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汉与唐朝酷吏的异同

导读:酷吏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们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是皇帝意志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人。在汉唐的历史上都曾经集中出现过酷吏,汉代酷吏和唐代酷吏虽然都是皇帝集权的工具,但是他们之间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汉代酷吏基本上都是公正廉明、不畏强权,大多数出现于汉武帝时期,他们的身上透露出的是一种侠气。唐代酷吏是通过不法手段,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手段残酷异常,大多数出现于武则天时期,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匪气。

汉代酷吏产生背景

秦末苛政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原来六国贵族纷纷起兵,经过多年征战后,刘邦最终胜出,建立汉朝。连年的战乱,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刘邦采取了一系列地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的经济走上正轨。刘邦驾崩后,吕后、文帝、景帝相继使用黄老之学治国,使得汉朝出现了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浅析西汉与唐朝酷吏的异同

西南汉唐文化庙会

在这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宗族、豪强大姓之家通过土地兼并逐渐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安全因素。汉武帝即位后,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派出了执行力强大的酷吏到各郡执行他的意图。

地方酷吏

景帝时的郅都在治理济南郡时,消灭了一直无人敢碰的瞷氏。义纵在河内消灭穰氏。王温舒治理河内郡一年下来后,夜里竟然没有人敢行走,郡中都听不到因盗贼引起的狗叫声。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拜都为济南守。至则诛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他们在为官地方时,当地都出现了“路不拾遗”的现象。这种“路不拾遗”并不是因为他们治理得地方经济有多好,而是当地百姓怕背上偷盗的罪名而不敢拾遗。

朝中酷吏

匈奴边患一直是困扰汉朝统治者的一块心病,在经历了文景之治后,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于是,汉武帝屡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战争消耗了庞大的中央财政收入。开源增收就成了汉武帝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之一,善于琢磨汉武帝心思的张汤建议制造白金及五铢钱,将盐业和冶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排挤富商巨贾,制定“告缗令”等一系列措施。

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子事皆决汤。

浅析西汉与唐朝酷吏的异同

赤仄五铢钱

当时张汤本来是朝堂上百官的二把手御史大夫,实际上他的权力已经超越了丞相的权力,许多大事都取决于张汤。在于汉武帝商量国家大事时,他们经常废寝忘食。

汉代酷吏的下场

汉代酷吏们在执法严苛的同时,也得对了大量的官场官员和宗室皇亲,所以他们的结局往往都很凄惨。

郅都作为酷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参与办理了废太子刘荣一案,威慑于郅都的威名,在写完谢罪书后,刘荣自杀。这件事惹怒了窦太后,在汉景帝的安排下,郅都避祸雁门关。匈奴听说郅都出任雁门太守后,匈奴就远离了雁门,并散布郅都有关的谣言。这些谣言传到京城后,在窦太后地干预下,郅都被杀。

浅析西汉与唐朝酷吏的异同

汉武帝茂陵

张汤被朱买臣等位丞相长史陷害,汉武帝派遣酷吏赵禹责让张汤,绝望的张汤留下遗书死不认罪,自杀于廷尉府。

作为汉武帝的近臣,张汤的家产只有五百金,还是来自于皇帝的赏赐,这也证实了朱买臣是诬告他勾结富商收受贿赂的事情。

唐代酷吏产生背景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经过唐太宗时期的贞观盛世后,大唐迎来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共治的永徽之治时代。武则天临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对李唐宗室进行了疯狂的打压。她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酷吏来制造冤狱,伴随产生的就是“铜匦”。

“铜匦”就是检举箱,这是冤案的根源。

浅析西汉与唐朝酷吏的异同

唐代帝王陵

来俊臣本来就是一个无赖,他通过罗织罪名举报而受到武则天赏识。来俊臣等人著有一部《告密罗织经》,这部书中详细介绍了罗织罪名、制造冤狱的详细流程。另一位酷吏索元礼设计的枷锁就有十个规格之多。

在酷吏横行的武则天统治时期,朝臣们上朝时经常被逮捕于上朝路上,以至于每天上朝都搞的向赴刑场一样,不知道能不能安全下朝回家。断案精明的狄仁杰,也难逃酷吏们的罗织罪名被捕入狱,狄仁杰不得已承认罪名,其子探监的时将诉状转达到武则天那里。

狄仁杰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血洗了冤屈,武则天问起他为什么承认罪名时,狄仁杰说如果不承认,可能早被酷刑折磨死掉了。

浅析西汉与唐朝酷吏的异同

狄仁杰墓

在武则天的统治基础逐渐巩固后,朝臣们人人自危,在路上见面都不敢打招呼,只能“以目传情”,这种情况其实是武则天不愿意看到的。随着丘神勣下狱伏诛、周兴被流放途中被杀、索元礼死于狱中、来俊臣被斩,武则天时期的酷吏们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汉唐酷吏的异同

汉唐酷吏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以执法严苛而著名,通过严刑峻法来达到统治者的某些政治目的。他们的结局也大致相同,大部分死于政治集团的争斗,成为了社会矛盾的牺牲品。

汉唐酷吏的不同点在于,汉代酷吏大多数都是廉洁奉公,依法办事。而到了唐代,酷吏们大多数都是贪赃枉法,罗织罪名来制造冤狱。

无眠心语:

汉代的酷吏大多数集中于汉武帝时期,唐代的酷吏大多数出现在武则天统治时期。

这两个时期都是出于社会的转型时期,酷吏只不过是统治者们的一种政治工具而已,目的达到后,“狡兔死,走狗烹”就成了酷吏们的必然结局。

汉代酷吏比较正直,有侠者之风,而唐代酷吏差不多沦为匪类了。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