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兩次“助推”展現量子漲落之神奇

大爆炸奇點發生暴漲,在時間出現後的10的負36次方秒開始,到10的負32次方秒截止。該階段中宇宙發生了暴漲,空間體積超出想象般增加。而再加熱過程是極度瘋狂的,打亂了宇宙的一切,物質相互作用力之強,以至於它相變過程特別快,為宇宙大爆炸提供了導火索。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話說成功人士做出的貢獻其實很早就奠定了,愛因斯坦關鍵貢獻在其前半生就已經做出,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時才34歲,相當於現在的80後做出的成就;1905年發表的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質能關係論文時更是才24歲。人類的頂尖大腦如此,宇宙也是如此,我們知道宇宙大爆炸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奠定了如今宇宙幾乎所有的一切,而在那1秒內所發生的事件才令人拍案。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兩次“助推”展現量子漲落之神奇

圖注: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大爆炸奇點階段,宇宙還進行了兩次助推準備

當前宇宙誕生的機制普遍被認為形成於137億年前一次量子漲落,宇宙從一個奇點開始,通過一次大爆炸所形成。在奇點位置,人類所致的所有物理定律是失效的,也就是所謂的大爆炸奇點。當然,我們不能將大爆炸奇點理解為宇宙大爆炸,這是兩個階段。換句話說,大爆炸奇點發生暴漲,在時間出現後的10的負36次方秒開始,到10的負32次方秒截止。該階段中宇宙發生了暴漲,空間體積超出想象般增加,奠定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在暴漲與大爆炸之間,還存在一個再加熱的過程,因此大爆炸經過爆炸、再加熱的兩次助推,為大爆炸積累了超熱、複雜的物質。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兩次“助推”展現量子漲落之神奇

圖注:大爆炸奇點是宇宙的第一個狀態

暴漲時期的助推

暴漲理論的最早提出者為阿倫古斯,時間可追溯到1908年。阿倫古斯認為宇宙從一個比質子還小千億分之一的奇點開始,聚集了極高的能量物質,這是形成暴漲的驅動力。關於暴漲的信息在宇宙大爆炸後38萬年發出的微波背景輻射輝光可以體現,科學家認為微波背景輻射輝光中包含了暴漲時期的歷史痕跡。通過對微波背景輻射的高精度測量,我們可以反推暴漲時期,實驗室模擬甚至發現了一種希格斯玻色子非常相似的物質,其產生的效應與當前宇宙顯然有很大的區別。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兩次“助推”展現量子漲落之神奇

圖注:暴漲前的物質準備是大爆炸形成的關鍵一環

我們今天看到的普通物質對引力的反應,正如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那樣,但是物質在更高能量的環境中,比如宇宙暴漲期間,它們的狀態應該表現的比較不一樣,引力作用力的方式由量子力學修正。由此可見,量子效應在暴漲時期處於統治地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引力值呈現為一個稱為最小耦合的常數,也就是說,無論這一特定粒子的能量有多大,它都會以一個宇宙常數設定的強度,對引力效應做出反應。結合暴漲時期的超高溫特點,物質和引力的相互作用顯然會更復雜一些,量子力學效應預測,當與超高能物質相互作用時,引力的強度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會有所變化。經過量子效應修正的引力效應,對物質的作用力越強,宇宙就會越快地從寒冷、同質的暴漲過渡到更熱、能夠滿足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從這角度看,暴漲時期積累下來的物質、狀態和環境,都為宇宙大爆炸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兩次“助推”展現量子漲落之神奇

圖注:宇宙大爆炸是沒有所謂的光,光是後來才出現的。

再加熱過程是導火索

如果在時間出現後的10的負36次方秒開始的暴漲過程是為宇宙大爆炸積累物質,那麼再加熱過程就是導火索了。再加熱過程是極度瘋狂的,打亂了宇宙的一切,物質相互作用力之強,以至於它相變過程特別快,為宇宙大爆炸提供了導火索。目前我們對再加熱過程的瞭解非常至少,但機制是肯定的,再加熱讓宇宙的溫度重新上升,同時基於標準模型框架下的粒子充滿了宇宙,其中就包括希格斯玻色子。2012年,LHC對撞機證實了該粒子的存在,也解釋了宇宙中的質量來源。由此看來,再加熱過程為宇宙大爆炸的啟動提供了環境支持,難以想象的超高溫和充足的物質基礎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之前,我們將宇宙的狀態稱之為大爆炸奇點。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狀態?兩次“助推”展現量子漲落之神奇

圖注:微波背景輻射會告訴我們關於宇宙誕生後38萬年內發生的事。

不論是暴漲時期還是再加熱,都涉及到量子過程。在暴漲階段中,宇宙的各種性質也基本確定了,由此看出,暴漲和再加熱是大爆炸的兩個前奏。那麼我們能不能對這兩個助推階段進行探測呢?這就需要引力波。2015年,南極BICEP2射電望遠鏡探測到B模譜中的引力波,認為這是暴漲時期存在的第一個證據,但後來歐洲空間局發表聲明指出,可能是銀河系塵埃的信號干擾。如果沒有引力波這工具,我們可能還無法觸及該階段。但有了引力波,我們仍然不太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對暴漲期和再加熱期進行探測,這裡也或是人類科技的禁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