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的風口已經過去了嗎

在主打“極簡主義”、“高品質”的日本生活百貨品牌——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的時候,一些起於中國本土,模式類似於無印良品的低端生活百貨品牌卻在大踏步地擴張、迅猛進擊。

當微信用戶步履蹣跚地艱難撞線十億時,拼多多卻用看上去很傻很天真的“0元購”的團購模式一年吸金千億;當很多人都在預言實體經濟已死時,阿里、京東這些曾經視實體經濟為無物的電商大佬紛紛金戈鐵馬地殺了一記回馬槍。

當很多人都在說名創優品就是升級版的十元店和山寨版的無印良品時,人家卻只用了4年時間,就在全球開了2600多家店,2017年營收超120億!

要知道,優衣庫進入中國15年也只新開了500家店,在中國苦心經營了27年的麥當勞大叔也只開了2200多家門店。

名創優品的風口已經過去了嗎


名創優品的定位

首先我們要思考名創優品的定位,也就是說,它面向哪類人群?提供什麼價值(產品和服務)?

名創主要售賣的是生活小商品,諸如:化妝品、小飾品、零食、箱包、生活用具、小型電子產品等等。不難發現,名創所針對的核心群體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白領和大學生為主,男性相對較少”,女性、剛需、快消、小百貨,是它的核心定位。

單單這一個選擇,就有著很大的學問。

生活小百貨這類商品是一個很獨特的品類集合。試想,如果現在要買一把雨傘、或者一個漱口杯、再或者一個靠枕,你會去哪裡買呢?上網買,需要等待且不說,運費可能比商品本身還貴;去超市買,為了買這點東西你可能要找半天,商品也不夠個性精美,重點是還要排很長的隊結賬;去便利店買,最後你發現很多小商品在便利店未必能買到,而且價格一定不便宜。

名創優品所做的,就是把這類長尾小商品聚合起來。於是乎,下班路過名創買個杯子、週末去Shopping Mall購物時順便去名創買盒粉底等等,這樣的消費行為很容易發生。

名創優品為什麼能火?

主打“優質+低價+高效”的產品策略。名創優品的產品策略與迪卡儂、優衣庫類似,低價的同時,通過精美的外觀、創意的設計和優良的質量打造爆款和高週轉率。店內有3000多種品類,SKU近10000個,囊括生活百貨、創意家居、健康美容、潮流配飾、數碼配件等品類,單價以10元、20元為主,最高不超過99元。產品流轉和更新週期快,相較於一般百貨店三至四個月的商品流轉時間,名創優品只需21天,每七天上一次新貨,堪稱生活居家消費領域的ZARA。

佔據核心商圈,瞄準年輕學生、白領群體。名創優品的目標消費者主要是18-30歲的白領和學生群體,力圖通過極致的設計和極高的性價比解放他們的購物壓力,增強購物所產生的幸福感。品牌在全國沒有一家加盟店,直接從工廠到店鋪,投資商出錢、找店鋪,名創優品經營、管理店鋪,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雙方鎖定分成比例。

通過共享渠道,名創優品在短短4年內就佔據了國內核心城市的優質商圈。百度地圖顯示,名創優品在北上廣深分別有118、85、88、64家門店,且大多位於核心商圈。名創優品的快速擴張說明,消費升級的今天,高性價比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仍然備受消費者青睞。

名創優品的風口已經過去了嗎

“年初開會的時候,領導說今年預計可能是開業以來做的最差的一年”,白爍提到,對於今年自己所在的店鋪銷售目標,他覺得壓力山大。

不過,他提到,有壓力的不僅是三福時尚,幾乎所有的“十元店”品牌現在都不太好過,“其實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整個行業都不是很景氣,門店銷售額都在往下走或者持平。”

大環境的變化是造成行業承壓的原因之一,雖然主打價格低廉的商品,但整體市場環境的壓力已經讓“十元店”感受到了寒意。

“十元店”的產品價格低廉,用戶雖然不至於買不起,但是銷售數據不會說謊——用戶購買的頻率已經降低了。由於“十元店”銷售的主要是搭配性的飾品,這些不是剛需產品,如果用戶感受到經濟壓力,就會減少購買。

用戶審美的快速變化也讓“十元店”們感到焦慮:一方面抖音等短視頻社交媒體的流行給“十元店”增加了一個帶貨的渠道,但這對其供應鏈的反應速度是一種挑戰。

名創優品的風口已經過去了嗎


​其實在商場上,從來沒有複製,只有參考,只有因地制宜。因為客觀上,一定會存在產業差異、品類差異、群體差異、地域差異等等多維差異。

名創的啟發性在於,選好經營領域,緊跟消費者需求,締造一條與眾不同的價值曲線,從產品的設計、供應鏈管理開始下功夫,一條鏈整合下來,把設計、性價比、購物體驗做到位。不過你仔細想想,但凡你要做零售,不就應該去琢磨這些麼?所以說是秘密,還真就沒有什麼秘密。

一家公司但凡是能夠做出成績,一定是把各項商業要素合理的匹配成了一個獨特的商業系統,而這個系統,一定可以同時創造差異化的用戶價值以及可觀的利潤回報。而這,就是商業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