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潛規則,希望你能明白

金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張作霖說:“什麼是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職場是一個“人的江湖”,沒有幾分打交道的本事,也許真的無法適者生存。

職場人情學其實也就一句話:

別把人想得太好,也別把人想得太壞,大家都是凡人。

7大潛規則,希望你能明白

01

能“被利用”才有價值

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做人要能被利用,才是有用之人。”能夠被公司、被領導利用,說明你還有價值。

一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員工,就像股市市場上的垃圾股,一旦被拋售,不會有人接盤。

公司不用庸人,所以請你千萬不要平庸;公司不用無德無才的人,所以請你一定要德才兼備。

不要抱怨職場上互相利用的風氣,別人可以利用你,你也可以利用別人、利用公司為自己爭取籌碼。

02

“利益”是最好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就是利益。同事也好領導也罷,大部分人都是帶著目的接近你的。

在利益面前,感情脆弱不堪。可也只有在利益面前,人與人才能相敬如賓,至少保持和諧。

中國有句老話:親兄弟,明算賬。更何況同事和上司?老闆給的錢多,你自然願意給他打工;你給老闆賺的錢多,老闆當然願意重用你。

談錢,只講利益,是職場中不用說透的潛規則。

03

理性比感性更重要

今天因為被錯怪而委屈,每天因為要加班而埋怨。年輕人,職場可不是給你消化情緒的地方。

職場是理性派,需要客觀地分析、解決問題,而不是動不動就哭,每天抱怨不聽,連分內事都做不好。

霍金說過:“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在職場中,不公平反而是相對的公平,面對空降兵、領導的偏見、同事的冷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交出最滿意的答卷。

每個人都是一座城堡,理性就是那條護城河。

7大潛規則,希望你能明白

04

翻臉不認人是人之常情

別把公司當家,公司只是你掙錢的地方。更不要把老闆當爸媽,他只把你當做給他賺錢的工具。

一旦你不能為公司賺錢,他翻臉比翻書還快,毫不顧及之前的交情。

因為利益聚在一起的人,早晚也會因為利益而分道揚鑣。樹倒猢猻散,誰都不想背鍋,更不想白白吃虧。

所以別對任何人抱有幻想,時刻準備好自保辦法,顧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05

好漢不吃眼前虧

有一段時間,職場非常流行“吃虧是福”,說多吃虧的人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穫。

不是這樣的。

你愛吃虧,同事就經常指使你;你不怕背鍋,領導就把責任推卸給你。耗著耗著,你自己精疲力盡,風評也越來越差。有一些虧,萬萬吃不得。

“識時務者為俊傑,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拒絕,是職場中很重要的一門學問。

堅定立場,堅守原則,一切以工作為先,先好好保護自己,才有能力爭取更高的地位。

06

謙虛是最不值錢的品質

職場是證明實力的地方,公司是用來掙錢的地方。你一再謙虛,承認自己不如人,只會白白將機會拱手送給競爭者。

謙虛心態和學習心態,應該有,但萬萬不能表現出來。

HR最不喜的,就是“來學習”的求職者;領導最看不上的,就是“我不會”的員工。你成天畏畏縮縮的,到底是有多拿不出手。

哪怕只是青銅,也要散發出王者的霸氣,才不會被別人隨便丟到一邊,直到生鏽腐爛。

7大潛規則,希望你能明白

07

你沒用的時候,認識誰都沒用

通訊錄裡的電話越來越多,朋友圈裡的聯繫人越來越雜,可捫心自問:這些人你經常聯繫嗎?他們有助於你的成功嗎?

不是人脈沒用,而是在你沒用的時候,認識誰都沒有意義。

“你認識誰不重要,誰認識你才重要。”人情換人情,首先這份人情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才會生效。

一個人的可交換價值越大,社交半徑就越大,他所擁有的人脈當然就越有效。

08

職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一切都建立在“利”之一字上。

要想贏得他人的信任,最好的方法就是“利他”,要想贏得自己的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隻講利益,不談感情。

工作不是為了交朋友的,還是好好掙錢吧,有了錢,其他一切都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