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內丹術)何處起?恐是青霞子之後有內丹之道

丹道(內丹術)何處起?許多習者並不知!

但若是真以明確的內丹道之說來看的話,恐怕是青霞子之後方有內丹之道。

青霞子,本名蘇元朗,生於西晉太康年間,初隱居句曲山(今茅山)學道,得司命真秘。後至羅浮山青霞谷修道煉丹,所以自號青霞子。

丹道(內丹術)何處起?恐是青霞子之後有內丹之道

單看其對於外丹所著的《寶藏論》、《授茅君歌》和《太清石壁記》等,就已知他在外丹術上的造詣。

但是青霞子卻並未止步於此,反而主張煉內丹,認為仙藥不在於通過脾胃服食外物,而在於內思存神“八景”(指心、肺、肝、腎、脾、膽、腦、眼),以意念的升降來控制內修內煉過程,在無中產生仙藥至寶。

但是想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要知道,到底內丹是什麼,與之近似的內煉等,又有何區別

丹道(內丹術)何處起?恐是青霞子之後有內丹之道

如果說“內丹”一詞的出現,代表了什麼,或許容易引起誤會,在這一詞的出現時候,其實並非內丹術或內丹道成立的標誌。

畢竟根據史料記載,不論是內丹術傳衍中,陰丹、內丹等名目,或是外丹中金丹、還丹、金液、陽丹之名,都有著有內丹之名,卻無內丹之時的階段。

其實內丹術是通過內煉,達成體內有似外丹的“形若彈丸,色同朱橘”(此為內景,不可執著於文字)的“內丹”或“玄珠”為目的的一門術法。

丹道(內丹術)何處起?恐是青霞子之後有內丹之道

而時常被混淆的內煉,則是延展至神仙方術。神仙方術涉及到生活的許多方面,諸如作息動靜,飲食男女,祭祀祈禳都有相應的方法:有活動肢體,通暢血氣的導引術;有抱靜精思,存心守一的養性術;有吐故納新,翕聚精氣的氣法;有男女合氣,通於神明的陰道;有服食礦物、植物、動物等藥物的服食法;有依鬼神事,通神降仙,驅邪致福的祈禳術等等。

所以本身,內煉與內丹,並非完全可以混為一談之說。

當然,內煉之內字,其實主旨在於一個精氣說,諸多內煉方術的核心就是內煉精氣,而金石所煉之外丹也吸收了精氣說。漢魏以降,仙術逐漸形成四大流派——養性、金丹、合氣(或稱陰道,後世誤稱作房中術)、氣法,如《仙經》說:“服丹、守一,與天相畢;還精、胎息,延壽無極。”

丹道(內丹術)何處起?恐是青霞子之後有內丹之道

它們的地位大體平等。因多種原因大多未作精氣、形質的嚴格區分,極易讓世人甚至是仙道中人對仙術產生誤會。

故而,我們把與金丹相對的尚未成為內丹術的內煉仙術,統稱為內煉或內修。魏晉後金丹術“獨領風騷”,內煉也逐漸“金丹”化了。

所以,若是如此看來,在青霞子之前,大體之上,所流傳的“內丹術”,實則是內煉方術,而蘇元朗著《旨道篇》後,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

丹道(內丹術)何處起?恐是青霞子之後有內丹之道

其又以《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秘訣》三書文繁義隱,乃纂為《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歸神丹於心煉。其言曰:‘天地久大,聖人象之。精華存乎日月,進退運乎水火,是故性命雙修,內外一道。龍虎寶鼎即身心也。身為爐鼎,心為神室,津為華池。五金之中,惟用天鉛,陰中有陽,是為嬰兒,即身中坎也。八石之中,惟用砂汞,陽中有陰,是為奼女,即身中離也。鉛結金體,乃能生汞之白;汞受金氣,然後審砂之方。中央戊己,是為黃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處金,皆本心神。脾土猶黃芽也。修治內外,兩弦均平,惟存乎真土之動靜而已。真土者,藥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樞。白虎者,鉛中之精華。青龍者,砂中之元氣。鵲橋河車,百刻上運。華池神水,四時逆流。有為之時,無為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謂歸根覆命,猶金歸性初而稱還丹也。

自此,大體上原本隱藏在內煉之中的內丹術,得以以獨立的面貌展現在了修者的眼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