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播出李惠利醫院骨科醫生前沿研究

本報訊(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徐晨燕) 11月4日晚上8點,央視9套紀錄頻道播出紀錄片《科學的力量之未來將至》中,出現了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骨科李瑾主任主刀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視頻,用於引出寧波材料所付俊教授對骨科新材料的研究和展望。記者從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瞭解到,近年來該醫院骨科開展了多項前沿研究,其中一項就是從蝦蟹的外殼中提取元素,用於製作成人工關節表面的塗層,以預防感染。

“我們醫院從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超過20年的歷史,每年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超過300例。”李瑾醫生告訴記者,雖然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經非常成熟,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但受制於材料的侷限,人工關節也面臨著感染、磨損等問題。除了和寧波大學材料專家的合作外,李惠利醫院骨科自己也在做不少科研攻關項目,如該院骨科彭兆祥博士,正在和上海交大以及蘇州一家公司共同研究一種全新的鎂鋅合金材料,用這種材料做的手術螺釘和鋼板,強度高,又能被人體吸收。

人工關節雖然是金屬材質,但還是會吸附細菌,造成感染,而且這種感染不能用傳統的藥物等方法治癒,是讓醫生頭痛的人工關節置換併發症。彭兆祥博士告訴記者,在蝦類、蟹類的外殼中有一種叫甲殼素的天然抗菌成分,從中提取的一種糖類可以製作成一種塗層,通過專利技術塗在人工關節表面之後,能有效防止細菌吸附,目前這項研究還在進行中。

據瞭解,目前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骨科已有多項科技成果成功應用於臨床並獲得認可。如丁少華醫生設計的“三明治補片”用於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手術,已獲得國際權威專家認可;李瑾醫生髮明的“肩袖張力測定器”獲得了發明專利;彭兆祥醫生髮明的能通過基因片段檢測關節中感染細菌種類的試劑盒,也獲得了發明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