一定要減。(啟東)
1553740469655
減負沒減負,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說。但老師真的減負了。我家兒子小學三年級,家長會,老師直接說他是授課的,授了課,至於小孩懂不懂,那就不是她的事了,小孩四點放學,作業一直弄到十點,當然中間有我們做父母加的作業,家長陪到十點,第二天一早。六點起來背古詩詞,背英語,[捂臉]
幸福滴二師兄
基礎教育不改革,一味的推出減壓策略,標本都沒治,看似在校時間短了,只不過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施加到學生身上。現在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百家爭鳴,老師工資跟不上也考慮在課文謀求收入,家長對現在的教育只能說是迷茫的,孩子不能落後於他人,交流之間是一個對教育擔憂的正循環,然後就只能跟風各種補習班。我一同學是搞高中生涯規劃的,推出的口號現在高考改革,生涯規劃要納入高考考核,我就在想高中的時候是學業最重的時候,所謂的生涯規劃在沒有真正的經歷世事只能說像小時候父母問孩子的願望。教育體制不改革,所謂的減負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冰涼的陽光
一個政策的好壞,是看這個政策能不能促進社會進步。
現在減負進行得轟轟烈烈,各方言論不一,現在從一個教師角度,來說一下這次減負吧。
減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個出發點沒有站在現實的基礎上。
為什麼?
1、很多家長沒有時間,也沒精力,更沒有能力安排好孩子減負之後的時間安排問題,能力培養問題。
比如:減負提倡的多運動,好吧,請問兩點放學,雙職工還在上學,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運動從何而來,讓孩子自己去公園,不現實因為安全問題,無法保證。
和小夥伴一起玩,首先玩什麼?幾個一年級的孩子在一起更需要家長陪護。
有些地方公園很遠,交通又是個問題。
2、閱讀。很多孩子根本不愛看書,空下來的時間,就會看電視,打遊戲。於是一開始家長和作業鬥,沒有了作業就要做好與手機遊戲斗的準備,與作業鬥,頭上還有尚方寶劍,老師背書,與手機遊戲鬥,你斗的是人性,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3、家長自己佈置作業,也不現實很多家長,又不是教師重難點根本不清楚,學生的整體情況也不瞭解,怎麼佈置作業
所以我覺得,這次減負有點粗暴。
十里落葉
作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看到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辛苦奔忙,有的孩子為了做各種作業,上各類補習班,忙得不亦樂乎。
孩子根本就沒減負。
1.家長會給孩子報各類補習班。
孩子放學早了,回家早了,但是家長卻不放心了。孩子那麼長時間在家,安全不好把控,學習監管不了,這麼長時間,不可能放孩子一人在家。
於是,各類補習班就成了孩子的最好去處。既解決了孩子的學習,又解決了孩子的安全。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說,減負只是一句空談。
2.孩子做各種學習資料。
稍微一留意就可以發現,孩子的書包裡不僅僅是有課本,有練習題,還有許多學習資料。這裡面有的是部分老師推薦的,有的是家長自己幫孩子購買的,還有的是孩子自主購買的。
作業買來不是考試的,更不能做擺設,所以孩子的課餘時間就多了很多事,除了完成家庭作業,還得做家長佈置的作業。
3.孩子參加興趣班。
當前社會完全沒有特長的孩子似乎不多了,家長熱衷於把孩子送去學藝術。學藝術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根據孩子興趣、特點選擇正規的培訓機構。
結束語:高考不變,減負似乎不太可能,老師的教學活動,家長的培養方向都是以高考做指揮棒。什麼時候能給孩子真正減負才好。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富人喊素質教育是良心壞了,窮人跟著起鬨是智商壞了,搞馬術,音樂,舞蹈,美術你搞的過富人,這些沒有評判標準的東西就是考試暗箱操作就能搞死窮人,更別談富人砸錢培訓了
董小乙
首先我要說一個問題:能給孩子一年花幾十萬上校外輔導班的父母,幾乎都是希望學校“減負”的父母!
我認識的很多父母不能說很多人都一年給孩子花費這麼多,但是十萬八萬的還是見過不少的。這部分家長中尤其是小學家長中表現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歡迎學校減負!
因為學校減負了,他們的孩子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學那些提高的、提優的課程。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那些作業。而且這樣的孩子一般來說至少都會上一個興趣(特長)班。
而校內學習的那些東西,絕大部分內容他們早在假期或者日常就提前完成了很多了。
這部分家長,其實也包括我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會認為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根本就沒必要上全天的課,最好的情況是隻上半天課就行了, 上午去,中午回。因為整個下午幾乎沒有一節主科,而那些副科基本上跟孩子的興趣班都是重合的,例如美術、例如音樂、例如體育等等。
我不知道我上面的這段話會有多人相信,如果你不信我說的,那麼我只能說你接觸的家長圈子有點小了,尤其是一些一線非常雞血的家長圈子太少了,你對他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教育方法、教育規劃知之甚少。而且在你的眼裡,他們不過就是盲目跟風、不過就是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不過就是拔苗助長、不過就是為了擇校……
我想說,你只看到了表象,卻沒看到實質。
別的不說,如果你是南京的家長,如果你在南京的一些比較雞血的家長群裡混過的話,你就會發現那些孩子絕對沒有你想象的那樣痛苦,你會:
1、神奇的發現原來有很多孩子真的可以做到面對那麼多的學習負擔能夠做到快樂學習。
我有個南京的朋友,父母都很忙一個是警察一個是護士,老人身體還不好還需要照顧,經常孩子一個人就要在家裡學習。但是那又怎樣?我認識他們的時候,孩子二年級了,但是那個時候孩子每天晚上都能學習到10點、11點然後把所學的內容拍照發給媽媽讓媽媽批改,然後在去訂正……
累不累?真的累!但是孩子不怕累。
2、神奇的發現很多孩子的能力已經不能夠用課內來檢驗了。
在數學上奧數已經成為了一般牛蛙的標配,儘管沒有競賽了,變了花樣的研學什麼的也沒什麼含金量了,但是一些機構的高端班成績卻是實打實的能力體現。英語小學一二年級過ket甚至pet的一片一片的,看看現在的報名爆火程度就行了,絕對的秒殺!我認識一個朋友孩子四年級fce都過了。至於語文就跟不用說了,很多人根本沒注意到,各種期刊上層出不窮的優質作文你以為都是“代筆”的嗎?各種國學競賽、詩詞大賽都是突擊背題庫的嗎?
你會發現現在的牛娃真的是“金剛牛”——幾乎沒有明顯的弱項,反而強項很多。
3、神奇的發現很多家長的行為背後有著一套嚴密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支撐,甚至比很多老師、專家講的跟傢俱體更加可行。
這其實一點都不神奇,你能夠堅持跟很多家長不斷地交流,而不是隻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那麼最多一年,你也能夠做到。甚至有可能做的比他們還要好,因為你除了知道應該做什麼,也會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不要做什麼。
實際上,早放學也好,減少作業量也好,不考試也罷,根本影響不了上面我說的這些家長,但是對於那些沒有能力、沒有財力、沒有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的家庭而言卻是影響巨大的!
有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有想通——校內學業負擔大對誰有利?
不是對學校好的有利,其實反而對學習好的益處是最少的,因為校內的學習除了一些重點學校的重點班(多為高中階段),否則都是以“一般”學生為主要的教學對象的。這個過程對於成績一般甚至是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對於成績好的、學習能力強的孩子而言實際上有很多學習時間是“低效”的——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做重複、已經掌握的事情。
所以,真正能夠從減負中受益的人是有的,只不過反而是少數人而已。
其實“減負”很大程度上不斷地“升級”,背後的原因也跟家長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常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越是不學的,不會學的,不想學的人他們反而更願意去抱怨——因為這樣做會讓他們覺得這都不是自己的責任,而是別人尤其是老師導致的!
他們以為減負之後就會縮小差距,恰恰相反,減負之後不過就是把學校裡的負擔轉移到了家庭,而對有些家庭尤其是經濟、時間、能力都有保障的家庭來說,恰恰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真正的“因材施教”的機會——他們可以有更多的安排來幫助孩子具體的提高某些能力,而不用擔心因為還要解決大量學校必做內容而沒有時間的問題。
十幾萬看上去是不少,對很多人來說全家一年的收入總和可能都不夠,但是你不要忘記了,這個社會上能夠一個人就掙這麼多錢的人還是非常多的!而有這個能力的父母他們的認知、學識以及對孩子教育理念往往也是不同於普通家庭的。
如果我說的這些不能夠讓你接受,那麼我再說一個跟現實的問題:如果高考不看分數而是看所謂的“綜合素質”,那麼那些窮人的家庭出身的孩子該如何突圍?
“中小學減負”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考慮的, 但是客觀上面對現實的競爭和淘汰,能夠做到超然的家庭是非常少的,所以“減負”就好比是把“高考”從分數考核改成了“素質”考核,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因為經濟條件、學識水平、時間精力等問題導致的各種“不公平”。
但是這不是就是很多人想要的結果嗎?
但是當這一切來臨的時候,這些人中我相信會有一批人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挖了個坑,把別人(沒條件的人)埋進來了不假,但是何嘗又不是把自己也深埋進來了?
“減負”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逆的形勢,面對這樣的轉變,作為家長,我認為應該少點抱怨多點分析。並不是說別人花錢孩子就一定學習更好,也不是說自己孩子被減負了就沒有機會學好。只不過這對我們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我們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面對這樣的現狀,除了抱怨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非常具體的事情可以去做——例如配合好老師把能做的事情做好了,例如多跟孩子聊聊學習的意義引導孩子能夠積極的對待學習,例如能夠從家庭教育中讓孩子得到跟積極的引導,例如在日常的學習中注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總之,只要是對孩子有積極意義的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十萬火急的,都比在哪裡抱怨更有意義!
新的挑戰來臨,同時也意味著新的機會來臨!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教育減負是大方向,如何減是真問題】這兩天,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文章刷屏了。文章稱,南京中小學生正遭遇“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佈分數,不許按成績分班”“突擊檢查學校,甚至查看學生書包裡有沒有‘違禁物品’——卷子,課外輔導教材,作業本”等情形。對此,南京教育部門的回應是“將及時糾正偏差”。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掉過重課業負擔,是重要且必要的,但一方面要防止壓力過分前移,一方面也要正視壓力的客觀存在,零壓力的“快樂教育”並不可行。無論各地政策怎麼定,都應落在理性區間內,而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減負舉措的具體執行中,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執行簡單化、形式化、機械化,這才能夠為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提供堅實的基礎。而且,對於中國的基礎教育,我們心中還是要有一根基準線,即中國的基礎教育不僅不差,而且在全球還很有競爭力。網頁鏈接
達人達理
給學生減負的初衷始終是好的,但是事實上總是事與願違,每次的減負都變成了孩子們負擔更重的開始。
南京小學的這次減負,從家長的反應來看,確實是無法接受的,減負減到讓孩子撒謊確實有些粗暴。
後來教育局也做了解釋說:全市教育系統要準確理解工作要求,糾正違規考試、違規排名、超前超標教學等不規範辦學行為。符合教學規律的作業、考試、教育評價應繼續堅持。要在把不合理的課業負擔減下去的同時,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說法和初衷應該是能夠得到家長的贊同和認可的。
不超前教學,不違規考試和排名,對學生的身心都好,這些可以支持。
符合教學規律的作業、考試還是要有的,也是必須要有。
這些話說的都很正確,那家長還會“瘋”的原因又是什麼?
首先,如此減負高考怎麼辦?
任何知識的獲得都是付出時間努力學來的。
如果每個學生在校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節課,知識從哪裡來?
孩子未來怎麼辦?
其次,不保障在校時間,孩子誰來帶?
現在生活的壓力都大,父母需要工作賺錢養家,孩子上半天學,那半天怎麼辦?帶去單位嗎,不可能。辭職在家帶孩子嗎,更不可能。
那孩子眼下怎麼辦?
家長“瘋了”的原因都是很切實際的。
我常想起自己小的時候:
早上是8點到校上課的;
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都是認真重視的;
下午放學是與父母下班同步的;
放學後的作業是能起到複習作用,但半小時就能完成的;
吃晚飯前還能有時間跟小夥伴相約瘋一會的;
週六是上學的;
課外輔導是沒有的;
小學時帶眼睛幾乎是沒有的。
所以,我想減負首先要在校時間與工作時間同步,不給家長造成負擔。
然後,給孩子佈置合適的作業,合理複習,鞏固知識。
最後,認真對待藝體課,讓孩子做身心健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