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狂囤中國貨,但中國供應商真的吃透其中利潤了嗎?

泡沫了思念


根據2019年商務部發布的1-7月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出口9.48萬億元,增長達6.7%。雖然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民營企業正在鞏固出口主力軍的地位,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4.2%,佔比達到50.9%,拉動出口增長6.8個百分點,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仍有多數傳統民營外貿企業處於利潤鏈條的最底端。

中國製造只能通過當地的分銷商或者品牌商進入終端市場,賺取微薄的利潤,無法獲得品牌溢價。



小尛惡魔


本人一直從事外貿行業,讓我來回答下您提出的這個問題。

先介紹下國外客戶和國內工廠做生意的幾種模式。首先最簡單的模式是一對一,也就是國外擁有定價權的客人直接和工廠洽談生意,這種客人往往擁有自己的品牌甚至是自己的銷售渠道。如服裝行業的VS,GAP,M&S等;第二種模式則是包含有第三方參與,也就是客人通過其代理/貿易公司與工廠洽談業務 ,或是工廠通過代理與客人溝通業務。有名的貿易商如香港利豐行等。這種中間商擁有較大定價權,幾乎等同於客戶/工廠;第三種模式則是在終客與工廠之間既存在客戶代理,也存在工廠代理的模式。價格需通過多方協商的敲定。

將這些模式一一列舉出來,相信您對其中的利潤空間已有自己的判斷。毫無疑問,第一種模式環節最少,效率最高。無論對工廠還是客戶,價格彈性都較大,比較容易“”吃透”利潤…

因為第一種模式利潤空間巨大,往往吸引第三方參與其中,這就導致第二種模式中的代理商/貿易商/經銷商的出現。代理商/貿易商為了獲得自身利潤,利用信息不對稱,一方面對終客則是盡力提價,另一方面對工廠則是瘋狂壓價。利潤空間往往要被其拿走1/2甚至2/3。

第三種模式則是比第二種模式更差,這種模式下終客與工廠間的利潤幾乎被兩方代理商“”吃透”…

回到最初你所提出的問題,能否吃透利潤,其實早已由生意模式所確定。並不是囤不囤積所導致。中間環節太多的生意,註定吃不透利潤。

不僅僅在國際貿易中,就是國內情況也是如此。像近段時間甘肅,山西蘋果的田間收購價只有8,9毛錢,而廣東這邊超市銷售價基本在9元左右… 10倍的利潤空間已經讓N多中間商/貿易商統統“”吃光”了。一方面農戶要虧本,而另一方面消費者卻因為太貴而吃不起。

不先解決“”中間商賺差價的問題”,註定會喪失掉大部分的利潤。大家覺得呢?


飛翔的世界


前天看到一個新聞是說巴基斯坦的小夥子在中國留學,回去時帶了100噸洗衣服回去。一點不誇張,中國商品在很多國家看來還是很“高大上”的。回到問題,外國人屯中國貨,中國供應商大多都是薄利多銷,利潤肯定不會很大,但是勝在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啊。


僑連總經理陳榆


根據2019年商務部發布的1-7月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出口9.48萬億元,增長達6.7%。雖然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民營企業正在鞏固出口主力軍的地位,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4.2%,佔比達到50.9%,拉動出口增長6.8個百分點,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仍有多數傳統民營外貿企業處於利潤鏈條的最底端。

基於阿里國際站大數據對中國供應商的正向反哺,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在“利潤”層面更具話語權。但正如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執行理事長張東立強調的那樣,在某些品類的出海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來自於海外本土品牌及市場的壁壘保護,而在這過程中,這些中國製造只能通過當地的分銷商或者品牌商進入終端市場,賺取微薄的利潤,無法獲得品牌溢價。所以阿里國際站近兩年的數字化出海模式,將為更多商家營造了一種思索和革新的氛圍,同時也希望能帶動中國製造向品牌出海邁進。而在企業“羽翼未豐”之前,則更多的是扶持他們的產品及營銷能力。


財富基因


利潤都吃透了,老外還囤什麼貨?囤貨肯定是有利可圖。這屬於銷售鏈的不同環節,各賺各的錢。


股浪語


除了供應商環節,還有匯率環節,但是這麼做必然是有利潤存在,不然老外也不會這麼傻


策金臺plus張永欣


老外囤貨肯定是有他的道理,但是中國供應商不一定知道老外囤貨幹嘛,但是肯定是另有所圖,而中國供應商同樣賣給老外貨物同樣有利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