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觀察︱產業調整和空間變革,自動駕駛正在改變底特律

Waymo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專注自動駕駛技術的子公司,今年4月,他們在老牌汽車城底特律組建工廠,年中投入生產。

10月底,《福布斯》雜誌在底特律舉辦了“30 Under 30”峰會,Waymo的首席執行官John Krafcik在會上表示,他們與加拿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瑪格納合作,將自動駕駛技術與克萊斯勒的混合動力車以及捷豹的電動越野車結合。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首批30輛車的改裝,即將在加州進行路測。

當地媒體《底特律新聞報》報道了黑科技感的第五代“司機“,其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攝像頭和視覺處理系統。

底特律曾在2013年宣佈破產,這座百年汽車城一度與貧困、犯罪等關鍵詞相連。但近些年,包括Waymo在內的科技資本與初創企業紛紛入駐,老牌汽車公司如福特等也試圖重組,底特律正迎來一場“復興”嗎?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報道自動駕駛技術為汽車城帶來的變化,技術帶來了產業調整,也影響著這座城市的空間和人口結構。

福特自動駕駛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Sheriff Marakby表示,底特律公司的員工中,一半是汽車行業的“老兵”,另一半則是入行短短几年的新人,他們大多是“千禧一代”。那些早早在底特律成家立業的中產更願意住在郊區,市中心一度是破敗之地,犯罪率高企。但新人們更喜歡市區,他們並不依賴自駕車。

特別是近些年,底特律的市中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這裡很容易找到不錯的酒吧、餐館,電動滑板車停滿了人行道,不少初創公司聚集在市中心,試圖開拓自動駕駛技術。

比如五年前從舊金山搬來底特律的Jessica Robinson,她的公司是“底特律移動實驗室”(Detroit Mobility Lab),試圖將科技人才引入底特律。她的辦公室就在市中心的一間WeWork裡。

人才湧入和資本開發下,底特律的市中心正在士紳化。2018年,廢棄多年的密歇根中央火車站被福特公司買下,後者發起了一個修復重建計劃。火車站的底層將被改造為商業區,餐廳、酒吧、咖啡館和商店將會入駐,對公眾開放。其他部分則將作為辦公用途。

吸引科技公司入駐的還有底特律當地政府的開放態度,以及這座城市的汽車底蘊,這裡有寬闊的道路適合進行路測。《每日電訊報》的記者Olivia Rudgard體驗了一次福特的無人車,車上裝備了Argo AI的傳感器,一路上他們遭遇了單行道、非法停車,以及亂闖馬路的行人。

Waymo在底特律的工廠原本屬於美國車軸製造廠(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e),Waymo投入了1360萬美元長期租賃下來,並進行改造。

Patrick Cadariu是Waymo公司車輛供應鏈的負責人,他就是底特律人,1926年,他的曾祖父就在這座工廠裡工作。“他(曾祖父)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底特律是當時的創新中心,如今我又重新回到這裡,也是同樣的原因,創新又回來了。“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美好,科技和人才又回來了,衰落的汽車城正迎來複興。但真的如此嗎?底特律眼下正經歷的這些變化對誰而言是有益的?士紳化就是一層擔憂,人們擔心這座城市的黑人群體會被邊緣化。

初創公司和老牌車企都將自動駕駛技術作為轉型之路,節省開支和轉型重組之下,不少底特律“老人”們面臨裁員潮。去年11月,感恩節後一週,通用宣佈在北美地區裁員1.4萬人,底特律北郊的沃倫技術中心就有8000人面臨失業,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這相當於大底特律地區管理和工程崗位的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