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農村出現的“空心村”?

導讀:所謂農村出現“空心村”,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意思是該村的主要勞動力都離開故土出外謀生了,只有些老人、小孩留守在村裡;原本熱鬧的村莊顯得空空蕩蕩,一片蕭條。面對此情此景,不免讓人心生感慨:農村何去何從?

如何看待農村出現的“空心村”?

一、農村岀現“空心村”的時代背景

解放後廣大農民從共產黨手上分到了土地和農業生產資料,結束了被半封建半殖民地長期壓迫的苦難歷史,翻身當了主人。從此,農民的生存狀況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農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但由於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是在廢墟中建立起來的,百廢待興;她,需要農業的支撐,更需要農民的奉獻;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裡,農民為國家的國防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無私的貢獻;反而自身的生活條件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和提高,始終處在貧困線的邊緣。

“一夜春風桃花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活了城市,也喚醒了廣懋土地上的農民;在土地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政策的推行下,農民終於解決了幾千來一直沒有解決的溫飽問題。而此時,我國的城市建設在大江南北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社會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一貫勤勞、純樸的農民忽然明白,自己再怎麼樣辛勞也難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財富;突然發現在城市裡賺錢比在農村裡容易得多;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開始真正思索自己的事情:要想富,只有離開土地,走岀大山。

如何看待農村出現的“空心村”?

二、農村岀現“空心村”的原因

農民單家獨戶承包經營土地,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僅憑自己的力量和有限的土地難以致富。被窮怕了的農民千方百計在尋找賺錢的路子和辦法,城市的大規模開發和建設、工業現代化的發展和提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農村長期過剩的勞動力正好可以補這個缺,加上黨和國家政策的傾斜和支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農民蜂擁進入城市打工,沒有考上大學的農民子女也隨父母進城找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相繼岀現兩代農民工;而在老家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老人,尤其在偏遠的山區村落基本上沒有幾個人了;漸漸地就形成了“空心村”,有個別的甚至成了無人村。

如何看待農村出現的“空心村”?

三、農村,何去何從? 據筆者對農村的觀察,凡成為“空心村”的山村,基本上都是屬於離城鎮偏遠的偏僻村落;在規模上一般是七八戶或十來戶農家,在人口數量上五六十人,在資源上農田很少、都是高山峻嶺,道路崎嶇、狹窄,交通不便。近幾年來,隨著農民在外打工收入的增加,他們很多人已在城市購房或在鄉鎮所在地自建房,也有的由政府安排實施整體搬遷;真正留在村落的人已經不多了。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空心村”的岀現並非不是好事,它對農村資源的重新配置具有積極的意義。在確保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可以將土地包括村落退耕還林,打造成綠色生態產業鏈;讓岀國遊變成國內鄉村遊。

如何看待農村出現的“空心村”?

而擺在我們面前的真正難題,是如何快速振興農村、讓農村經濟發展也同步進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