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讀書的“種子”

人人都是讀書的“種子”

人人都是讀書的“種子”
人人都是讀書的“種子”

國防大學研究生院發起“後天”讀書會,“結伴+交流+分享”的模式已成為閱讀新常態。

北京西郊百望山下,國防大學校園裡書聲琅琅,閱讀熱情瀰漫四溢,一股拔節的文化力量應運而生。

研究生院3樓會議室,碩士研究生羅洪手拿激光筆,在臺上講述“我軍若干著名戰役指揮實踐與經驗”。臺下,可容納50 人左右的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他們中間,有學院領導,有機關幹部,也有博士和碩士學員,有的是曾經的主講,有的將在不久後走上講臺、分享讀書感受。

每個月兩期的“後天”讀書會,研究生院已經舉辦了9場。在這所培養我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的最高軍事學府,組織者半開玩笑地把舉辦讀書會比喻成在“人才土壤”種草,而如今,草的種子已悄然發芽。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書劍鑄魂勝戰高徒

半年多時間,這個以學員為主體、以分享為主旨、以“書劍鑄魂、勝戰高徒”為主題的“後天”讀書會,就已成為校園裡的一個文化品牌,連接起不同班次、不同類型學員中的閱讀愛好者。

全員閱讀該如何推廣?研究生院用學員主導的活動探索,提供了另一種“打開方式”。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讀書會宣傳海報 右滑查看更多

在分享中打開不同的世界

是交流更是聯合

初入“後天”讀書會,學員劉彬感覺像是走進了另一個課堂。

擁有前沿戰例素材、最新軍事文庫的國防大學,從不缺乏知識的儲備和理論的拓展。然而,在劉彬入學的第一印象中,相對獨立的住宿條件,不同專業學員的畫地為牢,似乎更多體現著“閉門造車”的味道,缺少頭腦之間的思維碰撞。一個學期下來,愛讀書的劉彬發覺,真正能坐在一起聊書的人沒幾個。

今年年初,他走進了“後天”讀書會,驚奇地發現,學員中喜歡讀書的人,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每個人都有自己專注的一個領域,每個人都像是一本書。”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碩士學員劉彬在分享讀書感悟

這其實代表著大部分研究生學員的共同感受——起初總覺得自己像一座座“精神孤島”,可一旦有了連接,都會感嘆,原來自己並不孤單。

“後天”讀書會的組建,緣起於2018級全日制碩士學員隊幾位讀書愛好者的一次交流。去年年底,該隊政治教導員陳龍拋出“如何在聯合作戰中更好地發揮政治工作威力”這個問題,同4位相關專業的碩士學員展開討論。由於彼此志趣相投,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了不少靈感。

陳龍突發奇想,可否把平時的讀書聊天活動固定下來,成立一個讀書會。“讀書太重要,可大家平時都只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怎麼化解這一矛盾?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結伴、分享、交流。”陳龍說,“每兩週開展一次,每次一個主題,大家輪流主講,職位不分高低,每次交流後,都會逼著大家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孫寶龍院長對讀書會進行點評

這一提議得到研究生院黨委、大隊黨委和領導的和大力支持。成功舉辦第一期讀書會後,該院孫寶龍院長將讀書會推廣到全院,號召全員參與。“讀書會取名為‘後天’,是因為研究生院培養的人才是會打仗的高徒,是未來決勝疆場、制勝沙場的尖刀利劍。”孫寶龍說,成立“後天”讀書會的目的是為了打破不同軍兵種、不同職務、不同專業學員之間的交流障礙,提供共享讀書成果、錘鍊科學思維的平臺,在學術交流層面也真正實現“聯合”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機關領導對讀書會進行講評

為保證讀書會質量,研究生院專門成立了以郭強等8名碩士研究生為成員的“後天”讀書會學術小組,全程實施內容品質控制。每場讀書會,除了主講,還增設了用來點評主講內容的副講,以及串場的主持人。更關鍵的是試講機制,讀書會的幾位核心成員會對主講內容提前把關,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臺前幕後的角色轉換

是參與者更是創造者

舉辦兩期後,“後天”讀書會開始遭遇“成長的煩惱”。

即便成立了專門負責活動籌備的學術小組,“後天”讀書會還是缺乏後勁和創新。“我們學術小組8名學員乾得很累,但讀書會的影響力並不大。”學員郭強說。他們意識到,如果按照舊有模式走下去,讀書會內的交流雖然精彩,可輻射半徑終究有限。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以學員為主要成員的學術小組定期籌備讀書活動

創新的靈感來源於一位學員的無意之舉。他在微信群裡發了一封“英雄招募帖”,號召感興趣的同學對智能化軍事課題展開集體攻關,居然收到廣泛支持。

組織者開始反思:為何不充分調動每一位學員的創造力,讓大家都來參與讀書活動的組織籌備?

這種後來被比喻為“種子”的組織模式,開始重構讀書會的活動籌備機制。任何一名學員都可以申請成為“種子”,他們是活動的負責人和組織者,由學術小組授權發起一場讀書會,可以調動讀書會的任何資源,聯繫主講、主持人、籌備人員以及場地,並對活動的全流程進行專業化推進。

第一次擔任“種子”時,學員劉建威既興奮又緊張,就像遭遇了一場大考。由於他一直關注軍事歷史和軍事思想領域,因此他聯絡了5名同學分別從這個領域的不同角度分享讀書過程中的所思所感,竟大獲成功。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學員劉建威主動申請擔任讀書會“種子”,負責主持籌辦

臺上,講授者激情四射:既有從《論持久戰》出發,強調要把認識和實踐統一起來,善於從革命實踐中汲取智慧並提出科學理論的,又有以《血色灘頭——渡海登陸敗戰啟示錄》講述的戰例為脈絡,對歷史上十個失敗的登陸作戰的戰例進行復盤,從失敗中感悟勝者思維的,還有透過馬克思《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講述俄羅斯的戰略傳統文化,並進行深入剖析的。

臺下,聽眾積極參與,交流熱烈,原計劃一個半小時的讀書會延長到三個小時才結束。

創新並未就此打住。學員馬艾雲自發組織的分會模式,又讓組織者打開腦洞。“如果僅僅靠兩個星期一次的交流活動,收穫還是有限,讓我感覺意猶未盡。”專注於黨建領域的馬艾雲跟幾位同學一道,嘗試著開啟了黨建分會的讀書活動。分會以研究黨的歷史和黨的執政能力為主題,興趣相投者自發聚集,時間不定,規模雖小,但分享者更能沉浸其中。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按興趣方向組成讀書分會,人人參與,人人創造

“種子”加分會的去中心化組織模式,成為“後天”讀書會又一靈活自主的組織形式。學員郭強將其概括為“人人參與,人人創造”,“讓每一位學員都能體現價值,在鍛鍊中成長。”

“後天”讀書會的影響力,由此開始“裂變”式增長——近10個分會相繼成立,拓寬了讀書會的邊界更開闊了學員的眼界。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

有獲得感更有幸福感

讓“後天”讀書會無處不在,靜水流深,品質影響力顯現,成為國防大學研究生院的“精神名片”——這是“後天”讀書會組織者們的初心

在“後天”讀書會,“獲得感”是每個人常常掛在的嘴角的詞語。人人都在堅持閱讀中追求更好的自己,也希望閱讀能讓更多人受益。

學員韓丹是讀書會學術小組的成員之一,雖然平時學業繁重,但她對讀書會的事情卻從不含糊。“讀書會就像一個賦能平臺,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成長。”韓丹說,如今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讀書會的火種不會熄滅,能夠不斷持續,終成燎原之勢。

這與學術小組另一位成員許曉航的想法不謀而合。“唯讀書與跑步不可辜負。”每天清晨,許曉航總是最早出現在讀書會微信群裡的打卡者之一。他通過讀書會結識了一批同樣熱愛長跑的同學,他們當中有的當過主講,有的當過“種子”,每個人都在參與,每個人都在改變。閒暇之餘,他們還自發組織長跑比賽,體會閱讀和運動帶來的雙重快樂。

學員陳瀟形容讀書會是他“學業上的助推劑”,更是“生活中的幸福渠”。他有時會因為家庭瑣事而消沉煩悶,是閱讀改變了他。“讀書會引導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這個過程中讓我學會沉穩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每一個讀書活動參與者的巨大改變,都不全是讀書會的功勞,歸根結底是來源於閱讀本身。每一本書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親自認真閱讀這一本書的授課者自己。“後天”讀書會存在的意義或許更多的就是改善,改善學員的閱讀習慣。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把黨日活動與讀書活動相結合,學員深受教育

相比於自己關起門來讀書,讀書會的效果更加立竿見影。學員郭鑫磊坦言,大家來自於五湖四海的部隊,由於生活閱歷、工作經歷相差較大,又缺乏寬鬆、集中的交流平臺,無形中給聯合人才培養帶來阻礙。“後天”讀書會像是一座橋樑、一個引子,打通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式,人們在閱讀中卸下了壓力和包袱。

前不久啟動的“精品課”,是“後天”讀書會的又一次創新,目的在於打造拳頭產品,塑造經典。學術小組將定期整理彙編文字及音視頻資料,形成“十佳交流成果”,開展網上交流,並最終擇優出版成冊,讓更多的人能有所獲、有所得。每月起碼讀兩本書,每週寫1 篇讀書筆記——這是“後天”讀書會的“種子”們給自己定下的“通關”計劃,他們沉浸其中,只希望跟最高軍事學府裡熱愛閱讀的人一道,以書為媒,共建精神家園。

攝影:劉志鴻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主管|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主辦|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監製:吳江根

主編:陳飛

郵箱:gfdxwx@163.com

人人都是读书的“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