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这涉及行政区划的历史。

我国古代有禹贡九州的说法。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不过这个时候的九州还只是地理概念,不是行政单位。

我国春秋最早设立了县,一开始县的级别比郡大,县相当于现在的市区,郡相当于郊区。

到了战国时,各国在县之上设立了郡,这就是郡作为战国各诸侯国的一级行政单位。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秦灭六国后,郡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时的一级行政单位。秦国一开始先是36郡,后来分了48个郡。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关于象郡,有另一种说法

从历史长期来看,如果一直是这样的三四十个郡的区划,我国的历史会简单很多,但是后来西汉时在郡上面设立了一个刺史部,按照禹贡九州的大致逻辑,设立了13个刺史部。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这些刺史部一开始只是地区概念,类似今天的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这样的划分(我国建国时,还有大行政区的划分,就是以地区来划分的,什么华东局、西北局……),还不是一级行政区。

但是刺史是监督郡守/太守们工作的,有点类似现在纪委的感觉。所以刺史的权力比较大,尽管官品级别和薪水还不如太守。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到了东汉,州正式成为政区,而且汉末黄巾起义时,那些刺史变成了州牧,各州诸侯割据。

到了三国、西晋,州越分越细,三国统一后,有19个州,不过这时候州的数量还不是特别多。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到了分裂时代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那州郡就多如牛毛了。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你看下面这张图,本来在汉朝、三国时,就是冀州和幽州西部(不包括辽西郡、辽东郡以及乐浪郡、玄菟郡)的地区,就分了冀州、相州、瀛洲、定州,幽州、燕州、安州、营洲、平州等9个州!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其实此时的一个州只相当于汉、三国时的一个郡而已。但是,封建官员当了太守,都想升刺史啊。所以在北周、北齐、南陈三国对立是时候,北周、北齐有“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南陈有“州四十二,郡一百九”!

合计,南北朝末期时,一共有州253,郡770,平均1州辖3郡!实际上版图基本和秦朝的48郡一样大。汉三国西晋是,平均每州领八九郡,每郡领八九县,中国当时有县1500~1600个。而到了南北朝末期,县的数量基本不变,你就知道这时候一个郡辖几个县!

所以,当时的行政单位简直是多于牛毛!官僚机构非常臃肿,冗员太多,税负导致民不聊生,跟南明小朝廷的——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有得一比。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隋朝灭南陈统一中国后,583年隋文帝废除了郡一级,将实施了四百年的州、郡、县3级改为州、县2级,罢省了很多县。隋炀帝即位后 ,607年改州为郡,到609年灭吐谷浑后,“大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将近200个郡作为一级行政区,是非常复杂的,不要说老百姓记不住这个郡、那个郡,就是官员们也记不住这200个地名,所以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就非常复杂了。

甲:大家好,我是西海郡的。

乙(一脸懵逼):西海在哪里?

丙:是啊,我只知道东海、南海和北海,西海在哪里?

丁:是啊,原来还有西河郡啊?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于是到了唐朝,贞观元年,即627年,因山川便利,将这近200个郡整合为十道,分别是关内道、陇右道、剑南道、岭南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

“道”这时候才开始成为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后来在清朝和民国初年作为地级行政区划,比地级市要大,类似现在自治州这样的级别。

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级行政区为道的,就只剩下日本的北海道了,和朝鲜半岛上的8个道。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到了,唐玄宗开元20年,即732年,李隆基感觉初唐时的“道”,特别是江南道等道太大,于是将十道细分为十五道,分关内道为京畿道、关内道,分河南道为都畿道、河南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接下来,唐玄宗就开始各种分封节度使,直接导致了唐朝快速进入了藩镇割据时代。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的“道”级行政区划就完全无效了。一级行政区划越分越细。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经过了残唐和五代十国的乱世后,宋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在唐朝末年藩镇节度使辖区的基础上划分了新的一级行政区划——“路”。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虽然,“路”没有“道”范围大,但是基本确定了我国后来的一级行政区划范围。虽然现在的“省”的名称是源自元朝,但是实体上,或者政区范围上,主要还是沿袭了宋朝的区划,很多现在的省份在当时都有基本雏形了,如福建路、广东路、两浙路(浙江)、河东路(山西)等。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省实际上是金国末年“行台尚书省”的简称,最早是由金国首创,后来蒙古灭金,继承了金国的这种区划设定,不过改成“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有的说读着háng,有的说读着xíng)”

元朝设立的行省基本上被明朝继承了,当时叫什么布政使司,并不是“省”这个名称。不过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省,所以直到清朝,都叫省了。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明清的地图就不放了,因为从元朝一直叫省,700多年没变,所以就不改了,这就是用省的理由。

一级行政区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必然的规律,就是一级行政区划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越分越多,下面是民国末年的中国省区图,其中还有好多直辖市。

你知道吗,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新中国成立后,对一级行政区进行了分分合合,整体上是合并为主。如果分太细,就会要重新合并。

跟以前的汉代的州分太细,“州”这级行政区划基本上就通货膨胀,没有价值了,然后到了唐朝,就只能重新开始,搞出了“道”级行政区划……两千年来,我国一级行政区就是这样不断细分,不断整合。

十几年来,网上有好多YY我国50个省的,搞得跟美国五十个州一样。如果我国真的有50个省,那么下一步就是将它们重新整合为30几个省。

要不然,以后“省”就跟“州、道”一样,不值钱,没法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