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前段时间网上有流传“一列满载41个集装箱的去程班列,只有1个集装箱载有货物,其余40个都是空箱”等引发网友关注,10月21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中欧班列空箱状况已明显改善,综合重箱率达92%。就此,对此,中国水运报记者就相关情况采访了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

中欧班列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运报记者:中欧班列开行初期,空箱比例高的原因有哪些?

解筱文答:中欧班列开行初期,空箱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处在市场培育前期,国内外市场对此认知度低,两端物流及贸易衔接不到位,造成往返货物不足,未形成规模化开行,特别是返程缺少相应的匹配货源,班列开行对地方政府的补贴依赖较大。此外,跨境运输点多线长,沿线途中货盗等问题多,运价(欧盟成员的铁路货运价格高)、时效(换装环节积压时间久)等问题,影响了班列服务质量,对市场开发造成不利因素。

中欧班列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运报记者:目前中欧班列空箱率情况如何,是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筱文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中欧经贸合作进一步提速,中欧班列持续开行扩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往返货量增加。国铁集团从2018年开始规定去程每列班列所载空箱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10%,财政部也要求地方政府降低中欧班列补贴标准。由此,中欧班列空箱率得到降低。 2019年上半年去程班列重箱率达98%,回程班列重箱率为82%。

中欧班列如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运报记者:现在各行业都在转型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

解筱文答:一协调降低运价。中欧班列通过建立货量与价格联动机制,在提升货量的同时,降低相关环节费用,并根据市场扩展,协调沿线一些运价较高的国家给予铁路运价浮动机制,实现利益共赢。二是压缩运行时间。协调加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运行线路提速,提高换装效率,尽力缩短运行时间,增强班列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实现平台化运作。统筹国内外资源,从单纯铁路运输向多式联运发展,从单纯运输服务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从单纯物流服务向供应链管理发展。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中国民间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