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的路上可以歇息,但決不能放棄

一位培訓師在一次培訓課堂上對學員們說道:“人的成功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好的習慣,一個就是不斷堅持下去的毅力。”

堅定的路上可以歇息,但決不能放棄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的很辛苦,但這並不會阻止我們都渴望成功,但結果往往是隻有極少數人站到了成功者的隊伍中,大多數還是身居平庸者的行列。之所以如此,根本的原因在於前者做到了堅持,堅持,再堅持,而後者多是遇到困難就退縮,半途而廢。

因此說來,若想成功,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就是不斷地堅持,只要不斷地堅持,就終會有看到希望,迎接曙光的一天。不管路有多長,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即使路再短,如果不邁開雙腿,那麼終究無法走完。成功的道理也是一樣,成功很看重堅持,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不斷堅持下去,需要不懈地努力。很多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痛苦以及很多次失敗之後得來的。“失敗乃成功之母”,最終的成功其實是對之前失敗的獎勵,同時也是對堅持者的獎賞。古往今來的很多成功者都是憑藉這種堅持而最終取得成功的。

堅定的路上可以歇息,但決不能放棄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他有一個兒子叫王獻之。王獻之是他的第七個兒子,天資聰穎,也非常好學,在七八歲的時候就跟隨著父親學習書法。有一次,王羲之看到王獻之正在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於是悄悄走到他的身後,然後猛地去抽王獻之手中的毛筆,但是王獻之握筆很牢,筆並沒有被父親抽掉。王羲之對此很高興,他連連讚賞道:“好好練習,以後必成大器。”

王羲之還曾經對王獻之說:“你只有將院子裡那18口缸中的水寫完,才能夠讓字顯得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穩健。”最初王獻之對父親的要求頗不以為然,但是他還是繼續勤奮練習。他堅持寫完了三口大缸中的水,自認為已經在書法方面小有成就了,於是他將自己認為滿意的字拿給父親看。誰知道王羲之對這些字只是搖搖頭,不做任何的肯定。直到最後看到一個“大”字的時候,王羲之才露出了較為滿意的神情,然後在這個字的下面點了一個點。王獻之又將自己的字拿給母親看,母親認真看完所有的字,然後對他說:“吾兒磨盡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這個時候王獻之才知道自己和父親之間的差距,於是他更加認真地練習書法,最終他真的寫完了18口大缸中的水,自此他的書法也是有所成就了,而他和父親一起被稱之為“二王”。

堅定的路上可以歇息,但決不能放棄

王獻之憑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終於贏得了和父親齊名的聲譽。陶淵明也曾經說過:“勤學似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見其損,日有所虧。”正是此理。

其實任何聖賢的學問都不是一天兩天成就的,他們中的很多人當白天的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就會在夜晚繼續學習。他們這樣日積月累地學習,最終有了一番作為。古人云:“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猶如在逆水中行舟——不進則退。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因為他們能夠堅持不懈,能夠不斷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果有一點點成就就變得沾沾自喜,就感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這樣的人遲早有一天會因為自己的小聰明而栽跟頭的。

做人唯有相信自己的選擇,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要半途而廢,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堅定的路上可以歇息,但決不能放棄

100多年以前,一艘英國商船因為觸礁而沉沒於馬六甲海域。

這艘船是從我國廣州港駛出的一艘貨輪,上面裝滿了名貴的絲綢、瓷器及珍寶。

前些年,一位名叫鮑爾的人偶然從一份資料上得到這個信息後,下定決心打撈這艘沉船。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講,都是十分艱難的任務,當時很多人也認為鮑爾會中途放棄。

但是,鮑爾卻出人意料地堅持在深深的海底摸索了漫長的8年,總共探索了近7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而結果是:他找到了這艘沉船。

找到沉船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工作更是艱難。因為打撈的耗資是巨大的。打撈工作剛開始了30天,就花去了幾萬元。鮑爾的兩位最初的合夥人認為無望相繼離去,其中有一位好友,幾次加入又幾次離去,並一次次地勸說鮑爾放棄這“瘋狂”的念頭。可是,鮑爾卻一直堅持了下來,他堅決不放棄這次打撈。終於在堅持了許多天之後,鮑爾迎來了成功的這一天。

事後,當鮑爾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曾經自己也有過放棄的念頭,每一次精疲力竭地從海底潛回時,他都想永遠不再下去了。但是這種念頭瞬間閃過之後,他又為自己注入新的動力,強迫自己堅持了下來。

鮑爾打撈沉船的勇氣令人敬佩,但更讓人敬佩的,還是他沒有中途退卻,一直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的精神。正是因為有了堅持,鮑爾才歷盡千難萬險,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堅定的路上可以歇息,但決不能放棄

其實,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堅持這一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素質,只要一次又一次地堅持下去,那麼成功就會向我們走來,相反,哪怕只有一次輕易地放棄,失敗就會悄悄地跟隨著我們。

在艱鉅的任務面前,有的“聰明”人善於走捷徑,一旦發現走不通就會換一條路,結果換來換去,幾十年都沒能走完一條路。忙忙碌碌了一生,到頭來還在路上。

中學課本里有個“愚公移山”的故事,故事中的愚公和他的兒孫們搬走了一整座大山,他所具備的正是堅持的毅力和精神。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堅信耳聾也能聽到美妙的音樂,為此他堅持創作,終成一代音樂大師。看得出,這些人都是選定了自己的路,然後堅定地走下去,並沒有因為遇到困難而半途而廢。

因此,只要我們不放棄,隨時完善自己的不足,看準了方向,堅持走下去,那麼終有一天我們會不經意地發現,成功已經向我們款款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