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我國自古便是一個極為重視禮儀的國度,“禮”不僅存在於諸多思想家的言談論述中,更是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關於禮的實質,可以簡單地認為是人 對自我態度與行為的一種掌控,這種掌控的目的在於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加的和諧,同時更是一種自我道德追求。這方面的事例有很多,其中最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便是東漢孔融讓梨的故事。

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孔融乃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德行至高,為當時世人所敬仰。孔融良好的品行在年幼時便表現出來,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是發生在他僅七歲的時候。史書記載孔融的祖父六十大壽,孔融的母親讓他與兄弟分食壽宴上的壽梨,孔融將梨分完後,父母發現別的孩子分到的梨都是大的,唯獨孔融自己的卻是最小的。因而父母便問其原因,孔融回答說:“樹木有高低之分,人也有老幼之差,尊長愛幼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哥哥們比我大,我應該尊重他們,讓他們吃大;弟弟比我小,我更應該讓著他,讓他也吃大的。”父母聽到孔融的回答十分讚賞。這則讓梨的小故事也被記載下來流傳百世。

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像孔融讓梨這樣的關於禮貌對人的事例在古代還有很多,比如:張良拾鞋、 岳飛問路、千里送鵝毛等。

張良對黃石公三番五次的有意刁難並不生氣,仍然對他畢恭畢敬.岳飛身為人人仰慕的大將,但問路時對鄉下老農也彬彬有禮;這些事例如同孔融讓梨一樣,事情雖小,卻都表現出了當事者對他人的尊重和良好的道德、禮儀、品質。尊重與禮貌 就是中國古代“禮"的實質嗎?不正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和諧之道嗎?

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不恰恰是人們自我修身的一種品德追求嗎?

古人事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尊重與禮貌的精神,對當下人們的品德修養 行為習慣培養仍然具有借鑑意義和參照價值。注重禮貌其實是人與人交往中 的一種具體行為方式。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表現出的禮貌,不僅反映著對他 人的態度是否尊敬,更反映出個人的品德修養。它同時也關乎著一個人能否在現實生活中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影響著整個人生的成長與發展。

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如果一個人整日蓬頭垢面,言談舉止放蕩不羈,想必沒有多少人願意同這樣的人交往,甚至人們對其是避之不及,他自然無法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因為他人對他的疏離和躲避會讓他陷入孤獨和冷漠的包圍中,長久下去,自然對其個人 的心理發展也造成不利影響。缺乏和諧的人際關係,必然會對一個人的前途造 成負面作用。當這個人抱怨人們對他的行為態度不善時,他可能不會想到,正是因為日常對他人行為的不禮貌造成了自身人際交往的一道屏障。

青少年更應注意日常文明禮貌行為的培養,因為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行 為習慣與品德修養形成的關鍵期,正如孔子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中國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論述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時,特別強調青少年須注意禮貌的言語和行為的養成,並在其大、小學的分期論述中指出,一個人十五歲之前(小學時期)尤其要注意日常“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的培養。朱熹這裡所談到的“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正是待人接物的禮儀要 求。恰如朱熹所言,作為青少年應注意自己言行禮貌的培養,尤其應 貫穿於日常生活實踐中,並逐漸內化為洛克所言的“習慣”。良好的習慣養成可以受益終生,而不良習慣一旦養成,要改掉就需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行為方式,特別在與他人交往中,自覺反省是否禮貌得體,以文明、優雅、與人為善的處世態度表現自我,在自我道德修煉中完善自我。

由孔融讓梨說開去:禮貌雖小,關乎甚大


孔子言:“不學禮,無以立。”儘管今人不必刻意去學習古代冗長繁瑣的各種禮儀,但是將古人所言的“禮”的道德資源轉化為和諧社會建設中人際關係相處 的良風美俗,則是每個當代人在修養品德時須自覺為之的。

勿以善小而不為。禮貌雖小,關乎甚大。在與人交往中,不禮貌的言談舉止,也許將是你人生道路上的“滑鐵盧”,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