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圩故事

今曲靖市富源縣城和麒麟區馮家圩村兩個地方,都傳說二百多年前, 曾經出過一個武科探花,名叫馮元,人們都叫他馮探花。傳說馮探花是馮家圩村人,他在村裡曾經建蓋探花府,探花府的建築規模在當時堪稱宏大;而富源則傳說富源文廟的正大門(今太和元氣坊),就是馮元考中探花後回來富源,在縣官陪同下,親手打開照壁而建的。

麒麟區馮家圩的探花跟富源文廟正大門怎麼會扯上關係?

明清時,科舉制度下的考試有以下幾級:院試(州縣範圍的考試,通過者為秀才)、鄉試(全省範圍的考試,通過者為舉人)、會試(全國範圍的考試,在京城舉行,通過者為貢士)、殿試(皇帝“策問”,考生回答,通過者為進士)。進士分為三甲放榜。一甲三人由皇帝欽點,稱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文科進士地位比武科進士高,文科進士在國子監的進士名錄上有記錄,而武科進士沒有這項待遇。所以馮元在國子監的進士名錄上是查不到的。馮元哪一年考中的武探花?

在《光緒平彝縣誌》上的記載的是,馮元在乾隆丙辰年(乾隆元年)考中武探花;而我在《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和《舊典備徵》上查到的是,馮元是乾隆六十年(乾隆乙卯年)的武探花。第二年,即嘉慶元年,乾隆讓位給嘉慶。嘉慶元年,馮元請假回原籍平彝縣。

平彝縣即今富源縣,1954年平彝縣才改名為富源縣。今麒麟區馮家圩村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說,馮家圩村以前屬於平彝縣。麒麟區馮家圩村與富源縣不接壤,怎麼又會跟富源縣扯上關係?

《康熙平彝縣誌》記載:明正德二年曲靖衛曾經把下轄的中、右所劃給平夷衛作為平夷衛的右所。平夷衛轄地即今富源北部,平夷衛城即今富源老縣城區。平夷衛右所是飛地,飛地與本部不接壤。平夷衛右所這些飛地,零星飛灑於曲靖壩子、馬龍和尋甸之間的多塊飛地。《康熙平彝縣誌》上沒有具體列舉平夷衛右所飛地是哪些地方,只記載清代康熙五年編制裡甲時,平夷衛右所編為物阜裡(裡相當於鄉鎮)。康熙三十四年平夷衛與亦佐縣合併為平彝縣(今富源縣),原平夷衛地域俗稱上半縣,亦佐縣地域俗稱下半縣。物阜裡成為平彝縣的一個裡。

馮家圩村清代屬於平彝縣物阜裡的一個村,在民國時改裡為區,屬於平彝縣物阜區,後又改區為鄉。1993年出版的《富源縣誌一境域變遷》記載:1951年,富源飛撒於曲靖壩子的物阜鄉轄地平旗田、黃旗田、東海屯、林家院子、汪家寺、梁家小圩、小河灣、馮家圩、皂角樹等地劃歸曲靖縣。可見,1951年馮家圩村才從富源縣劃歸曲靖縣。

明白了麒麟區馮家圩村在清代時屬於平彝縣(今富源縣),是平彝縣的飛地,後劃歸南寧縣(即後來的曲靖縣,包括今麒麟區),我們再來說一下平彝縣的縣學。平彝縣的縣學即今富源縣文廟,廟學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孔廟(俗稱文廟),又是平彝縣的官辦學校。

今富源文廟,始建於明正德九年(1599年),是明代平夷衛的衛學,清康熙二十六年,平夷衛裁撤後,改為平彝書院,歸曲靖府督學管,康熙三十四年,平夷衛與亦佐縣合併成立平彝縣,文廟又改稱為平彝縣的縣學。文廟在打開照壁建門坊以前,自南向北依次是照壁(今太和元氣坊位置)、泮池及泮池上的狀元橋、欞星門、大成殿 。照壁與圍牆相連,出入文廟走東邊和西邊的兩個小門。這兩個小門分別叫作禮路和義門,學子去文廟讀書走義路和禮門兩個小門,寓意走義路,進禮門,進入這裡就意味著知禮禮儀。

只有皇帝親臨當地或當地有人榮登狀元榜,才可以打開文廟的照壁建門坊。門坊上懸掛“太和元氣”牌匾。“太和”就是“大和”,“元氣”為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是生長萬物的根本。文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太和元氣”,指孔子的思想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樣,能使人類的思想達到至高無上的境地。太和元氣門坊俗稱狀元門。從宋朝起,只要當地出了一甲人物(包括狀元,榜眼,探花),都可視為有人榮登狀元榜,明清依此。

馮元是清乾隆時的平彝縣人,讀書得去平彝縣的縣學(今富源文廟)讀。馮元在平彝縣文廟讀書取得武秀才資格,再去省上參加鄉試,通過鄉試取得武舉人資格,才赴京參加會試。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乙卯年),馮元通過會試,取得武科貢士資格,又參加殿試。殿試結束後,在太和殿宣佈殿試結果。乾隆乙卯年(乾隆六十年)欽點的武狀元是邸飛虎(河北定州人)、武榜眼是陳崇韜(廣東博羅人),武探花是馮元(雲南平彝人)。他們三人名列一甲(第一榜發放,民間稱狀元榜)。

馮元於乾隆六十年考中武探花後,留在乾隆辦公的地方一一乾清門當二等侍衛。第二年,乾隆皇帝讓位給嘉慶皇帝,用嘉慶帝的年號,即嘉慶元年(1796年,嘉慶丙辰年)。嘉慶元年,馮元請假回原籍。

馮元從勝境關入滇,早已得到消息的平彝縣的縣官,和屬僚一起在當時滇黔交界處的界坊一一滇南勝境坊下迎接馮元。(清雍正四年 ,雲貴兩省以“滇南勝境”坊劃定省界,牌坊以東至關隘口一段,屬貴州省管轄。這樣一個村子裡就有兩個省的村民,交界處兩省村民相互買賣土地,到了咸豐初年的時候,這個地段的土地糾紛不斷,於是政府才重新考慮劃定省界,兩省界線東移到隘口。咸豐四年,平彝縣建關隘城牆和城樓,取名“勝境關”)。馮元考中武探花,這是當地的一樁大事,標誌著這個地方出了人才。縣官陪馮元到縣學(文廟)去祭奠孔子,然後才回故里告慰父老鄉親。

再說馮元回到祖籍地馮家圩後,大興土木蓋了探花府。探花府蓋起後,馮家圩曾有一條街叫探花街。我在馮家圩實地走訪時,聽到了馮元的故事,也看到馮家圩牆上寫的馮元的故事。故事裡說,馮元是平彝縣人,年輕時就練得一身好武功,他有一個哥哥叫馮聯元,按律,不是獨子的家庭必須有一人當壯丁。一次衙役去抓他當壯丁,馮元正在田裡幹活,他說,等我把我家的水牛洗洗腳,送回家就跟你們走,說著就把他家的大水牛從地裡抱到水潭邊,衙役一看嚇呆了,趕忙走了。

故事裡除了把馮元考中武探花記成嘉慶元年(嘉慶丙辰年)這一處錯誤外,說他回到平彝縣,縣官帶領官員去迎接他,這是符合史實的。可能是嘉慶元年時,馮元回到馮家圩村,大興土木建探花府這事在村人心中印象太深了,所以當地人把他記成了嘉慶元年(嘉慶丙辰年)考中武探花。過去人們用甲子紀年,乾隆元年和嘉慶元年都叫丙辰年。有一種可能,就是《光緒平彝縣誌》編撰人李恩光在採用上報的資料時,看到馮家圩村上報馮元是丙辰年考中的武探花,李恩光知道馮元是乾隆欽點的武探花,故把他記成乾隆丙辰年(乾隆元年)考中的武探花。第一手資料出錯,導致後來縣誌都出錯。

近年來馮家圩舊房改造,建起了聯排別墅,難覓馮元探花府遺蹟。馮元的探花府門上的牌匾,據馮家圩的老人說,五十年代的時候還在,他們幹活時還把它當作遮陽篷在下面休息。

據說富源文廟“太和元氣”這幾個字是嘉慶皇帝親自書寫並賜給馮元的。馮元回到平彝縣(富源縣),縣官陪同馮元一起打開照壁建門坊,把“太和元氣”牌匾掛在門坊上。文廟有了正大門,學子入學就可以走正門,這就是俗話說的,讀書摸得著廟門了。

馮元的事蹟在《滿漢大臣列傳》有詳細記載,最後他官至貴州古州鎮總兵,嘉慶十年辭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