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留戀權位,1389年才告老還鄉,為何朱元璋能讓他善終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對於大明王朝而言,明太祖朱元璋而言,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大明王朝這個最後的漢人王朝,奮鬥了幾十年,經過了無數人的血戰沙場,終於基本上實現了統一全國。

1368年建國伊始,朱元璋便命徐達、常遇春北伐,在徐達、常遇春等人奪取元大都(北京)之後,這也標誌著元朝在中原地區統治的結束。但元惠帝以及王寶寶、納哈出一直盤踞蒙古、東北地區,雲南地區又有奉元朝為正朔的梁王勢力,朱元璋先後數次派遣大軍攻伐。

而在第六次北伐中馮勝降服太尉納哈出,奪回東北地區的控制區,大將藍玉則在孤軍深入,糧草不繼的情況下,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俘獲無算,也只有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及丞相、知院等數十騎逃遁,但隨後元惠帝也被也速迭兒襲殺。

湯和留戀權位,1389年才告老還鄉,為何朱元璋能讓他善終

而這一年朱元璋正好剛過古稀之年。

隱藏在這諸多的“國之大事”背後朝廷內部卻有一件小事,手握軍權的信國公湯和,卻向朱元璋提出辭呈“臣犬馬齒長,不堪復任驅策,願得歸故鄉,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朱元璋非常高興,便解除了湯和的兵權,賞賜府邸。

但還是讓湯和再替他走一遭東南沿海,築城抵禦倭寇。1389年,東南沿海的59座新城築成,而自己鳳陽老家的新宅也已經建成,湯和遂向太祖朱元璋辭行。朱元璋賞賜黃金、白銀眾多,連湯和夫人也一併賞賜。而也就在這一年,開國功勳李善長也上書致仕,但等待他的卻是“李善長案”的爆發,以及全家76口盡皆被誅殺的命運。

湯和留戀權位,1389年才告老還鄉,為何朱元璋能讓他善終

事實上,後來1393年發生的藍玉案,因此被牽連者更是達到數萬之多,傅友德等人都無所幸免,而湯和一生中更是經歷了胡惟庸案、到郭恆案、空印案、藍玉案這洪武四大案。但湯和卻都能夠安然的躲過去。

那麼又是何原因,朱元璋會讓他得以善終呢?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乃是湯和與朱元璋是發小,同鄉,由此而是。但周德興一樣是發小,卻被朱元璋活活的凌辱而死。

那又會不會是,湯和甚得朱元璋歡喜呢?顯然更不是了。

《明史》中記載,湯和喜好飲酒,常常耽誤大事。在駐防常州之時,他甚至於喝醉之後,埋怨自己鎮守此城,莫如屋脊之上,這也讓朱元璋耿耿於懷,連洪武三年,大封功勳之時,都要以平定陳友定時釋放俘虜,秀山之敗這也的理由,不封為公爵。

湯和留戀權位,1389年才告老還鄉,為何朱元璋能讓他善終

而與傅友德、周德興討伐明夏政權之時,朱元璋更是當面叱責,以功為周德興,即便是後來被封為信國公,朱元璋都要把他的過失都鐫刻在世襲憑證之上。

那又是不是戰功呢?湯和是老革命,更是朱元璋加入紅巾軍的介紹人。當郭子興起事之時,也正是他引薦才讓朱元璋有了飛黃騰達的機會,而後湯和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攻克南京,駐守常州,討伐張士誠、平定福建征討方國珍,連徐達北伐都一併參與,亦然是功勳卓著。但比他更有功勳的胡惟庸、李善長都沒有善果,顯然這一點也是不能夠成立的。

湯和留戀權位,1389年才告老還鄉,為何朱元璋能讓他善終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能讓年以老邁,並鐵了心要誅殺功勳之臣的朱元璋放過了他呢?

在清修《明史》中,記載了一段話,才讓我們見識了“真實的”湯和。在告老還鄉之後,湯和每年還保持了一次的上京朝見。更有甚者,1390年得了急症不能言語之後,對於朱元璋的探視,更是感懷備至,頻頻叩首。

“和晚年益為恭慎,入聞國論,一語不敢外洩。媵妾百餘,病後悉資遣之。所得賞賜,多分遺鄉曲,見布衣時故交遺老,歡如也。”《明史·湯和列傳》

1395年,病篤的湯和去世,享年72歲,而朱元璋則追封他為東甌王,諡襄武,子孫世襲罔替。也正是在湯和這種謙恭謹慎,知進退懂帝王心術的性格才讓他最終有了一個善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