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備考註冊會計師,預防“中年危機”我們不慌

越是到35歲以上的職場人,越珍惜閒暇時間。他們都希望利用些碎片時間來考個證,學點什麼有用的。聽說註冊會計師證很吃香,各行各業人士都在備考。那麼,35歲考註冊會計師有用沒用?年齡大了好考嗎?高頓CPA小編分享些建議給大家。

35歲備考註冊會計師,預防“中年危機”我們不慌

35歲考註冊會計師容易嗎?

註冊會計師考試滿足18歲以上就可以,而且沒有年齡上限,所以凡是想要考證的人,什麼年齡段的都有。根據最近一年注會考試分析報告來看,按考生的年齡分析:專業階段考試35歲以下的考生佔比達到89.95%,綜合階段考試達到84.83%。出考方面,專業階段考試中36歲以上的考生出考率相對較高,綜合階段考試中25歲以下考生的出考率相對最高。這也說明35歲打算報考注會的人拿證的決心還是非常大的。

35歲備考註冊會計師,預防“中年危機”我們不慌

2013-2018CPA專業階段考試出考率

但同時,年齡越大的考生,記憶力、以及學習能力有所下降,而且生活壓力比較大,如果沒有非常好的備考方案,學習的過程也比較煎熬。

35歲考注會應該準備什麼?

1.記憶不夠,時間來湊

如果記憶力不是很好,學習狀態沒有應屆生那麼好,那麼,就一定要準備充分的時間。注會內容多,一般需要大約4輪的備考才能充分掌握。

35歲備考註冊會計師,預防“中年危機”我們不慌

2020年CPA備考計劃表

有了足夠的時間,我們可以制定詳細的計劃表,嚴格按計劃執行,這樣通過的幾率才會增加。

2.合理的科目搭配

科目與科目之間不僅有知識關聯度,而且科目難度也不一樣,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進行科目搭配,這樣也有助於後面輕鬆備考。

會計+審計

會計和審計是註冊會計師考試中理解難度較大兩個科目,兩個科目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搭配學習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另外,這種搭配方法也是打算往事務所方向發展或者想要從事審計相關工作考生的首選方式。

會計+經濟法

會計是註冊會計師考試中的基礎性課程,優先學會計肯定是不錯的選擇。經濟法是一科較為獨立的課程,可以搭配任何科目。經濟法這門課的理解難度不大,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考生在選擇這種搭配方式時,需要重點攻克的科目是會計。

35歲考註冊會計師有沒有用?

做一件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有時候往往是因為這些理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我們咬牙挺過;

35歲考註冊會計師,無論是為了升職加薪、還是因為自己的喜好,亦或者跳槽到財會行業,我們都應該好好考證。

在決定考證前我們要深刻了解下注會的用途,比方說:

(1)CPA具有唯一的審計簽字權

35歲備考註冊會計師,預防“中年危機”我們不慌

CPA具有唯一的審計簽字權

(2)CPA具有專業且高超的技術水平

CPA的專業性就滿足很多企業對財務總監的要求。CPA為考生提供的會計、審計、法律、以及公司戰略管理及成本管理等的專業知識,對持證人管理能力和務實能力都是很大的提升。

(3)CPA具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註冊會計師是我國未來十年緊缺的人才資源之一,近些年多地政府發佈人才引進政策,鼓勵大家考注會。例如:2017年,頒佈國家執業資格目錄中,CPA納入其中,並指出必須“持證上崗"!同年,上海率先發布《十三五人オ發展規劃》,也將CPA列為緊缺人才開發目錄!甚至很多城市給與注會持證人高額生活補貼。

(4)CPA持證人的職業發展方向

CPA的就業方向相比較其他財會證書來說,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一般就業方向有會計師事務(包括四大、八大等)、金融機構、500強等跨國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等,政府機關等。

35歲備考註冊會計師,預防“中年危機”我們不慌

CPA持證人的職業發展方向

如果你工作3、5年,還在底層做出納般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有甚至加薪的機會,那麼考注會吧。用注會來提升自身價值,自己變的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